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准你以任何理由对我进行“情感虐待”!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20-05-17

或许你会对这个标题感到疑惑,毕竟这略显“沉重”的标题,是我们日常中经常遇见和感受到的……

“情感”是什么呢?

“情感”是我们内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可以被人们觉察,并且有明确的命名的。“情感”在心理学上经常会与两个名词相关:“评价”和“体验”。比如,“评价你这份情感”、“怎么看待这样的情感”、“你体验到什么(情感)”、“你有什么感受(情感)”……等等很多。

“情感”又与“情绪”又有所不同。喜怒哀乐是情绪,而情感,浓烈一点的,比如爱和恨;淡一点(或浅一点)的,比如喜欢、讨厌、仰慕、厌恶……等等。

不准你以任何理由对我进行“情感虐待”!

“情感虐待”又是什么?

“情感虐待”是常见的“心理虐待”中的一种。比如我们常说的:“冷暴力”、“贬低”、“羞辱”等等都属于“情感虐待”的一些具体表现。如果从类型上来说,“情感虐待”可以包括:“情感控制”、“情感压抑”、“情感剥夺”、“情感剥削”这四大类。

正如我们一开始说的,“情感虐待”是一件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情。这甚至让我们有些“习以为常”。比如,小时候长辈们要求我们“不准哭”时,就是一种“情感虐待”!我们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便自然而然的长成了一个在长辈面前的“受虐者”,在孩子面前的“施虐者”。(不要怀疑,如果你正在对你的孩子做这种事,你便是在对你的孩子进行“情感虐待”)

是的,“情感虐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之间。伴侣、亲子、朋友、熟人等等。

那些行为属于“情感虐待”呢?

(我会据一些具体的例子,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各种“情感虐待”)

一、情感控制

指“施虐者”通过各种手段,让“受虐者”不能正常的拥有或者使用自己在情感方面的评价和体验,而是完全按照“施虐者”的指示去评价和体验。比如,对方允许我们喜欢某件事物活人时,我们才可以喜欢。相反亦然,让你讨厌就要讨厌,没有任何余地。比如:

一些讨厌动物的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动物很危险,要“拒之千里”,甚至有些家长还在孩子面前示范如何虐待动物。此时,家长通过“情感控制”,要求孩子必须和自己一样讨厌(甚至虐待)动物。

请注意!“施虐者”让“受虐者”喜欢或者厌恶的,并不一定是“施虐者”自己所喜欢或厌恶的。这种“控制”甚至有可能与大众的评价、体验完全相反的。“施虐者”并不想“受虐者”从情感上“克隆”自己,而纯粹是为了“控制”。简单来讲,什么样的方法(或者认知)能让他更好的控制“受虐者”,那就是好的。就像上面的例子,为什么不让孩子喜欢和接近动物,可能家长认为孩子喜欢上动物会很难“控制”或者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比如孩子因动物而受伤)。

不准你以任何理由对我进行“情感虐待”!

这里是聆云心理,我们致力于分享贴近生活与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并提供专业的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关注我们(头条/VX:聆云心理)

二、情感压抑

这个就好理解一些了。这种“压抑”有可能是人对人,比如,“施虐者”对“受虐者”的情感进行压抑,要求他不能有这种情感;也可能是来自于文化、道德、习俗这些对人进行的压抑,比如,“性”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隐晦的、是羞于出口的,谈论这个是不道德的,于是很多人被压抑了这部分的情感。举个例子:

许多情侣之间会经常遇到这件事:“你不能觉得别人漂亮(帅气)。”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种“情感压抑”。我也不止一次的在咨询中这么询问来访者,“如果他说对方漂亮,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不爱我……” B夸C漂亮=B不爱A?(emmm……怎么说呢,见仁见智吧)。

还有我们常说的“送命题”,如果你希望你的伴侣在你面前(渐渐)变得不真诚,那你可以继续进行这种“压抑”。

就像上面提到的,“爱”,就是十分容易被压抑和被拿来利用的情感。“施虐者”压抑“受虐者”的爱的情感,或者是控制其形式。比如让“受虐者”怎么爱,“受虐者”才能怎么爱。或者是控制其时间,让受虐者什么时候爱,受虐者什么时候才能爱。文化、道德、习俗压抑人们的爱,只能是怎样的爱,不能是怎样的爱等等。

三、情感剥夺

(终于见到“虐待”的大boss了)

可以说,这是“情感控制”的终极形态!“施虐者”可能会以“理智比情感重要”、“理智对发展更有利”等能够引发人们趋利性认同的说法为借口,剥夺“受虐者”一切的爱恨情仇。让受虐者在情感自然发生的时候,强行用“理智”、“思考”去取代内心自然而然的情感。久而久之,正常的情感就无法顺畅的流淌与表现。人就会变得呆滞,对事物“无感”,对世界失去兴趣。如果说“情感虐待”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那么“情感剥夺”无疑会引发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曾经有一个家长带着她的孩子来到我们这里,她说她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是一位具有高文化水平,高收入的家长。但孩子确实显得不活跃、不好动、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默默无闻的样子。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大致知道发生了什么。

为了和孩子建立信任和联系,咨询师给孩子递了一颗糖。孩子看了一下家长,家长示意可以吃,孩子才拿过咨询师递来的糖,又看了家长一眼,家长释疑可以吃,孩子才吃。这时孩子把糖塞进嘴里,手上的包装纸却掉在了地上,家长立马蹲下去捡起包装纸,然后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我不是教过你……”(类似这些话)。

你知道孩子到底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吗?

在“施虐者”心目中,自己是正确的、是理智的。所以“受虐者”的情感是不需要的,甚至是可以不存在的。他们要求“受虐者”用“理智”控制“情感”,却不曾想,这“理智”属于“施虐者”自己!“丢掉你的‘情感’,接受我的‘理智’”,大概如此。

不准你以任何理由对我进行“情感虐待”!

四、情感剥削

虽然与“情感剥夺”一字之差,区别却很大。“情感剥削”是十分“隐蔽”的一种“情感虐待”。是“施虐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假想需要(注意,是“假想需要”)单方面从“受虐者”那里汲取情感,并不惜扭曲受虐者的情感。如果“施虐者”希望得到爱、或者尊重,她可能会通过各种“理由”、“道理”、“道德”说辞,来要求受虐者无条件的满足自己。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在你身上就发生过。

比如“公车让座”!(没错,“道德绑架”就是一种“情感剥削”)“让座不谢,不让挨骂(打)”于是现在许多人坐公车会选择坐到后面,或者不坐。

表面上看“施虐者”是希望得到座位,其实深一层的希望是得到无条件的忍让和满足,是一种不合理的希望。于是他们通过定义自己为“弱势群体”,强行要求“受虐者们”无条件让座。(这里只是举例,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这样。)

如果“受虐者”不让座,就是不敬老、没有同情心、道德低下等等。此时'受虐者'就丧失掉自主的判断和选择,被迫贡献出自己的'同情'、'尊敬',以供'施虐者''剥削'。

不仅是“道德绑架”还有“威逼利诱”、“情感绑架”等等,都属于“情感剥削”。让受虐者无条件的满足自己,可能这种满足只是一时的,但能满足“施虐者”的一种假想。而“受虐者”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被扭曲,甚至会逐渐丧失(比如我们选择不坐座位了或者面对指责不再反驳了)。

写了很多,但是这种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而且被我们“习以为常”。说出来,解释清楚,希望大家能知道,不要“虐人”更不要“被虐”。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和对别人负责,不是么?

这里是聆云心理,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与工作,分享能让大家幸福生活的心理学知识,同时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