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地黄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

 琼箫 2020-05-17

生地黄

这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了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偶然收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之为地皇,意为皇天赐药,并告诉县太爷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并分发给百姓。

瘟疫过后,百姓将这药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其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改成了地黄。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与传说有关,此后一提到地黄,人们都会以怀庆府所产为最。明朝名医刘文泰在《本草品汇精要》中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药物学家李时珍亦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给黛玉治疗失眠的药名为天王补心丹,全方是一滋阴安神之剂。黛玉内伤七情,心烦不寐,虚火上炎,需壮水制火、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故宜用这天王补心丹的主要药便是生地黄、玄参。生地黄能下足少阴肾经而滋水,水盛可伏火,使心神不为虚火所扰。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辅以丹参、当归补血养心,人参、茯苓益心气,柏子仁、远志安心神,佐以天冬、麦冬滋阴清火,五味子、酸枣仁敛心,桔梗载药上行,朱砂心安神。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药性】

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本品甘寒,入营血分,善清热凉血,常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治温热病热入营分,壮热烦渴、神昏舌绛者,多配伍玄参、连翘、黄连等药,如清营汤;若热入血分,身热发斑,甚则神昏谵语,常与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等,如犀角地黄汤;若血热毒盛,发斑发疹,色紫暗,常与大青叶、水牛角等药。

2.血热出血

本品善清解营血分之热而有凉血止血之功。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侧柏叶、荷叶,艾叶等,如四生丸;若治血热便血、尿血,常与地榆、槐花、小蓟等同用;若治血热崩漏或产后出血,可与茜草、苎麻根等。

3.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内热消渴

本品甘寒质润,功能清热养阴生津,治热病伤阴,烦渴多饮,舌绛者,常配伍麦冬、沙参、玉竹等药,如益胃汤。治阴虚内热之消渴,可配伍山药、黄芪、葛根等药,如滋膵饮。

4.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本品甘寒养阴清热,入肾经,能滋肾阴而降虚火,养阴津而泄伏热。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可与知母、麦冬、地骨皮等同用;若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邪伏阴分,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等药配伍,如青蒿鳖甲汤。

5.津伤便秘

本品甘寒质润,善于滋阴润燥以通便,治疗阴虚津伤,肠燥便秘者,常与玄参、麦冬等同用,如增液汤。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三药均能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证,不同之处在于:

1.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滋腻性较小,长于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多用治血热阴亏属热邪较盛者。

2.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之力稍逊于鲜地黄,但养阴生津之力强于鲜地黄,滋腻 性亦较小,长于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滋阴力不及熟地黄。

3.熟地黄甘微温,滋腻性大,入肝肾而功专补血滋阴,填精益髓,长于血虚证及肝肾亏虚证。

【文末】

甘草才疏学浅,如有不足或欠缺之处,还望海涵,请各位多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