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义明教授:糖尿病逆转治疗要趁早

 小水通大河LQ 2020-05-18

导语:我国目前有超过1.1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有近5亿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血糖高是否就一定会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能否实现逆转?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控制血糖?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就以上诸多常见疑问,给出了详尽的建议,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1

糖尿病前期的定义是什么?

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几乎所有慢病都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血糖高于健康人,但同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则称为糖尿病前期,也叫作糖耐量减退。

从近几年我国开展的几项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10.6%,糖尿病前期人群则要高于这一比例。以往我国老百姓的血糖监测意识不高,对于自己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并不知晓,近年来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2

如何确诊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

目前,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全球公认方法,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和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部分发达国家也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指标之一。我国HbA1c检测手段虽多,但尚无统一标准,因此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仍是我国目前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指标。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应低于6.1 mmol/L,若空腹血糖值处于6.1 mmol/L-7 mmol/L之间,则属于空腹血糖受损。若餐后两小时血糖处于7.8 mmol/L-11.1 mmol/L之间,则属于糖耐量受损。此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前期。若空腹血糖值高于7 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则可确诊为糖尿病。

3

糖尿病是否能根治?

从医学术语来看,糖尿病的治愈标准是指不服药的情况下保持血糖稳定、正常。但实际上,即使糖尿病患者达到这一标准,若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控制体重和饮食,一段时间内血糖将再次恢复疾病状态。因此从医学角度来看,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但从普通人的认识来看,糖尿病无法真正治愈。

4

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大家熟知的有遗传因素、年龄、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等越来越多新的危险因素也开始涌现。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都属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平时应当高度关注血糖情况,尽早发现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就能够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延缓甚至逆转向糖尿病进展。

5

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有哪些症状?高危人群需多久检查1次血糖?

由于每个人的血糖高低水平及主观感受均有所差异,再加上糖尿病会累及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因此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其典型症状有“三多一少”,即喝的多、小便多、吃得多以及体重下降。事实上,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并未表现出这4大经典症状,我国3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典型症状。该结果提示广大百姓,如果出现原因未知的体重下降、餐后头晕、视物模糊、乏力、易出汗、易犯困、手脚麻木等症状,也需高度怀疑是否是糖尿病在作怪。更有甚者,临床中甚至有毫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只是因为偶然间检测血糖才被确诊为糖尿病。

综上所述,为尽早发现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应至少检查1-2次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普通人每年应至少检查1次。如果发现自己有某些异常症状出现或者某段时间内某一高危因素较为显著,则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检查次数。

6

哪些因素会影响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时间长短?如何逆转这一进展?

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患者转变的时间长短因人为异,短则仅半年,长则5-10年。影响时间长短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分。

主观因素方面,患者的重视程度影响重大。临床中有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生活习惯上严格控制,因此能够维持在糖尿病前期状态长达20年之久。

客观因素方面,由于肥胖、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能够及时改正生活习惯,则大部分患者都有可能逆转糖尿病前期状态。这也是如今强调糖尿病前期概念的重要意义。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高龄人群的糖尿病进展速度相对更快。此外,如果仅仅是空腹血糖偏高或餐后血糖偏高,则糖尿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此类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低。如果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均偏高,则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其他基础疾病,则糖尿病进展速度也会更快。

总之,糖尿病前期人群只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实现糖尿病逆转,但如果已经进展为糖尿病,想要逆转的难度非常之大,除了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外,还需要综合评估多方面因素,服用药物进行血糖控制。

7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否会有糖尿病并发症?如果有,该如何避免?

糖尿病患者除了有高血糖之外,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系统疾病,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也较为复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以及肾脏并发症等与高血糖有直接关系,而心脏、大脑相关并发症则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相关。

糖尿病前期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因此也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一系列异常,因此糖尿病前期人群也有可能发生糖尿病并发症。正如上文所说,唯有控制好血糖、血脂和血压,才能够延缓并发症的进展,降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

8

年仅30岁的糖尿病患者,体重100 kg,经常熬夜,爱喝饮料,因出现头痛、视物不清等症状后入院治疗,诊断为糖尿病。请问,这样的年轻患者,以后的人生中该如何生活、如何治疗?

该例患者是现代社会中典型的糖尿病年轻病例,由于肥胖、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等高危因素,最终导致进展为糖尿病。个人认为,如果该患者今后能够严格自律,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减肥,适当开展跑步、打球等运动,将有利于促进其血糖恢复平稳、正常。

9

某次体检空腹血糖值偏高此后再次检测时餐后血糖偏高,请问这是否属于糖尿病?是否需要用药?

是否确诊为糖尿病需要看具体的血糖值,根据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对于是否用药问题,通常情况下,若患者空腹血糖值高于8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2 mmol/L,医生会建议用药。但具体还是要综合患者体重情况、胰岛功能情况、其他危险因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决定。

10

某患者确诊糖尿病4年多目前已出现眼部出血、肾功能下降等并发症,正在接受注射胰岛素和口服利格列汀治疗。请问注射胰岛素时口服利格列汀是否合理

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当选择对肾脏损害较小的治疗方案。利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物,其仅有5%通过肾脏排泄,仅10%通过肝脏代谢且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较好的肝、肾安全性使得利格列汀在轻、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均可使用。有研究表明,利格列汀还能够降低蛋白尿进展事件发生,更增加其长期肾脏安全性。在有效性方面,利格列汀能够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两小时血糖。

除了利格列汀之外,对于肾功能状态极差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以考虑恩格列净这一类肾脏安全性同样出色的药物,该药物属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其肾脏安全性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恩格列净可显著降低新发肾病或肾病恶化风险以及肌酐翻倍风险。

小结:糖尿病前期是正常人进展为糖尿病的必经之路,在此时期就开始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生活习惯或进行药物控制血糖,将极大地改善糖尿病管理现状,实现血糖稳定甚至糖尿病逆转。而无论是糖尿病前期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现如今都有比较成熟的综合治疗方案,因此广大患者应当在心理上充满信心,在行动上积极控制,医患联手,共同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