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福楼:朱自清《背影》的文内文外

 江山携手 2020-05-16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用现代汉语(白话,口语)表达的近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未必称得上是一篇精品,可是这一篇文章因为入编中小学教材,广受社会关注,被人们进行了多样化解读。大家理解上很大差异,于是谁是正解,这无疑成为阅读公案。

我很感慨:《背影》文内文外意味无穷!

而今,读者把“背影”作为文化符号。言及一个人的“背影”,所唤醒的文化意味是什么?不用说,你脑海里有这些人生况味:印象模糊,相形渐远,而最终隔离。

在这一些感受里,唯一缺乏的是与人的亲近感。语文老师解读《背影》,总说这里反映了父子情深。这一边读者说感情深;那一边作者写作的真实表达是两人隔膜,相形渐远。这两者之间,在一篇文章,一则关于父子背离的故事,与“父亲”关系的理解上,认知差距是巨大的。

作者与父亲是近还是远?生活为作者的表达提供了诠释。那一次作者记述的父子别离,是1917年。《背影》的写作时间是1925年。这之间是八年。八年间发生了什么?八年前,父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背影》的表达反映了作者如何心态,以及这之后父子关系是如何的?这一切都是与文本解读有关联的。

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有儿女四个,分别起名叫自华、物华、国华、玉华。最后一个是女儿。他们以“华”标明辈分。

这是传统文化习俗。在旧中国传统习惯影响很深,父亲也是老辈人。朱自清是野马性格,他自更名叫“自清”,可见他与父亲与家庭的决裂,也可知父亲对于这件事是在意的。

父亲或许私德与公德有失。他纳妾,与他的母亲也有不睦;还交卸了公卖局的差事。可是,在对待朱自清事上,还是尽了作为父亲的责任。1916年,他支持朱自清到北大读书,也为他举办了婚礼。而第二年,他丢了公职,这个家的经济基础就瘫痪了。父亲再也无法支持二儿子物华去读上海交大。他要变卖家产,举办丧事,支持朱自清完成学业——这就是《背影》写到的。而且,文中对比写到父亲与儿子的衣服,可知父亲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亏待大儿子。

1920年朱自清在北大毕业,本来可以反哺家庭了。他在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因为与校长很熟,要把薪俸交给大家庭,支持家用。这时,朱自清的妻子与孩子还在本家,也要大家庭供养。这让朱自清极为不满,以为父亲专制。他愤而辞去教职,后来又把妻儿都接出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件事,对于父亲以及大家庭的伤害很大。1921年朱自清与大家庭与父亲决裂。

从1921年到写作《背影》的1925年,父子之间关系淡薄。期间1922年和1923年暑假,朱自清携妻儿回家,试图和好。可是父亲很执拗,始终不冷不热,朱自清也觉得无趣。所谓“二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所指的就是这一段时间:1924年、1925年。父亲写信,说两个事情:一是想念孙子,二是自己身体不好。你想想,在他们关系断绝,彼此不往来的情况下,父亲主动写信,说想孙子了,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是什么意思?这意思多么明白:很传统,很专制,从来不服软的父亲,现在服软了,认下孙子就是认下儿子啦!这时,你再看,朱自清所写到的眼泪,所想到父亲的背影,其内心的情绪波澜,大约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生活并不按照预期来演变。朱自清没有回信,没有与父亲回应。尽管我们在《背影》里读到了作者对于父亲的关爱的理解,他也有悔愧的心情,可是他的选择不是回信,不是回家。他不是用这个最直接的方式,来修复父子关系。他在感动感慨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公开发表,间接传声。

在《背影》里,他抹去了很多真实的生活印迹——父亲支持他读书,而那一次买橘子,也是父亲付出劳力之外,在财力上的最大支持。物华读到《背影》,看到这里的情节说,那时父亲最难的不是爬月台,而是家里没钱了,他支撑这个家庭太难了。要知道,那时他们家已经一名不文,遍地狼藉,变卖了所有家产。物华读《背影》,滋味与我们普通读者很不一样。他以为父亲很对得起哥哥了,他用尽了力量。

朱自清间接传声,说明他内心与行动还是割裂的,可知他此时很纠结。我们读书,未必看得出在他的眼泪底下还有一些隔膜是存在的。1927年朱自清第一部散文集出版,命名为《背影》。可见,这一文这一事,在他心目中地位重要。父亲读到时是1928年。据物华回忆,当时老父亲眼泪纵横,啜泣不止。至此,父子之间感情的冰层才彻底融化。

父子之间这一层隔膜用了八年才打破。而在《背影》里,虽然作者在回顾中流露出父子真情,可是这一层相隔还是存在的。父亲感情是真是幻,父子关系是近还是远?读一读《背影》,想一想、品一品生活,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