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成为你的靠山——家庭陪伴参考方案||渡过

 luyanjuanlizi 2020-05-17

孩子得了抑郁症,家长应该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呢?家庭陪伴参考指南请查收。

无条件积极关注

图源:unplash

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是陪伴孩子的首要准则。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概念取自心理咨询中,后来被引入到家庭教育中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心理治疗的前提,它主要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在家庭中,无条件积极关注意味着无论孩子的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家长对孩子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尽量不做任何标签化评价,使孩子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他们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孩子。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会收回他们的爱。孩子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

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愿望,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不敢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在家庭陪伴中,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无条件的接纳,家中的氛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我就在这里,你可以告诉我一切,而我也依然爱你。”

学会倾听

图源:unplash

倾听是陪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孩子情绪需要宣泄时,高质量的倾听足以抚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但是家长往往会走入“说教”、“空虚鼓舞”的误区。看见孩子遇到一些状况时,家长急于帮助孩子,就想马上给他/她“教化”一番;有时家长也没有准备好要倾听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叹气、哭泣就希望他/她赶快振作起来。学会倾听孩子是陪伴孩子的第一步,良好的倾听可以参照以下四条建议。

     第一:保持好奇心

  • “发生什么事了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感觉怎么样呢?”

  • 说明:先不急着评断对错,听听发生什么事。

    第二:重复

  • 你说朋友对你发脾气了是吗、“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难受是吗?”

  • 说明:不知道要如何回应时,重述一次表明自己在倾听,也接住孩子的话。

    第三:情绪同步

  • “确实,这的确有点闹心喔“、这让你很痛苦

  • 说明:对于孩子的表达,试着猜猜看孩子现在想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并做出反馈。

    第四:开放式询问

  • “有没有可能是....?”、“朋友会不会是....这样想呢?”

  • 说明:当对方的情绪被照顾到、听见了,再提出问题解决或其他观点对方较容易接受,开放式询问进可攻、退可守

倾听孩子也是开始理解孩子的过程。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某种情况,是我们常遇到的倾听障碍,也常会让孩子产生反弹,做出防御性的反应。而如果我们放慢节奏,让内在的共情天赋发挥作用,我们就能真正理解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学会倾听要求你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要全心地投入到孩子的经历中。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孩子的话语以及讲话时的手势、身体姿势甚至面部表情才行。当你在共情地倾听时,你必须将自己的偏见摒弃。

尝试接纳

图源:unplash

你需要停止要求自己患病的孩子“表现正常”。有很多孩子正在接受咨询的家长会埋怨孩子,“她(一个患强迫症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收拾桌子,桌子为什么一团糟”;“他(一个因抑郁症休学的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而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很多家长看到他们所觉得不顺眼的行为时,就会去指责孩子。

当孩子的症状没有被理解而只是被指责的时候,行为的改变并不会真的发生。这些指责变成了仅仅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家长需要理解的是,孩子“不正常”的行为正是他们的症状之一,而不代表孩子有着顽劣的个性。

给予信任

图源:unplash

可能从小到大孩子都表现出温和温顺的一面,而阴暗面、玩乐的欲望、攻击性从来没有充分释放过。一方面家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我家孩子一直都是不用我操心,成绩名列前茅,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痛苦和颓废了......“;另一方面,家长不知道“充分释放”是一个什么状态,是否可控,所以就会对孩子表现出这一面时非常警惕。在家长的感受层面,那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所以家长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过分担忧,或是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灰心丧气。但这一切的想法最终都会悄无声息的影响到孩子,给孩子传递出”爸爸妈妈对我很失望,爸爸妈妈也不信任我,帮助不了我“的信息,孩子对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造成病情的恶化,担忧最后变成了一种诅咒。

从心理学上这被命名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望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去到一所普通小学,在每个年级中,随机选出3个班,假装做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最后将“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告知了他们的老师。实际上,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这些孩子与班上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不同。8个月后,再次测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进步,而且性格更加开朗,求知欲更强,与老师关系也特别融洽。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呢?

原因在于:它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而且教师通过态度、表情和行为传递给学生,使之受到鼓舞,增加了自信心。以至于在日常教育当中,总会情不自禁的给予这些孩子以某种“偏爱”,使得他们能够在更加积极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最终期望变为现实。

人们把这种因暗含期待而发生的效应叫”期望效应“,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更快,发展更好;相反,如果长期传递消极的期望,就会阻碍他的进步和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和依赖的人,也是可以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相信孩子,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孩子一些积极暗示,相信“相信的力量”。

行动支持

图源:unplash

当你的孩子与你讨论他/她的困难时,请耐心倾听,并告诉他们,心理问题并不会使你对他/她的爱有所减少。当孩子正在经历痛苦时,一些诸如“一切都会好的”“你能挺过去”之类的话其实并不会对他们有多大帮助。尝试着问一些如“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你的孩子确认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经历痛苦,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是支持他/她的后盾。作为抑郁症孩子的家人,仅是心理或言语上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支持。抑郁症孩子缺乏行动力和意志力,所以家属的陪同和参与可以起到推动和督导的作用。让孩子行动起来才能获得有效改善。

当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时

错误反应:“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游戏,玩游戏对身体不好”

也许你可以观察孩子玩游戏时的状态与日常生活状态有何不同,注意到孩子在游戏中的情绪反应,并给予回应。例如:孩子玩游戏时会说很多话,也会有笑容,但是平时并不会展现,也许是因为游戏中的胜利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其他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活动。家长针对孩子想要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寻找替代活动。

当孩子不想出门时

错误反应:“不出门怎么行呢,人会憋坏的,你能一辈子不出门吗”

也许你可以询问孩子不愿意出门的原因,是因为天气、心情、身体或者其他未表明的因素,或者是出行的地点并不是孩子想要去的地方,亦或者是孩子想要一个人呆着。家长需要先发现孩子拒绝出门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突然情绪崩溃

错误反应:“一切都会好的,这没什么大不了”

也许你可以先抱住孩子,安抚孩子的心情,采用上述的倾听技术,倾听孩子的痛苦,表明“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陪在你身边”

陪伴的禁忌

患者的四大痛苦: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不被信任/不被支持,针对患者的痛苦,家长的陪伴也要注意避开以下“雷区”。

(一)表达否定

◇“你到底哪不舒服?”

◇“你有好什么难受的?”

◇“生活这么美好,你到底有什么发愁的?

◇“情况没那么严重”

◇“你要提高承受能力”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你就不能?”

◇“别人比你困难的多”

◇“你太自私了”

◇“这么大的人来怎么就吃不得一点苦?”

(二)道德绑架

◇“你总得有一点尊严吧?”

◇“你有没有责任感?”

◇“这么多人为你痛苦,你安心吗?”

◇“你要勇敢面对”

◇“你要挣脱小我,不能总想着自己,想想世界上有那么多比你辛苦的人”

(三)廉价安慰和无原则鼓励

◇“要有信心”

◇“大家都这样,都不容易”

◇“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生活总要继续”◇“你这样挺好的”

◇“你进步很大”

◇“你一定会好的”

◇“努力,你一定行!”

(四)被怜悯(居高临下)

◇“我们对你没有要求”

◇“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就这样吧,你也真不容易”

◇“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生活还要继续”

◇“怎么活也是活”

◇“你干不了别硬撑”

◇“我们养你一辈子”

(五)低水平共情

◇“我理解你”

◇“我和你一样,也曾经历过痛苦”

◇“得抑郁症的人都很善良,老天会保佑你的”

◇“得双相的都是天才,这不是坏事”

◇“你的苦不会白吃,将来生活会加倍回报你”

(六)制造生存焦虑

“最终你得靠自己”

◇“你是不是想啃老?你能啃一辈子啊?”

◇“我们也会老的”

◇“你整天这么追星,追追追,他能养你啊?”


如果以上建议还是让你无从入手,或者感觉很难应用到实践中,“渡过”为家长推出了多种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线上授课、实操练习、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方式,从学习到实践,让你能够更好地陪伴孩子。点击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陪伴者培训-家长工作坊(第2期)正在招生中:

21天家长营(第4期)初阶营正在招生中:

家长的成长速度,就是孩子的康复速度。行动起来,让家成为孩子康复的能量场。


参考文献

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