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彭玉麟:最忆是杭州

 昵称45109175 2020-05-18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

“退省庵”里忆故人

杭州,在钱镠心中,是当之无愧的都城,吴越国至今仍是莫大的历史荣光。

杭州,在赵构心中,亦是帝都所在,“西湖十景”仍在延续十二世纪的芳华。

杭州,在意大利马可·波罗心中,是十四世纪“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杭州,在彭玉麟心中,满城的梅花是泣血的倾诉,满地伤痕都是浴血的铭证。

行走西子湖畔,意外发现我们大衡阳的“千古奇男子”彭玉麟与杭州的情缘竟是那么的深厚,杭州人文因彭玉麟而更显厚重,彭玉麟因美丽杭州而更加高大。

在杭州,彭玉麟与宋代的岳飞、明代的于谦并列,被誉为“西湖三少保”。岳飞、于谦都是冤死的,但彭玉麟是以功名终。身后,清廷为他的饰终之典甚隆,在杭州西湖为他建立专祠。今天,在彭刚直公祠仍悬有一联, 署名“蔬笋斋”。当年,曾国藩赠彭玉麟联云:“千古两梅妻,公几为多情死;西湖三少保,此独以功名终。”融史、融情、融景,十分脍炙人口。

150年前的清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十五日,时年54岁的兵部侍郎彭玉麟,交卸长江水师军符归黄翼升统辖,赴浙江就医。旋于杭州西湖借住诂经精舍第一楼养病,初交“浙江第一才子”俞樾,从此与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是年春,彭玉麟返回老家衡阳,“以渣江旧居已荒废,于衡州府城东洲作草楼自居”,曰“退省庵”。本想“退下来后好好反省和休养”,言外之意就是无意官场。

但是朝廷却不能让他这样优秀的干部退休。客观上讲,彭玉麟是那个时代的全才和通才,人称:“绘画堪比郑板桥,打仗不输周公瑾,诗词不亚苏东坡,爱国不逊范希文。”同治十一年(1872年),彭玉麟受命整顿长江水师、每年巡阅长江一次,当起了钦差大臣。史载,是年3月起,彭玉麟从衡阳启程巡阅长江水师。他乘一叶偏舟沿湘江而下,过洞庭湖经汉口,沿九江、安庆、芜湖直到南京江阴,沿途各驻点要塞一一巡查一遍,从布防到训练,从军饷到军纪,无不要求严苛,弹劾和罢免军官100多人。

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时任兵部侍郎兼长江水师提督的彭玉麟巡江后再次来到杭州。因羡慕西湖风光,奏明朝廷,决定在小瀛洲岛北原湖心亭址修筑归隐后的寓所娱老,亦曰“退省庵”,杭州成为其第二故乡。彭公在日记中写道,退省庵“皆自建,不烦公费”。“西湖退省庵”位于西湖“三潭印月”东北部,也称“彭公祠”。现小瀛洲上的浙江先贤祠即是他当年的寓所。


彭玉麟巡阅长江,一般是这样的规律:先年的二三月间从衡阳的退省庵出发,沿长江各省驻军巡阅完毕后也就到了十一二月了,在西湖退省庵度岁;第二年从西湖退省庵出发,一路巡上,回到衡阳退省庵过年,这样的重复往返,每年巡阅一次。俞樾云:“公乃奏定巡阅(长江)章程,一岁自上游本籍衡州出巡,至江浙度岁;一岁自下游江浙出巡,至衡州度岁。于浙江西湖筑室三楹,亦名退省庵,为下游事竣休息之所。而经费即取给前存盐道生息之款。”

高鹏年题杭州彭公祠:南岳西泠,大地茅庐两个;吴头楚尾,中流砥柱一人。“茅庐两个”就是指衡阳的退省庵和杭州的退省庵。彭玉麟曾以“西湖十二桥钓叟”自称,在此度过了十多个赤诚燃烧的岁月。

在今天的杭州碑林,可以看到记载彭玉麟筑退省庵经过的《西湖退省庵记碑》,碑高40.5厘米,宽106.5厘米,厚12.5厘米,俞樾撰并书,隶书,39行,每行16字,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光绪九年(1883)二月花朝节前夕,彭玉麟在巡阅长江途中突发咯血症,甚剧,遂返棹西湖退省庵休养。次月,在退省庵里撰《重修周子墓碑记》又辑《宋史周敦颐传》、朱熹《濂溪先生事实》《鄂不斋诗评》及宋赐谥议、从祀诏等文字,编为《希贤录》一书,并作序。


1890年4月24日,彭玉麟去世。他的去世,被史学家称为“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的消逝”。清朝廷批准将其杭州西湖的休憩之所退省庵敕改为“彭公祠”。杭州才子、兵部侍郎徐琪(花农)题杭州彭公祠曰:

当年文酒追陪,花木池台,曾见我公亲手定;
此日湖山供养,馨香俎豆,可知旧地去思多。

辛亥革命时期,彭公祠改为“浙江先贤祠”,奉祀黄宗羲、吕留良、杭世俊、齐周华等人。

如今游客上船游湖游三潭印月,乘着西湖小船登上小瀛洲,就可以看到“一祠二九三塔四亭”。一祠即 “彭公祠”,辛亥革命后改作浙江先贤祠;“二九”指九狮石和九曲桥;“三塔”就是岛南面的三座石塔;“四亭”是开网亭、亭亭亭、“三潭印月”碑亭、我心相印亭。

正是:
帝命重巡江,五千里浪静波平,更播威名到北海;
臣心如止水,十二桥月明风谈,长留灏气在西湖。

(俞樾公遗像)

“俞楼”留茶忆曲园】 

彭玉麟、俞樾两位绝世男人的交往始于1869年春。时任长江巡阅使的彭玉麟至杭州西湖养疴。彭玉麟到杭州后,没有去惊动当地官府安排接待和住宿,而是直奔神交已久的好友俞樾处而去。

俞樾(1821—1907),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晚号曲园老人、曲园叟等。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一代经学宗师。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任阅卷官,河南学政,奉直大夫,资政大夫等。颇受咸丰皇帝赏识。俞樾不仅著述颇丰,而且名气很大。当时他就在杭州的诂经精舍任主讲。诂经精舍地处孤山上,面对西湖,是当时浙江省最高学府,学生都是省内敷文、崇文、紫阳书院中挑选的优等生,俞樾在学校里担任山长(执行校长)。

彭玉麟与俞樾,一个是曾国藩的得力爱将,一个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文一武,初次相见,便成莫逆。互诉仰慕之情,推杯换盏后,彭玉麟直明来意:今年我就住你这里不走了,直到明年开春巡江才离去,你看如何?

俞樾哈哈大笑,开玩笑说:“这怎么不可以,你付我房租就是。”

彭玉麟说:“我身上的银子不多,你要是天天算房钱,我还真是付不起。是这样,我画一幅梅花送你,权当房租,你看行不?”

俞樾道:“那还说什么,你画的梅花一般人求都求不到,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这就一言为定。”

彭玉麟说:“你的诗写的也是一级棒,我这里有一幅《望云思亲图》,你就在上面帮我题一首吧?”俞樾当即赋诗一首,后面两句是:“一楼甘让元龙卧,数点梅花万古春。”

当晚,俞樾将自己住的湖楼腾出一间空房来让彭玉麟住下。彭玉麟离去之前,郑重其事地将一幅梅花图赠送俞樾,上题七绝《梅花诗》一首:

鹊巢底事让鸠居,高踞楼台笑我粗。

寄语苕溪贤太史,梅花一幅当房租。

彭玉麟与俞樾都是当时的文人大家,“画梅当房租”一曲在文坛留下了千古雅趣。这一“梅花易诗”交情长达22年。

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二中记曰:“雪琴侍郎以诸生从戎,在军中二十年,战功卓荦,中外共见。然其人,实温温儒雅,善画墨梅。因借寓余湖楼,许画梅花一幅,以当屋租。余赠之诗。”俞樾在《春在堂笔记》中还说,彭玉麟所画梅花,当时即值二十金一幅。王闿运预言彭玉麟将因功高盖世而提升其梅花画价。如今果然,《墨梅图》已飙升到了几十万元,号称百万,一般的精品也要十万元左右。

此后,彭玉麟每年都趁俞樾来精舍开课时来湖上休养,俞樾总是“岁岁追陪到烟霞深处”,两人友情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初略统计,两人诗赋唱酬就达四十余篇次。

《彭玉麟年谱》载,1873年春仲,与浙江巡抚杨昌清、杭州诂经精舍山长俞樾游杭州云栖寺,先夜大雨,是日大晴,途次口占:

扫尽阴霾霁色开,笋舆一路绝尘埃。

雨师风伯潜清道,只有中臣御史来。

山长头衔野客踪,云栖佳气望葱茏。

老僧料有新诗至,天半迎来一杵钟。

又写下《荫甫太史招饮西湖,即席口占》

   已别西湖去,勾留又复还。

   头衔山长贵,足迹野人闲。

   风雨开晴霁,林峦展笑颜。

   一樽情话久,怕听唱阳关。

1879年三月,彭玉麟在杭州与俞樾、黄焯、李桓、唐树森游西湖花坞,作“蝴蝶会”。途次口占一律:

五老同游学少年,惯寻山水结姻缘。

万株踯躅红铺锦,千亩筼筜翠接天。

觞泛香溪流水曲,僧归花坞伴云眠。

黄唐俞李情多甚,醉后分襟意惘然。

题词苏州“曲园”】

“曲园”在苏州虽是一座安静的小园林。但曲园在晚清的学术界是一种高度,代表着朴学大师俞樾的海内人望。

同治十三年(1874),俞樾受到资助,买下了苏州马医科巷西潘世恩西宅废地数亩,亲自规划,在老友彭玉麟、李鸿章等鼎力帮助下,或购石,或赠花木,筑“乐知”“春在”两堂,房子在光绪元年(1875)四月落成,“屋30余楹,皆非宏丽”。曲园造好的时候,俞樾已经往来苏州整整16年,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

“春在堂”后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地,其形与篆文“曲”字相仿,俞樾在此造了“曲园”,名字来历俞曾自作记,云:“曲园者,一曲而已,强被园名,聊以自娱。”,暗合老子“曲则全”之意。俞樾成天在春在堂伏案写作,成就着一个学问家的理想,自号为“曲园老人”。

俞樾此时赢得的学术声望已经遍及海外,除了国内当时一流的学者,还有日本、朝鲜的学者慕名前来,号称“门秀三千”,影响绵延至近代。

苏州曲园规模不大,占地数亩,正宅居中,自南而北共五进,主厅“乐知堂”三字为彭玉麟榜书,是俞樾当年接待贵宾和举行生日祝寿等喜庆活动的场所。

1877年春,彭玉麟自浙江出发巡视长江,经过苏州,俞樾携孙子俞陛云往访。当时俞陛云刚满10岁,彭玉麟一见属意,以汉玉一枚相赠。不久,即请江苏巡抚方锜为媒,以长孙女彭见贞许配俞陛云(字阶青)。

拓宽杭州“俞楼”

杭州西湖孤山南麓六一泉旁,有一幢两层三开间的中式楼房掩映于绿荫丛中。便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的旧居,人称“俞楼”,门牌为孤山路32号。

俞楼的前身是西湖诂经精舍,俞曲园在此主持达30年之久,《西湖新志》也称俞楼是他“讲学着书之地”。诂经精舍背依孤山,面临西湖。俞樾在杭时,便住诂经精舍第一楼。学生称其为“俞楼”,并悬匾于楼前。太平天国时,“第一楼”等皆废。

光绪四年(1878年)四月,诂经精舍诸弟子由徐琪发起,共同捐资为先生俞樾在孤山西麓建造俞楼。当初设计规划为两楼三楹,实际只有两楼二楹。正在建筑墙垣时,刚从长江巡视归来的彭玉麟发现楼盘狭窄,似难容纳眷属,于是慷慨资助,拆除旧垣,在其西侧增建一楹为两楼三楹。此外,彭玉麟还亲自动手在楼后植树、叠石、凿池、筑亭、莳花,为俞楼出力尽心。亭院终于叠石成峰,花木扶疏,小池湛波,亭廊毗接,书香浓郁,清幽雅洁。故有“徐辟彭更”之说。年底楼成,珠翠环绕,成为杭城的一大新闻,前往参观的人士络绎不绝。有人曾为俞楼题联云:“千古一诗人,文章有交神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彭玉麟题联曰:“邵子行窝,丹崖花满”。

谢公别墅,绛帐风高。为感激众人厚意,俞樾自书一联,悬于楼前: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此楼成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并赋诗一首以示谢意:

昔年曾向此经过,六一泉荒蔓草多;

太息光阴真茬苒,无端楼阁起嵯峨。

桥边香冢邻苏小,山上岭庵伴老坡;

多谢门墙诸弟子,为余辛苦辟行窝。

 1879年俞樾正式入住“俞楼”。礼聘彭玉麟长孙女彭见贞为孙妇。1880年十二月,俞樾在杭州为俞陛云行纳彩礼。彭玉麟、俞樾两人因此成为了儿女亲家。

题留“西泠红梅碑”】

1878年12月的一天,彭玉麟由退省庵前往俞楼看望俞樾,刚到楼下,发现一枝红梅鲜艳盛开。于是雅兴大发,铺纸挥笔,泼墨染彩,立成一幅红梅图,并题跋于上。大意是:光绪元年(1875年),苏州“曲园”落成,今年又建杭州“俞楼”,分明是春在堂“春在”“春早”的喜庆征兆,因此破戒“染彩写照”,绘红梅一幅,以之庆贺。俞樾大喜,视为珍宝,裱后高挂在俞楼堂中,士民竞相争睹,成为一件盛事。

光绪七年(1881年),徐花农觅得一块碑石,拟将《红梅图》勒石建碑。适有浙江道台马驷良,也是常与俞樾、徐琪等赋诗唱酬的,乐意刻碑。于是,俞樾在《红梅图》左上方以篆隶结合之字体题写七绝两首,其中一首曰:

老彭淡墨写臞仙,不画红梅二十年。

特为俞楼助春色,胭脂多买不论钱。

彭玉麟是打破了二十年不画红梅的惯例,为俞楼增春添色。《红梅图》碑成,立于俞楼后面之篮舆。碑上一画三跋,画、跋、诗、字俱佳,堪称珍贵历史文物。俞樾极其珍爱,还特地复制了一块,运回苏州,镶砌在曲园内曲水亭壁间。苏杭两地,双碑并存。

曾几何时,这批石碑或深埋社址围墙内陆下,或置于库房一隅,鲜有人问津。2007年初,西泠印社进行有计划地发掘和整理,使这批珍贵碑刻重新面世。据西泠印社文物处处长王佩智介绍,这些碑刻中有“古长生庵碑记”“疏浚西湖碑记”“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乾隆御笔诗文”“岳飞书法”“吴兴祚诗文碑”“彭玉麟诗碑”“徐琪书《俞楼记》残片”等名家珍贵文物。

杭城以梅命名的碑石有两块,一块为“梅石双清碑”,习惯称为“梅花碑”。乾隆下江南时发现此碑,将它移至北京的圆明园。杭州人所熟悉的“梅花碑”(位于杭州第三医院附近),就是以此典故命名的。

另一块就是由俞樾、徐花农、彭玉麟、马驷良等名家题跋的“西泠红梅碑”。从拓片上看,“西泠红梅碑”上梅树疏密相间,摇曳有声,画面占据了大半块石碑。碑的右侧,刻有“七十二峰樵人雪琴并识”等字样,并刻有“彭玉麟印”的方块印章。是杭州仅存的一块以梅花命名的碑刻之一。2007年11月13日,这块雕刻着灵动的梅树的碑刻原石,在西泠印社正式与世人见面。因为有“梅花碑”这一地名,杭州人对“西泠红梅碑”更感兴趣。

俞樾盛赞玉麟公】

光绪八年(1882年),彭玉麟和湖南学使朱逌然召集船山后人王之春,衡阳士绅杨概、程商霖、蒋霞初等人捐资,再议创立船山书院,将王船山出生地衡阳城内王衙坪王氏宗祠辟为“船山书院”,书院内祭祀船山神位。光绪十年(1844年),船山书院择师主讲,正式招收生徒,聘请李杨华为首任山长,衡阳知县张宪和奉书院札,仿照广东学海堂制订书院章程。书院以“讲明夫之之学”为宗旨,不重科举之学,不课八股,授经史诗赋,以实学造士,在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弘扬船山思想。

书院创立时,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将家藏所刻《船山遗书》322卷板片捐置书院”,作为镇院宝典。船山书院初建以后,彭玉麟即虑及南城院地“逼近城市,湫隘嚣尘,殊不足以安弦诵”,决定将书院改建于湘水中流之东洲岛上。光绪九年(1883年),彭玉麟捐资12000两白银巨款。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新的船山书院在美丽的东洲岛上竣工成典。彭玉麟闻此喜讯,欣然命笔为书院题联,以船山学行与师生共勉。还将船山书院改建峻工之事郑重入告朝廷,并言自己创立书院以造就人才,用能匡时济世之动机与苦心。

俞樾对彭玉麟之举大为赞叹,欣然为船山书院题联颂之:

读船山先生所著全编,得三百余卷之多,经史子集,蔚一代巨观,承其后者,勿徒争门户异同,汉详名物,宋主义理,各有师传,总不外古大儒根底实学;

卜衡岳胜地而开讲舍,看七十二峰在望,春夏秋冬,备四时佳境,登斯堂也,尚共矢晨昏黾勉,出建功勋,处修节操,交相自励,以毋负老尚书创建初心。

1890年农历三月初六,彭玉麟在衡阳退省庵病逝,俞樾悲痛欲绝。彭玉麟逝世后,清廷在西湖为其建立专祠。指定由俞樾撰写祠联,遂泣作长联挽之:

伟哉!斯真河岳英灵乎?以诸生请缨投笔,佐曾文正创建师船,青旙一片,直下长江,向贼巢夺转小姑山去。东防歙婺、西障湓浔,日日争命于锋镝丛中。百战功高,仍是秀才本色:外授疆臣辞,内授廷臣又辞,强林泉猿鹤,作霄汉夔龙。尚书剑履,回翔上接星辰;少保旌旗,飞舞远临海澨。虎门开绝壁,岩崖突兀,力扼重洋。千载后过大角炮台,寻求故迹,见者犹肃然动容,谓规模宏壮、布置谨严,中国诚知有人在;

嗟夫!今已旗常俎豆矣。忆畴昔倾盖班荆,假阮太傅留遗讲舍,明镜三潭,劝营别墅,从珂里移将退省庵来。南访云栖,北游花坞,岁岁追陪到烟霞深处。两翁契合,遂联儿辈因缘。吾家童孙幼,君家女孙亦幼,对秾华桃李,感暮景桑榆。粤峤初还,举足已怜蹩躄;吴阊七至,发言亦觉含糊。鸳水遇归桡,俄顷流连,便成永诀。数月前于右台仙馆,传报噩音,闻之为潸焉出涕,念酒坐尚温、琴歌顿杳,老夫何忍拜公祠。

上联回忆彭玉麟的戎马生涯以及战功战绩:从一介书生弃笔从戎,到辅佐曾国藩创建水师。与太平军转战小孤山,几经浴血,劳苦功高后又三辞朝廷的封赏,不作边疆大臣。直至虎门销烟,中法开战,又披上甲胄,老将出山保家卫国;下联主要描述彭玉麟的晚年生活以及与作者的深厚情怀:战后退休,经营退省庵,流连江南,过着悠闲的隐逸生活。又与俞樾联两人孙女孙子姻缘,从此成为儿女亲家,并结下深厚情谊。直至彭玉麟年事已高,渐渐身体衰老直至病逝。

俞樾自注:楹联乃古桃符之遗,不过五言七言。今人有至数十言者,实非体也。世传云南大观楼联最长,合上下联亦不过一百八十字。今年湖上彭刚直公祠落成,其湖南同乡撰一长联,寄余点定,其联凡二百七十字。余因亦自撰一联,共314字。

俞越还赋长诗《哭彭雪琴尚书一百六十韵》,哀悼之。及葬,又撰《神道碑文》,称彭玉麟为“咸丰、同治以来诸勋臣中始终餍服人心,无贤不肖交口称之,而无毫发遗憾者的唯一一人”。他还特别和孙子俞陛云一道收集、整理了彭玉麟奏稿、电稿和500余首遗诗,题名《彭刚直公奏稿八卷》,结集付梓,流传于世。

由此,俞樾对彭玉麟的真诚缅怀,令人怆然泪下。

【作联吟诗忆杭州】

楹联在我国清代尤其是晚清,兴盛一时,发展蓬勃,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楹联大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多出手不凡。就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论,彭玉麟当属其中佼佼者。其创作激情之高是鲜见的,仅从其为杭州一地所撰楹联可见一斑。

1.题《杭州宋岳鄂王庙》

史笔彪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年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鄂王者,岳飞也,暗指左宗棠、冯子材等人。“一双顽铁”者,秦桧夫妇跪像也。岳飞墓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

杭州岳王庙“精忠柏”传说为南宋大理寺狱风波亭畔之古柏,岳飞入狱后柏即枯槁,坚如铁石,僵立不扑。清嘉庆间,司狱范正庸绘图勒石。太平天国时柏毁于兵火。同治时司狱吴廷康在狱门左近挖得,遂垒土为台植之,重刻旧图,并由彭玉麟作记。

2.题西湖岳王庙楹联

泉石亦经纶,揽全湖多少楼台,试大开绮户,遍倚雕阑,对西子新妆,如此文章真富丽;

琴樽容啸傲,看佳日联翩裙屐,有万树琪花,四围岚翠,话天台轶事,本来家世是神仙。

3.题西湖于谦墓

赖社稷之灵,国有君矣;

竭股肱之力,死以继之。

4.题杭州启忠祠

旋乾转坤,有子一肩担宋室;

移忠教孝,双亲千古重明湮。

5.题西湖林少尉墓

劲节冷梅花,丛祠抷土足千古;

芳邻结孤屿,处士忠臣是一家。

6.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一)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二)

玉镜净无尘,照葛岭苏堤,万顷波登天倒影;

冰壶清濯魄,对六桥三竺,九霄秋静月当头。

7.题浙江省学署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

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8.题俞楼

邵子行窝,丹崖花满;

谢公别墅,绛帐风高。

9.赠俞樾

开卷古今都在眼

闭门晴雨不关心

篷瀛旧籍三朝远

云水闲身二品荣

10.题西湖三潭印月

(一)

来往游人须知爱惜花柳;

春秋佳日切莫辜负湖山。      

(二)

大地少闲人谁能作风月佳宾湖山贤主;

六桥多胜迹我爱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

(三)

四面湖山数间屋;

一楼风月半龛诗。

(四)

两岸凉生菰叶雨;

一亭香透藕花香。

11.题西湖小瀛洲退省庵

尽此一寸心,与点缀湖光山色;

收拾数间屋,尽勾留墨客骚人。

退食有余闲,当载酒人来,莫辜负万顷波光,四周山色;

临流无俗虑,看彩篷船去,只听得一声渔唱,几杵疏钟。

12.又题西湖退省庵

水得闲情,山多画意;

门无俗客,楼有赐书。

浮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即是家。

万里戎机,百年心事;

两朝恩眷,一个头陀。

大地少人间,谁能作风月佳宾,湖山贤主;

六桥多胜迹,我爱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

13.题西湖竹素园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涧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二  

白社论交,留此间香火因缘,割半壁栖霞,暂归结十六年尘梦;

青山有约,期他日烟云供养,挈一肩行李,重来听百八杵钟声。

14.题杭州仓颉祠

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

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报。

仓颉祠,在吴山第一峰,祀我国文字创造者仓颉。洪荒:混旽蒙昧的状态,指远古时代。草昧: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15.题西湖“亭亭亭”联

两岸凉生菰叶雨,

一亭香透藕花风。

西湖九曲平桥上建有两座小桥亭,首先遇到的为一四柱攒尖小方亭,有一个极为动听的名字,即为“亭亭亭”。人们看到亭匾亭名,自然会去思考“亭亭”是为何意,第一反应大概便是“亭亭”二字以形容少女明媚而高洁之形貌,以此来比拟此亭的气质。但是事实上,此处三个“亭”字各有其义:第三个亭是以亭名,第二个亭已经囊括“亭亭”之意,关键是第一个“亭”,是以“停”字所变,即为“停下”之意。于是,“亭亭”二字意为“停下并亭亭”。这样一来,以形容“亭亭”的,成为了来到亭中之人。是为绝妙双关,令人心驰而神往。此处“菰”即为我们日常所见之“茭白”。

16.题杭州中冷泉鉴亭

商舶夜飞江月白;

天门日射海潮红。

17.题楼西湖外楼菜馆联

一楼风月当酣饮;

十里湖山豁醉眸。

18.题西湖两宜楼酒肆联

水绿山青,座中人醉;

花明柳暗,湖上春长。

19.题“水竹居”联:

因树为屋,

举网得鱼。

杭州丁家山下的“刘庄”,一名“水竹居”,西湖第一名园也。晚清香山刘学询建,全庄可分祠、园、宅、墓诸部,面积36公顷,背山濒水,绿波岚影,耸楼曲廊,环境幽美。进门即为彭玉麟题联。

20.题西湖小瀛洲牌坊

来往游人,须知爱惜花柳;

春秋佳日,切莫辜负湖山。

21.题杭州西湖小瀛洲开网亭

四面楼台三面水;

美人颜色古人书。

22.题杭郡城隍庙

天鼓震湖山,听玉虎鸣来,独假神威戢奸宄;

云车行浙水,看金蛇掣去,遍生青雨福生灵。

23.题杭州凤林寺

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

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林。

24.集唐句题西湖迎翠轩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最忆是杭州,“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冯骥才语)。稍一整理就有这么多,当然,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还有数十首描写杭城的诗歌。羞愧的是,作为一名门外汉,我无法对其诗、联本身的优劣进行评判。却因为彭玉麟,爱上了杭州城。

我惊异地发现,即使200年后,彭公孤独、高贵的灵魂,似未曾离开过这座城。

廖和平1971年生,衡阳市湖湘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衡阳市大湘水文化编辑部总编辑。编纂出版有《衡阳一本通》系列、《天下南岳》丛书、《崛起的衡阳》三部曲和《衡阳文化大典》等地方文化书籍。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头条号】、【百家号】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