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每天都要用钱,那么你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吗?

 夏天的风儿啊 2020-05-18

       自从有了微信和支付宝,我都好久没有用纸币买东西了。今天碰巧超市信号不太好,所以结账的时候用了纸币。结果收银员找了我一个银色的五角硬币。五角的硬币不是铜色的吗?什么时候又改版了呀,我居然不知道?

       然后我突然对咱们的货币发展感兴趣了,就翻了翻相关的资料,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没有货币之前,人们都是实物交换,俗称以物易物。比如说你是养牛的,这一天你没鞋穿了,于是牵着牛去找卖鞋的。一番商量之后,你就拿牛换了人家的鞋。当然了,如果你不是智商欠费严重的话,必然不会用牛那么贵重的东西换两双鞋就走。于是只能再去和另一个人换,用牛换一堆东西,类似把一张整钱换一堆零钱,然后拿其中一样去换双鞋子。不过这也太麻烦了,就逐渐出现了贝壳之类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又有一定价值的实物充当货币。

  

       说起贝壳今天的人可能很奇怪,这东西在海滩上一捡一大堆,怎么就能当货币呢?而且居住在海边的人,那岂不都成了大富翁了?说起来这贝壳并不是什么普通的贝壳。而且在秦代之前,需要使用到货币的地方,必然是文明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这样的地方主要是在内陆,加之我们是农耕文明,很少有人住在海边。想要获得贝壳自然是异常的困难。物以稀为贵嘛,这就让贝壳有了不凡的身价。

       商代中期的时候,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币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陶贝、绿松贝等等。到商代晚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真正意义的钱币终于现身了,而她就是铜贝。公元前六世纪后期,贝币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市场交换的需要,买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携带的货币数量恐怕是需要用肩挑、用车推才能够支付,这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混乱。到了春秋时期,这种单一的低面值货币制度,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东周天子下决心要改革货币制度,决定铸造发行一种大面额的货币和各种贝币并行。东周景文21年,终于铸造出了大钱,这是目前中国铸币的最早记录。这种大额布币是用金属做的,长得像个铲子。也叫空首布。

       到战国的早期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大家分别铸造了自己的货币。其中韩魏赵三国基本都是铲形。因为赵国与东面的燕国、齐国相接壤,而燕国和齐国是使用刀币的国家,所以赵国的东部地区也有刀币。楚国实行的是上币加下币的货币形式:上币是黄金金版,就像是一块能够分成很多小块的巧克力,比较多见的是一种叫做郢称的金版,其次是叫陈称的金版。其他铭文的金版的比较少见。这种黄金货币价值极高,一般用在大宗交易,战争赔款或者是赏赐当中;下币称为蚁鼻钱,样子就像是一个青铜铸造的贝壳。也叫做鬼脸钱。秦国用的是圜钱,货币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圆孔圆形,一种是方孔圆形。秦国当时以铸造半两铜钱为主,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继续作为法定的唯一的流通货币进行流通。半两钱作为下币,用黄金作为上币。

  

       在汉武帝以前的汉代初期,依然还是使用半两铜钱,但这个时候的半两就已经是减重的半两铜钱了。文景之治的时候,使用重量为四铢的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的时候,开始铸造五铢钱,如今在收藏界被称为上林三官五铢。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前后一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结果把货币体系搞的相当复杂,倒是给后世的钱币收藏家们留下了一大批制作精美的钱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一刀平五千。这种钱上半部分像是圜钱,下半部分像是刀币,其中的一刀两字还是错金工艺。因此这种钱也被叫做金错刀。 东汉的光武帝刘彻和灵帝刘宏,曾经两次铸钱。汉灵帝铸造了特别的五铢钱——四出五铢。这种钱的背面有四大邪魂,由中间的方孔角向四方伸出,并且直达外扩,因此得名。

       来到隋朝,新的货币隋五铢出现了。结束了五铢钱700多年的历史。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时候废弃了以重量单位作为货币名称的方法,开始使用宝文钱制,一枚钱便是一文钱。唐朝早期和中期,铸造了开元通宝。之后是五代十国,当时由于铜料不够,还出现了铁钱、铅钱,甚至锡制的钱。

       到两宋时期,货币往往以皇帝的年号命名。比如宋徽宗的大观通宝还有赵光义的淳化元宝,宋代还喜欢铸造对钱,就是指同样一种钱币,上面书写的字体各不相同,构成一对。比如说淳化元宝就有隶书,行书,草书三种形式。宋代还出现了纸币的雏形,交子。南宋时期比较重要的是会子,也叫便钱会子。也是由民间发明的一种可兑换票据。

       元世祖的中统元年七月,印制了交钞。同年十月印制了中统钞。到了明代,朱元璋在洪武八年,推行起了大明通行宝钞。比如今的a4纸还要大那么一些,用桑叶为材料制造。上面是大明通行宝钞六个字,中部靠上方的写着面值,下面还用图画出来。两边用九叠篆别写着大明宝钞,天下通行这八个字。明代中后期,铜钱以及白银再次成为了货币的主角。

  

       清代延续了从明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制度。在道光之前,铜钱基本只有一种面值,那就是一文。咸丰年间,又出现了大面额的以一当十、当百甚至当千的大铜钱。光绪年间,整个社会的流通货币主流已经转为铜元和银币了。

       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网上有许多关于这些钱币的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