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合作· 共享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3项修炼

 五千韧月 2020-05-18


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 对话·合作·共享”的理念,以活动为载体, 加强与教研部门和学校的合作,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和辐射作用, 努力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名师成长的园地、资源辐射的中心、经验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中心与阿帕拉契教育中心合作制定的 “专业学习共同体问卷” 从五个维度研究专业学习共同体, 包含:支持与共享的领导, 共享的价值和愿景, 合作性学习及其应用, 支持性条件和个人实践的共享。这与我们近几年的实践经验非常契合, 对此, 我们有深刻的体会。


一、自我发展为主, 行政推动为辅


自主性是名师工作室的重要特征。名师工作室不是行政组织, 而是以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核心,以自愿参与、自主选择、自治管理为基本运行方式。领衔人在工作室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领衔人、指导教师和工作教师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权威与服从的等级关系, 而是民主、协商的平等关系。工作室运行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强调人格独立、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激发所有成员“我想发展、我在发展、我能发展”的使命感,形成自觉追寻和实现教育理想、自主推动专业发展的力量。只有具有强大内生力和自生力, 教师才能实现专业的真正发展。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没有行政管理权限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帮助、扶持。没有教育局和相关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工作室各项工作难以落地生根。我市教育局副局长直接分管名师工作室工作并主持省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课题“ 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的研究,努力将名师工作室建成名师展示的舞台、骨干培养的基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和教育改革的论坛。

在组织架构上, 工作总室和由我市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组成的专家导师团负责指导各学科工作室的工作。从各学科、校长、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的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阶段情况监控、大型活动的组织到年终的考核, 局领导和导师团都深度参与, 保证了各项工作高质量的达成。在活动推进上, 工作室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由市教育局师资处发布通知, 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保证了活动的参与率。在经费保障上,教育局每年都有专项经费支持, 满足工作室组织各种教研活动需要。


二、描绘共同愿景,开展平等对话

在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 教育局、学校和教师都有着各自的价值追求和愿景。教育主管部门的愿景为“培养学科领军人物、管理专家、教育家, 能对本地区教育教学持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能对全省乃至全国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对于学校而言, 其愿景为 “ 打造师德髙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至于工作室成员个人的愿景, 我们要求在分析自己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并最终分解为三年阶段性目标。

沃伦·本尼斯认为:“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 作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应有自己的共同愿景。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这个集体的目标是什么?选择何种载体和方式进行集体攻关?共同体的领衔人和成员经过学习、研讨、实践要达到怎样的提髙?这些基本的问题构成了“共同愿景”, 它并不是领导的要求, 也不是某个人的意愿, 而是在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共同确定的共同愿景,是工作室成员心中共有的愿望景象, 由集体愿景和个人愿景经过民主协商、整合凝聚得来, 在描绘成长愿景过程中建立起大家的专业发展信念。

共同愿景是工作室每个成员深受感召的力量, 是成员间开展对话的基础。它能够激发出强劲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创造力,培养改革创新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当教师间确立了共同愿景, 有了共同的为之奋斗的目标指向, 就有了相互协助、共同努力的需要和动力。平等、民主是教师间持续开展对话、合作的伙伴关系的前提,工作室致力于营造民主、平等、健康的教师伙伴关系, 以一种相互理解和具有交互性的方式激励每个成员参与对话, 平等交流, 学会“倾听”, 交互质疑,学会“ 宽容”, 最终养成对话精神。

三、丰富活动内容, 促进合作学习

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的基础上。名师工作室的学习研修是一种动态的互动过程, 关注的是教师探究与反思的能力与过程。大家都明白, 在知识激增、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 个体学习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 即所谓的 “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只有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激发出个人最大的潜能, 汇聚起团队力量。但同时要强调没有个体学习就不会有合作学习, 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正是追求这种个体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状态。

名师工作室 “引领” 是关键,“发展” 是核心, “研究”是内涵, 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实现。本着“ 理论与实践并举, 探索与务实齐驱” 的原则, 我们开展阅读交流、课例研究、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论坛沙龙、送教送培等各种活动。

——阅读交流。

——课例研究。

 ——课题研究。

——论文撰写。

——论坛沙龙。

——送教送培。

四、搭建交流平台, 共享实践成果

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交流应区别于一般团队学习, 其交流的目的不是传递价值这么简单, 而是通过交流发现价值, 通过成员分享个人研究心得而创生智慧,是探究知识、促进发展的过程, 是分享思想、解决问题的专业性合作。

总之, 名师工作室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 建构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引领教师平等对话、坦诚协商。我们始终认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教师个体是不是走向自进化、自生长、自完善。工作室的存在价值在于给每个教师提供一种滋养的土壤, 营造一种积极生长的场, 在这个场中, 只有积极向上才能够享受阳光, 只有不断提升才能够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

文章选自知网,选摘时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