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为己书院第二十讲 认识甲骨文:木,叶,花,本,末,朱,果,采,草,艸,屮,卉,艺。 上课时间:8月16日(周五)晚8点 上课费用:50元 1 课程介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草的写照,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所赞颂。那首“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更是赞美了小草的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的个性。 与人生活更紧密的木,人们用它来建房子,做家具,甚至做棺材,人们从木上又获得了什么灵感呢?从介绍一组与木和草相关的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到其中的深意。 1 老师介绍 赵文耕 甲骨文书法推广者。继承家学,自幼受国学熏习,熟悉儒家经典。先后拜于多位国学老师门下,曾跟随国内知名哲学老师游历中国,遍访历史故地,梳理中国文脉传承。在书法上,熟悉甲骨文金文,主攻隶书和篆书。主要从事书法和国学启蒙教育。 5岁,学习柳公权《玄秘塔》楷书。 12岁,学习欧阳询《九成宫》楷书。 26岁,跟随老师寒石先生学习汉简,魏碑,隶书等书体。与寒石先生参与聋人书法教育达3年,实践了 “八卦书法入门”“写一空一”的教学方法。 35岁,跟随《甲骨文字典》编纂者黄波老师学习甲骨文和文字学。 1 1 特约讲师 东巴传承人——杨红明 东巴, 是纳西族对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称呼,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东巴文化崇尚万物有灵,而东巴文,就是他们文化的灵魂之处。杨红明幼年时随从父亲和敬旭松先生学习楷书隶书,高中毕业以后在深圳民俗文化村师从和卫忠先生学习东巴文,师从肖遥子先生学习书法及国画。时至今日,他已经学习东巴文字二十三年有余,为当代丽江纳西族青年东巴书画家群体中创作形书家之一,作品多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 他一直以东巴文化传承者著称,免费为少年儿童教授东巴文的书写及应用,义务当担起古城大研中学的校外辅导员,以及见解独到的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宣传者和教育者,是纳西族年青一代中保护和传承的先觉、先知、先行者。从他的故事中,即可品味工艺匠人对这份传承的坚持。 1 甲骨文系列课介绍 为己国学系列二十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老的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文以载道,甲骨文的创造富含先民的智慧,先民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感知和领略了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几千年文字的演变代表了历史、文化、艺术的生生不息,通过学习甲骨文能让人学会思考,用心去“看”书,并为母语自豪!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文以载道,文字是本,本立道生,学习甲骨文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 《甲骨文与传统文化关系之探讨》 【课程目录】 第一讲:如何理解文以载道 第二讲:书法和文字 第三讲:目和德的关系 第四讲:孝其实是双向的 第五讲:一阴一阳谓之道 第六讲:金水木火土 第七讲:八卦和易经 第八讲:六十甲子 第九讲:四时养正 第十讲:万物生长靠太阳 第十一讲:四方 第十二讲:回家的方向 第十三讲:生生不息 第十四讲:双手的意义 第十五讲:干戈玉帛 第十六讲:天地之性人为贵 第十七讲:何为圣贤 第十八讲:何为大学 第十九讲:孔子的一生 第二十讲:文房四宝之笔 【扫码报名课程】 ![]() ▼滑动查看更多 书院简介 为己书院,创立于2019年5月4日,巧合于“五·四”新文化之引领。其名出自国学经典章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书院将广邀四海智者、五湖学士,萃取国学精髓与通识,由浅入深,去伪存真,还原传统国学之本色,重塑修身、处事之本真;凝聚八方文人、九州雅士,提炼生活之雅学,广播生命之哲学。 口号:凝聚同道,共享同修,协同精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