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方法论

 卜范涛讲风险 2020-05-19

线下培训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多元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越来越受到高管层和监管的重视,而流动性压力测试则是流动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2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可以通过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对流动性进行短期和中期压力测试。而对于业务单纯的小银行而言,通过G21流动性缺口统计表,设置一定的压力情景,同样可以开展压力测试。

《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调整为5个,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复杂程度,针对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1)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2)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监测指标则保留9个,分别为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比例、同业融入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超额备付率、重要币种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存贷比指标。

对于监测指标并不设定统一的监管指标值,并不意味着监测指标不重要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异动情况和同业对比而提出相应的监管意见。《办法》中提到商业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全部纳入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及时监测指标变化并定期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能够及时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并在必要时加大监测频率。出现监测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的,应当分析原因及其反映出的风险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以下是X农商行风险管理部的leaf,针对母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与思考,值得1104报表填报人员学习与借鉴。此外,法询金融为大家带来了免费的一堂微课堂【商业银行核心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由华润银行李老师讲解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性,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报名听课。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方法论

目录

一、压力测试概念

二、压力测试方案设计

三、压力测试开展过程

四、压力测试结果分析和运用

今天我们围绕流动性压力测试内容做四方面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一下第三部分压力测试开展,即如何使用《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计算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缺口和最短生存期。

一、压力测试概念

(一)什么叫流动性压力测试?

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商业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进而采取必要措施。(或简单的说,流动性压力测试是考察金融机构在压力情景作用下的抗压能力,通常以流动性缺口和最短生存期来量化这种能力。)

(二)为什么要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

通过流动性压力测试,可以检验银行承受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揭示该机构当前流动性风险状况,还可以检查出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为加强流动性管理提供依据。

(三)流动性压力测试需要遵循哪些监管要求?

2015年9月2日,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9号公布了最新版《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注:修订稿2017年12月6日已开始征求意见),在该管理办法中对压力测试做了明确要求,笔者这概括了一下,主要包括四点:

1)银行需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特点,合理设定压力情景;

2)银行需审慎分析自身和市场环境中的流动性风险因子对其机构的影响程度,合理设定压力情景下不同程度的压力参数,参数包括轻、中、重三个程度;

3)要求银行压力测试频率应当与该机构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目前各机构都是按常规压力测试要求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增加压力测试频率;

4)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银监会定期报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包括压力测试的情景、方法、过程和结果。

二、压力测试方案设计

机构在设计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案时要包括压力测试方法、假设条件、压力测试承压指标。

目前我们开展压力测试方法主要采用流动性缺口分析法,即以1104报表G21流动性缺口率报表为基数,结合运用多种风险因子情景假设,通过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压力参数设置,分析对静态基期G21资产负债流动性缺口变化的影响。

压力测试承压指标简单说就是机构流动性压力承压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现金流缺口和最短生存期.目前压力测试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种:

1)存款大量流失。2)批发性融资来源的可获得性下降。3)信用违约情况大幅出现等。信用违约主要包括贷款违约、同业业务交易对手违约等。

而目前村镇银行主要以表内的存款和贷款传统业务为主,未涉及资金业务、投资业务和表外类业务,因此村镇银行在设置流动性压力测试风险因子主要是存款流失率上升、贷款违约率上升及融资来源可获得性下降。

三、压力测试开展过程

重点向大家讲解一下压力测试开展过程。流动性压力测试开展过程简单的说也就是将假设情景压力参数运用于基期《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数据中,最后得出各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缺口情况,并计算出各压力情景下的最短生存期。根据今年银监会农金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通知》(银监农金[2017]2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行某村镇银行2017年9月末G21流动性缺口报表为例,具体讲解一下压力测试计算过程。

第一步,从G21流动性缺口报表截取30天内到期数据,并对活期存款部分进行手工调整。因为在G21报表设计时,是将全部活期存款放入次日到期部分,所以表中3.5.2活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各期限余额需根据附注7数据进行手工调整。

第二步,计算基准情景流动性缺口和最短生存期。用手工调整后G21报表为基数,结合银监农金部的压力测试文件对30日内到期存款续存率为50%,30日内到期贷款的续贷率为70%要求进行调整。 30日内到期存款的续存率为50%,也就是说未来30日内存款不是全部流失,原来G21表中我们是把30日内存款当作全部流失,那这样就会有50%存款会续存下来,则基准情景现金流入第一项1、到期存款续存会增加,增加金额等于一个月内各期限到期的存款金额*50%续存率,而剩下的不再续存的50%存款将会流失,流失后的存款不会再占用法定存款准备金,于是基准情景现金流入第二项2、法定存款准备金退还会增加,等于一个月内各期限到期的存款金额*50%存款流失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假设该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3.5%)。30日内到期贷款的续贷率为70%,原来G21中30日内到期贷款当作全部收回,现有70%贷款将还了续贷,这样70%贷款的现金流入将会减少,基准情景现金减少第三项3、到期贷款续贷金额等于一个月内各期限到期的贷款金额*贷款续贷率70%。最后G21调整后得出基准情景现金流缺口如下:

根据基准情景的现金流缺口数据,计算出该行的最短生存期为9天,在无压力情景下,该行的现金流入只能维持他们未来30天中9天的现金流出量,也就是说该行的多余资金只可能让他们在未来30天中生存9天,第10天开始该行已入不敷出,需在生存期这9天内采取一定措施及时弥补资金缺口。从该村镇银行G21的流动性缺口情况表来看,如果不借助外界,该行剩余期限30天以上的资产只有信贷资产,因此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只能提前收回30天以上还未到期的信贷资产8300万方可将缺口补上。

生存期计算方法:如果次日现金流缺口为正,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为负,8至30日现金流缺口为负,那么(一)计算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9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1天

第三步,计算各压力情景下流动性缺口和最短生存期。上一步完成基准情景数据计算后,在该数据基础上,结合银监会规定的情景假设压力参数,计算出各压力下的流动性缺口和最短生存款期。(本次选三个情景假设,存款流失、贷款违约率下降及同业负债规模下降)

注:生存期计算方法:如果次日现金流缺口为正,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为负,8至30日现金流缺口为负,那么(一)计算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9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1天

1)轻度压力下,在基准情景下增加压力,存款流失3%,贷款违约率4%,同业负债规模下降10%,得到轻度压力下流动性缺口数据,比基准情景的缺口压力增加了816.73万元。

根据轻度压力情景的现金流缺口数据,计算出该行的最短生存期为8天,在轻度压力情景下,该行的现金流入只能维持他们未来30天中8天的现金流出量,也就是说该行的多余资金只能让他们在未来30天中生存8天,第9天开始该行已入不敷出。

如果次日现金流缺口为正,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为负,8至30日现金流缺口为负,那么(一)计算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9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1天。

2)中度压力下,在基准情景下增加压力,存款流失5%,贷款违约率7%,同业负债规模下降20%,得到中度压力下流动性缺口数据,比基准情景的缺口压力增加了1524.93万元。

根据中度压力情景的现金流缺口数据,计算出该行的最短生存期为8天,在中度压力情景下,该行的现金流入只能维持他们未来30天中8天的现金流出量,也就是说该行的多余资金只能让他们在未来30天中生存8天,第9天开始该行已入不敷出。

如果次日现金流缺口为正,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为负,8至30日现金流缺口为负,那么(一)计算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9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1天。

3)重度压力下,在基准情景下增加压力,存款流失10%,贷款违约率10%,同业负债规模下降20%,得到重度压力下流动性缺口数据,比基准情景的缺口压力增加了2310.21万元。

根据重度压力情景的现金流缺口数据,计算出该行的最短生存期为7天,在重度压力情景下,该行的现金流入只能维持他们未来30天中7天的现金流出量,也就是说该行的多余资金只能让他们在未来30天中生存7天,第8天开始该行已入不敷出。

如果次日现金流缺口为正,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为负,8至30日现金流缺口为负,那么(一)计算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9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1天。

这样流动性压力测试计算全过程就给大家介绍好了,前边举的例子正好30天内各期限的流动性缺口是正负负的情况.还有其他三种情况,生存期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次日

2-7日

8-30日

生存期

现金流缺口

正(负)

正(负)

1天

现金流缺口

(一)计算2日至7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6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7日每日平均缺口数,如果B(四舍五入后)大于或等于6,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30天。如果B(四舍五入后)小于6,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1天。

现金流缺口

(一)计算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9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后)+1天。

现金流缺口

(一)计算8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8日至30日现金流缺口/23天。(二)B=(次日现金流缺口+2日至7日现金流缺口)/8日至30日每日平均缺口数,那么最短生存天数为B(四舍五入后)+7天。

注意:1.计算生存期取的是现金流缺口而不是累计现金流缺口2.如果计算的生存期大于30天,以30天为限。

四、压力测试结果分析和运用

压力测试的目的刚才也介绍过,主要是检验该行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揭示该机构当前流动性风险状况,检查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压力测试结果分析和运用是做压力测试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对压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运用呢?我在这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基期情景分析

通过基期情景分析当前流动性风险状况,如果基期情景下累计现金流缺口出现负数,说明该机构未来30天内的流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资产负债期限存在错匹问题,缺口越大,错匹情况越严重,流动性风险越大。风险大小可通过生存期来量化,如果生存期越短,说明这个流动性风险程度越大。刚刚举的某村镇银行的例子,基期情景下,该村镇银行的生存期只有9天,说明在正常情况下该村镇银行的流动性已经存在相当大的压力,流入资金只能供该行生存9天,如果想再继续生存下去,在不借助外界前提下,只能将30天以上未到期的贷款提前收回8000万将资金缺口补上,不然该行将入不敷出,立即会发生流动性风险。

(二)压力情景分析

1)压力因子综合分析:通过各压力情景下单个压力情景分析及与基期情景对比分析相结合,来分析流动性风险的抗压能力。单个压力情景分析可以参照基期情景分析方法,通过压力下现金流缺口和生存期情况,来分析机构压力下的流动性风险大小。与基期情景对比分析,压力情景下的累计现金流负缺口肯定会比基期情景下的缺口增大,因此主要通过生存期天数来分析,如果生存期天数比基期下降快,说明该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抗压能力弱,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刚刚举的某村镇银行的例子,基期情景下,该村镇银行的生存期9天,轻度、中度和重度的生存期分别为8天、8天和7天,说明在压力下,该村镇银行的现金流缺口在增大,但生存期下降速度慢,说明压力对基期影响不大,但流动性风险仍然很大,在不借助外力情况下,资金的不足部分还是只能通过30天以上未到期的贷款提前收回来补足。

2)压力因子单项分析:通过压力情景中各压力因子影响程度的对比,来分析流动性风险因子对流动性风险影响大小,如果该风险因子影响值在增加的压力缺口中占比大,说明该因子影响程度大,那该机构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上需加强对该风险因子的关注和控制。刚刚举的某村镇银行的例子,在压力情景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业存款规模下降影响最大,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下,影响的金额分别是400万、800万和1200万,因此该机构需要防范因受市场资金波动,同业存款出现大规模下降的风险。其次影响最大的就是贷款违约率,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下,影响的金额分别是300万、600万、800万,因此该机构同时也需要防范不良贷款出现大规模上升的风险。

(三)压力测试运用

简单讲就是通过压力测试分析后,发现机构存在的流动性风险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流动性风险管理建议。以该村镇银行为例,我们可以提出的建议包括:

1)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降低现金流错配程度。

2)强化信用风险管控,合理确定资金融出规模和期限,降低授信集中度,防止贷款集中逆变或交易对手违约导致无现金流入。

3)不断增强机构核心负债,提升核心负债依存度,根据市场环境拓展稳定存款,减少市场波动对流动性影响。

4)适时向发起行报告本行流动性期限缺口情况,确保银行集团能够从容应对因市场资金趋紧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法询金融线上课程纲要

一、流动性风险基本原理

1、流动性风险来源

2、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

1、国内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演进过程

2、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3、MPA指标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

1、资产负债规划

2、金融市场融资工具

3、流动性风险计量

4、流动性压力测试

5、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