分享

掌握这个诀窍你就会画山水画

 怡心斋YXZ 2020-05-16

作山水画时,会下意识选择曲线,毕竟自然中的山水没有几分是直线。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写山水诀》有句话写道:“董石谓之麻皮皴……皴法多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这个“屈曲为之”意思大概就是表达线条的灵动变化。山水画中,有一个词名声甚高: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原为书法用语,出自《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从历代各山水画大家的线条来看,无不具备“一波三折”的特点。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展子虔,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的金碧山水源于隋代展子虔,继承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彩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画风为后代金碧青绿山水者所取。朱景玄说他“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明代董其昌推之为“北宗”之祖。

▲王维的《辋川图》

后人称王维为“诗佛”,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唐宋八大家中的苏东坡评价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时期号称江南山水画派鼻祖,董源的山水画产生于对李思训、王维山水画的图式、技巧的借鉴延伸,同时又加入江南山水风景的启示。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黄宾虹说:“故名家画,一笔之中,笔有三折、一点之墨,墨有数种之色,方为高手。”山水画作画讲究线条美,诸多名望大家为了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练习腕力狠下功夫。黄宾虹先生练习了已二十年,从未间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