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古代的高僧夜里不睡觉干什么?

 赵丹宇的图书馆 2020-05-18

大颠禅师塔

有一首禅诗,《欲归山留别韩潮州愈偈·大颠》记载:

“辞君莫怪归山早,

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

来时自有白云封。”

这首禅诗,是唐代著名的大颠禅师写的,广东惠州人,他跟韩愈是好朋友。有一次,大概是韩愈请他去作客,结束后,他准备回山了,写了这首诗。

禅诗大意是说:我要告别了,请您莫要怪我回山有点早,我回去干什么呢?还要对着月宫念松萝呢;来的时候,寺里的殿堂门都没有上锁,都是让白云去封着呢。

看明白了吗?他说,要回去观心参禅了。”对月宫“不是闲着无聊看月亮,也不是玩乐赏月,而是回光返照,观自己的心月。

佛教:古代的高僧夜里不睡觉干什么?

松萝

”松萝“是啥呢?是古松上挂的一种毛毛、条条,可以做中药材。他挂念松萝干吗呢?”松萝“一词是借用道士炼丹的说法比喻坐禅用功。

道士炼丹容易被理解为提炼汞,去熬制药料了,实际上真正的炼丹是说坐禅来炼精化气聚集能量,”丹“是比喻长生不老的药。

他出来作客,寺院的殿堂都没有锁门,就让白云替自己看着好了。好不潇洒!

古人常用松树、仙鹤来比喻道士炼丹修行。

佛教:古代的高僧夜里不睡觉干什么?

唐代高宗仪凤年间,群众传说青城的王仙柯吃了道士的灵丹,拔宅飞升成仙了。后来中寤禅师在龙池山偶遇了这位老翁,发现他精神矍铄,异于常人。可是王仙柯说不过是全家躲到深山隐居修道了。中寤禅师写了《赠王仙柯》说:

”瞻思不及望仙兄,

早晚升霞入太清;

手种一株松未老,

炉烧九转药新成;

心中已得黄庭术,

头上应无白发生。

异日却归华表语,

待教凡俗普闻名。“

佛教:古代的高僧夜里不睡觉干什么?

船子和尚

唐代另一位著名的德诚禅师,又称船子和尚,他说: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诗文说:把直直的鱼钩垂到水面上去,一波才动就会引发更多的水波跟随;夜晚已经很静了,水也冷了,鱼儿都不出来咬钩了,就这样满船空载着月光回茅棚去。

他在钓鱼吗?直钩。不钓鱼又在干什么?他是在参禅。他用直钩垂下水面时,观察到水波荡漾开来,这个现象跟我们的心理现象完全一样啊!”湖面“比喻宁静的心;”水波“就是那被境界引动的情绪或烦恼;面对境界之时,只要有第一个念头情绪起来,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烦恼来。

可是,在禅师看来,面对直钩,鱼儿是不会咬钩的,因为没有鱼食嘛。人如果没有贪欲,没有名利财色的诱惑,也一样不动心啊。水波就没有了,人心也仍然是宁静祥和的。所以他说,满船空载月明归,满船空空的,就是没有鱼,比喻心里就没有了烦恼情绪;月光比喻内心处于清醒、清净、清明的知觉状态。

哦!好清净!”不上钩“很重要!

佛教:古代的高僧夜里不睡觉干什么?

唐末的延寿禅师也说:

“孤猿叫落中岩月,

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认会意,

白云深处坐禅僧。”

诗意说:后夜时分,一只猿猴啼鸣一声,叫落了岩头天空的月亮;山野里有一位客人对着半夜的灯烛吟诗;此时此景有谁心领神会呢?只有那位白云深处还在坐禅的僧人。

这就是禅师自己吧?此时此景有谁“心领神会”呢?延寿禅师此时并不是在睡觉觉,也不是赏月或听猴叫。在听到猴子啼鸣之时,他清楚地明白地看到自己的心!这就是明心见性。

开悟之人,事事处处都见到心性;凡夫之人,事事处处都迷失了本心。

修行之人,就是这样,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就能解脱!

试问诸君:会意否?

佛教:古代的高僧夜里不睡觉干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