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课课堂中的问题设计——《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剽悍前行 2020-05-19

教材呈现


网课课堂中的问题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保定市清苑区第三小学 谢桂茹

01
【案例背景】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 2020年的春节像年轮一样镌刻进我们的生命里。这段年轮的曲线势必会随着我们生活、学习和心理变化的轨迹长成一个个独有的样子——或绚烂多彩,或晶莹无瑕。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和我的学生们进入了线上教学平台——网课,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准备唤醒一次别样的盛开。

由于网速的原因,我们启动了微信群上课模式。网课时间短,为了节省时间,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软件,适当改变实际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为网络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牵线搭桥。网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的问题设计非常关键,相当于给学生的家中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既要保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从而保障整节网课的教学效果。

02
【案例描述】

在教授《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学生课前初步了解课文后,我提出问题:请从描写园子的段落中,找出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些什么?问题一出,同学们需要将我发出的语音听完,再从文中找出答案,并键入自己的答案。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我要求学生课堂语言要讲究简洁,只需键入词语即可,不需要将问题回答完成,使用电脑的同学输入汉字更不是问题。另外,在键入词语时利用语音转换成文字的方式,节省了我与其他学生查看答案的时间。显然,这个方法起到了作用,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同学们的答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大榆树、花、鸟、倭瓜、黄瓜……这让我很高兴,虽然学生找到的答案不全面,可能有很多原因。我顺势将同学们的答案汇总,全面地总结出园子中出现的各种事物。

经过上一个问题的验证,同学们已经进入了课文学习的状态,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投入同样需要精心地设计。对学生来说,上面的问题虽然简单,但是问题的答案,这个词串却巧妙地在我们的脑海中串联成整篇文章,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贴近生活,美丽而安静,令人向往的田园图。从而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我继续提问:园子里的事物都是极其普通的,可是他们被作者施了魔法一样,是那么的神秘,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呢?从文中找一个关键词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的答案更是让我倍感意外:活了,睡醒,漂亮,新鲜,自由……这些词语来自于不同的学生,学生的情感认知不同,学习起点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表达也会有所不同。不可否认,这就是学生最真实的情感。此时,我继续追问:“如果让你从找到的这些词语中选出一个最为恰当的词语,你觉得是哪一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出“自由”这个词语。我适时地鼓励同学们:“你们对文章的理解非常到位,你们已经走进了这个自由的园子,走进了作者萧红的心里。园子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自由?自己读一读,读出事物的自由。”然后,我指名几个同学利用语音读出找到的句子,表达文中事物的自由。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深情地描述着自己内心对自由的认识,听着微信中的语音,作者对园子的喜欢和怀念之情满溢而出。

是啊!这样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谁又不羡慕呢?文章中浓浓的情感通过问题的衔接带动着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连接成一条自然的情感之线。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写一个片段作为课下作业:你觉得园子中还有哪些自由的事物,将它们的自由用你的文字表达出来。在批阅作业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飘逸着一种别样的快乐自由之美。由此证明,这节语文课成功地完成了本课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这堂语文课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它充分体现出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对整篇文章已经有了系统的了解,需要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以渲染整个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网课的困惑虽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但这节课就像一束光一样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更加坚定地继续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发挥网络课堂的有效性。


03
【教学反思】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课文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语文要素是“”这篇课文的内容、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孩童的心理,所以孩子们容易从自己的心理出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不仅散发着天真、顽皮的孩子气,而且作者又赋予其浓郁的诗歌韵味,让读者有一种美的享受。课文重点描述了作者与祖父的园子中的活动,真实展现孩子心中世界的样子。那种自由快乐能够感染到每一位学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一、网课注重课文关键问题提前预习。

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网课来说更加不可或缺。《祖父的园子》整篇课文篇幅较长,预习在网课教学中更能凸显其事半功倍的效果。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贯穿整篇文章,同时也是文章的精髓。即:园子中都有哪些事物?“我”和祖父在园子中都做了什么?结合我们上学期训练过的 “快速浏览课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一要求,学生只要在预习过程中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读通顺,便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记忆中那些闪闪发光的词语可以迅速定位、锁定关键词语,并及时作出反应。如:蜜蜂、蝴蝶……花、鸟、虫子、倭瓜……戴小草帽、栽花、拔草、种菜、铲地……这几个词串在眼前铺开一个真实、自然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园子中的美好、自由和快乐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便构成了全篇文章的整条思路图,学生印象中的文章主线就会更加清晰,在网课教学过程中,更加利于学生网课课堂学习的效果。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教学软件回复答案的同时,便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课堂氛围,学生网络课堂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想象力被激发,随之漫步于那个作者心心念念的自由之园、快乐童年。

二、网课注重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网课无论放在钉钉群还是微信群的任何一个教学平台上,师生互动都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一个环节,可它又是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在语文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搜索文中关键信息,提取关键词语回答问题,既节省时间,又方便键入词语回答问题,完成课堂氛围的营造,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调节学生在课文环境中的情感高度,从而让学生在一定的感情基调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授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祖父的园子里都是普普通通的事物,但给我们的感觉却不是普普通通的,这是为什么呢?究竟藏着哪些秘密呢?你对这个园子的印象用文中一个词语来概括,是哪个词语?请键入汉字回答问题。

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答案像雪片一样飞洒下来:活了、新鲜、漂亮、自由……我对答案进行总结之后,继续追问:如果让你从这些词语中选择最能够表达你内心感受的词语,是哪一个?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自由”!

很明显,孩子们虽然没有在实际课堂中,但通过有效的引导对课文的了解和认知已经到达了一个一定的层次,对整篇文章有了一个美的概念,整体理解课文的过程也会变得一气呵成,从而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教学目标。

但是,这节网课中还是留下了几点遗憾:

1.关键词语的知记

 “承”字的书写,学生们容易遇到困难,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我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并出示了“承”的笔画顺序:横撇、竖钩、横、横、横、横撇、撇、捺。如果能够加上一个动画的书写过程,给学生留下一个正确笔顺的深刻印象,及时在练习本上仿照动画练习几遍,就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对于课文的了解和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在授课过程中,考虑到时间的原因,没有给学生创造多次朗读的机会,致使在感受文中思想感情时耽误了时间。

总之,网课教学是一种新型课堂,需要在一次次实践过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和有效提升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发挥网课的真正价值,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宏伟志向。




者简介

 
谢桂茹,任教于保定市清苑区第三小学,陈亚飞名师工作室李红彦工作站成员中小学一级教师,优秀班主任,多次荣获清苑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由,个性得到张扬,精神得到舒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