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邓,与世隔绝的绝美古镇

 Chinapower999 2020-05-19

用“七彩云南”来形容这片土地,

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每个热爱旅行、热爱摄影的人,

都对彩云之南充满向往,

愿意一次又一次的踏入这方神奇的土地,

甚至是生活在这里。

是的,独特的边疆风貌,高原湖泊、岩溶奇观、热带雨林、雪山峡谷,加上为数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多种多样的气候,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一切,正是云南的魅力所在。

若是人间有一处秋色让人流连,我觉得那便是这里——七彩云南。

而云南的美景,是人们所熟悉的昆大丽香和西双版纳,是通过《亲爱的客栈》一炮而红的泸沽湖;是摄影爱好者眼里的东川、普者黑;也是只有背包客喜欢的沙溪、坝美;又或是某个不太知名的小镇。

在云南,就有这样一个小镇,因一口盐井,一条火腿而闻名世界,它叫做诺邓。

· 诺 邓 ·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段长达六分钟的火腿映像,使得诺邓和它的火腿声名鹊起,也使得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庄迎来了大众的目光。

诺邓位于大理云龙县的大山深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

诺邓依山而建,村口海拔1900米,而山顶的玉皇阁海拔则上升为2300米。民居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村中的街巷道路,因山就势,纵横交错,清一色的石板铺成,三步一阶,五步一台。从没有人说得清:诺邓到底有多少层台阶。

复杂的地势可能导致第一次到来的人迷路。但这里的村民还是很热情的,一路上都会有人给你指路。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重地,村口有口千年未断的盐井,家家户户都以煮盐为生。盐,就是这个村子的命脉。诺邓火腿之所以别具风味,就是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

· 古 色 ·

诺邓,一个被世人暂时遗忘的古城,古典清雅的明清的建筑随处可见,得益于这里的山高地远,保留了许多原始痕迹。

这里的特色建筑是白族民居。一种平面接近四方形的院落,外观方而如印,俗称“一颗印”。白族人常说的“心宽不怕屋窄”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诺邓的日子,每天就是吃吃吃,吃饱了就随处逛逛,在不经意之间,总能遇见一些小惊喜。

诺邓的日常是绿色,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而秋天的诺邓则像是换了一身新衣裳。在枫叶红火的映衬下,古朴的村子也似乎热情起来,变得诗情画意,好像在一幅画中,又似从画里面走出来。

在诺邓村,除了那些百年老建筑,给人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出奇的安静,在这里好像静得只剩下自己,只剩下风声、水声和鸟叫声,时间就定格在这蓝天白云下,远离尘世,让平日里因为生存压力而劳累不堪的身心,得到彻底释放。

在这里,人是要给马让路的。马匹的铃铛声在驿道上回响,依稀可见过去马帮的影子。时光在这里沉淀,会让你分不清今夕何年。当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仍然依稀可辨小村曾经青春的容颜。

· 奇 观 ·

离开诺邓古村, 在群山绵延的白云深处,有一个像道教“太极图”的S型湾,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

它距离诺邓村约2公里处,是澜沧江的主要支流沘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于此深切出了一块圆形的盆地,并在其中绕了个曼妙的S形大弯,浑然天成了一幅太极图,诺邓河从东北蜿蜒而来,恰从“太极两仪”中间流出。

山地气候,常多变化,太极图上,云雾缭绕,居高俯瞰,太极图上的阴阳两个鱼形坝子,北面的叫“庄坪”,南面的是“连井坪”,它们身后各有一座如狮头、如象鼻的小山屏障,而这道屏障之后就是进入诺邓村的大路了。

有狮象把门、太极镇守,诺邓的森严气象,透露出了它曾为古道要冲的底蕴。山地气候,常多变化,太极图上,云雾缭绕,居高俯瞰,太极图上的阴阳两个鱼形坝子,北面的叫“庄坪”,南面的是“连井坪”,它们身后各有一座如狮头、如象鼻的小山屏障,而这道屏障之后就是进入诺邓村的大路了。有狮象把门、太极镇守,诺邓的森严气象,透露出了它曾为古道要冲的底蕴。

“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簧密植,烟火百家,皆依山构舍,高低起伏。”这是古语中对诺邓的形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