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南北风,碎面碎碎念

 真友书屋 2020-05-17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碎碎念的时候吃着碎碎面,这才是生活啊。
                                                                                                ——深夜君
暖乡 郁可唯 - 温水


- 正文 -

碎这个词,在词典上是零星,不完整的意思。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碎有个引申意,就是小。碎女子,碎娃,在碎碎的时候,这些陕甘宁地区的人嘴边常常说出来。回族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就常常有这样的形象,在家是黄毛丫头的”碎女子”,早早的照顾着弟弟妹妹,刚成年就出嫁,变成了别人口里的”碎媳妇”,小小身板懵懵懂懂,喝粥都不敢大声又坚韧的支持着丈夫。好像在这个世界里,对于成熟有圆融的认知,于是碎就是小而零星的呈现。

多年前去中国台湾,听他们讲话说“知道啦,不要酱紫碎碎念。”我问:“碎碎念是什么?”他们说,就是那种,一直一直反复讲那些琐碎的,小的事。哦,原来如此,念可能是一直唠叨的意思,碎碎就是小事吧。“你的碎碎念,碎碎是小,隔山隔水,在我老家陕西,碎也是小,你们有碎碎念,小小事,我们陕西有碎面,小小大的面。语言很有亲切感,两岸一家亲。”

其实碎碎念是闽南语的发音,碎也不是那么解释。

我们还是说回碎面,小小面,碎面,也有叫雀舌面,是把擀成又薄又匀的面晾干后,切成长约1厘米的小面片,形状就如同麻雀的舌头一样,煮熟后浇上做好的臊子,再根据个人口味加上适度油泼辣子、盐、醋后即可食用。

在这个时候,好多人会提出来,陕西旗花面也是这么解释的,所以我得在此区分,陕西面食种类太多,旗花面的菱形,像军旗,碎面其实没有形状,怎么顺手怎么切,精华在于碎,就这个碎字,吃碎面时,因面切得非常碎细小,配菜也随着切的细细小小的,所以碎面真不一定用筷子,拿勺子连面带臊子带汤,冬天这们吃,暖和舒服方便。

陕西人没那么讲究,碎面,猫耳朵,麻食,都是亲戚,但是这类亲戚都有个特点,就是“哄上坡”,这话您又不懂了,唉,老陕说的“哄上坡”是因为陕西除了关中的平原外,总体上称呼为黄土高坡,干活需要出大力气。以前的年代,干活需要强劳动力的时候,男人,主要劳动者,要吃干捞面,因为碳水吃得足,好干活,好出力气,所以看《白鹿原》男人拿大海碗,撸起袖子胳膊上肌肉青筋,挑一筷子油泼面,辣子汪,面长,干捞宽面,吃的呼里哗啦,美。女人呢,和不太主要的劳动者,自然没有这个待遇,那么扯面剩下的边角,就切切配些小菜,小葱蒜,汤宽些,稀里哗啦,连菜带汤,喝也喝饱了。“哄上坡”就是指这类带汤水的面,吃了不顶饱,吃完不一会儿就饿了,要是壮劳力吃这样的饭,爬坡种田,刚上坡,出点汗,撒泡尿,就饿了,这活就干不下去了。

现在人没那么强的劳动,常常还为减肥,吃了不消化苦恼,那么碎面就常常做,一个是汤汤水水好消化,另一个碰上挑食的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菜都切碎了,看你怎么挑。我家里吃的两个碎面,推荐给大家,冬天一种,春秋一种。

冬天,买陕北的羊肉炖汤,吃陕北地椒草长大的羊,肉肥美不膻,吃到嘴里有种黄油在嘴里融化的颤抖的香。羊汤熬好了,花椒炝锅后捞出,放入葱花爆香。依次下红萝卜,土豆,西葫芦,平菇,黑木耳,加盐,糖,生抽调味。配菜家里有啥放啥,加入厚厚的羊肉汤,汤沸腾之后再入黄花菜,醋。下碎面煮熟并且入味,煮熟之后加入几滴香油,调入胡椒粉,即可出锅。出锅以后撒点香菜。健脾,强身。

春秋天,西红柿白菜切丁,绿叶菜切丝,香菜切碎,葱切花。油七成热时放入葱花炒香,然后放入西红柿加盐中火熬出汁。放入白菜丁炒软,加入味极鲜,翻炒炒一会。再就是倒入水开锅后再煮一会,淋入蛋液之后加紫菜煮开再加绿叶菜略煮,淋入香油,出锅加入香菜。这时汤头起锅加满水开始下面,后捞入事先准备好凉开水里去过个水,然后再分装到碗里浇上头汤。开胃,顺气。

夏天咋办?夏天该吃浆水面了,那酸的一激灵又回味带甜,是潘石屹的乡愁,是另一个故事。

文 / 老猫

图片 / 老猫

BGM / 暖乡 - 郁可唯


关于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