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丙型肝炎及病原检测(综述)

 海丰老阿东 2020-05-19


刘在涌

丙型肝炎病毒(HBV)是输血后肝炎最常见的病原,美国现已证实

80%输血后肝炎是由HCV所致,近年耒国内有报道在有输血史的24例

肝炎患儿中证实18例(75%)为HCV感染。

丙性肝炎临床表现与感染途径

与乙肝相比,丙肝患者急性期ALT(丙氨酸鞍基转移酶)和血清胆红

素平均值扁低,黄疸持续时间短,病情较轻,其中50—60%呈自限性全愈,另40—50%转为慢性肝炎,20%发展成肝硬化日本学者报道40例肝癌患者中有14人(35%)测得抗HCV抗体,其中1 0人(71%检出HCV—RNA。除经血传染外HCV可由母体经胎盘传给婴儿。乙肝母婴传播包括宫内垂直传播及经产道传播。此外HCV和HBV可形成双重感然实验动物双重感然后,体内二种病毒增殖可形成互相抑制现象。有报道人类慢性HBV感染者重复感染HCV可短暂抑制HBV的复制或终止HBSAg带毒状态。国内报道重症肝炎患者中50—60%HCV抗体阳性,且多数合并HBV感染,预后较差。

现已在HCV患者的腹水,唾液,尿液,精液中检得HCV—RNA。亦有人被咬伤而感染HCV的报道,在实验动物中也已证明唾液传播HCV。这也可说明无输血史和静脉给药史而罹患HCV感染的情况

检测技术及进展

早期检测HCV感染有利于及时治疗和阻断HCV在人群中传播。在HCV 感染者的外周血中HCV颗粒极为稀少,目前尚无有效方法直接检测HCV,主要是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HCV抗体或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HCV—RNA,以确诊HCV感染。最初以重组抗原C100—3,测献血员和血制品中HC V抗体。抗C100-3为第一代抗体,由于检测该抗原敏感性不高,在筛查献血员时于第二代抗体检测盒比较阳性率仅为63%,且以此C100-3作包被抗原,所检测的抗体大多是发病数月后甚至一年(平均22周)的晚期抗体。此抗C100-3抗体仅结合HCV多蛋白(Polyprotein)的一小部分,近似于3000个氨基酸中的367个氨基酸非结构多肽故形成不少假阴性,可靠性差。

在第一代抗体检测药盒的基础上加中组的C32,C5-1-1,此2抗原均为基因编

码非结构蛋白NS3NS4部位)及核(C22))抗原,形成第二代抗体检本测试验日本学者Nobukazn等使用重组C22和非结构(NS3—NS4)C200蛋白作HCV抗体检测

与第一代抗体检测比较,在29名抗C100-3阴性的慢性非甲非乙肝炎患者中检出了20例HCV抗体阳性这20例HCV—RNA也全部阳性。第二代抗HCV抗体试验阳性者中有91%可检出HCV—RNA。以发病后血清阳转天数相比较;7例HCV患者第一代药盒检出抗体最早92天,平均156天;第二代药盒最早为54天平均为95天。当前,检测HCV抗体最普遍应用的是ELISA(国产博赛药盒)检测了1000余例,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能符合要求。另一检测方法是免疫印蹟法(Immunoblot)此法简述如下;在事先制备分别含有重组HCV的

C100-3,5-1-1,C33-C及C22-3抗原的醋酸纤维薄膜狭条上,加待测血清经培育洗涤,再加标酶第二抗体经培育洗涤,添加基质显色,出现二条或二条以上带子为阳性,一条为可疑,无带子为阴性。诊断HCV感染最正确的检测是直接在标本中检出病毒核酸,目前采用的主要的方法是PC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HCV—RNA中最常用的是巢式(NEST)PCR,其基本方法待检血清加入溶解缓冲液经氯仿抽提后加一条HCV基因组外引物(Out Primer)。

RNA酶抑制妓及逆转录酶缓冲液和四种Dntp(三磷酸核甙),经65C010分钟后加小鼠白血

病病毒逆转氯酶制备成的cDNA(互补DNA)将。此cDNA加入一对HCV基因组外引物在不同温渡中扩增产物再与一对内引物(Inner Primer)作第二次扩增。扩增的第二次产物作凝胶电泳及溴化乙锭染色或与同位素标记的相应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阳性者有明显减少了条痕。采用巢式PCR检测HCV不仅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也因污染造成的假阳性,接触HCV

后一周或二周内即可检出HCV—RNA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内也可检出。此外,PCR除了在血中检出HCV—RNA外,也可在腹水,尿,唾液,等分泌液中检出HCV—RNA,现已成功地从10mu新鲜冰冻肝脏切片或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中检出HCV—RNA,这对研究HCV感染最初在肝脏中的潜伏部位和最初的复制部位及研究由于HCV引起的隐原性肝硬化,自身免役慢性肝炎和肝癌的发病机理上有很大的价值。

治 疗

对HCV感染引起的急性,慢性肝炎的治疗,除了适当的休息,合理的饮食与使用一般保肝药物外,国内外均有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报道,国内陶起其敏等报道使用rIFN-2b治疗6例急性丙肝结果获得良好效果国内外使用干扰素治疗丙肝所取得的结果证实干扰素治疗丙肝时间愈短愈好。亦有报道应用重组干扰素—2a及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治疗间 ALT迅速下降,并在治疗期间维持正常水平。HCV—RNA滴度亦下降,部分病例下降到PCR

不能检出的水平。但1有病例经6个月治疗,仃药后HCV—RNA迅即上升达超过治疗前,的水平,有的病例ALT上升有的不上升,这种回跳现象机理目前还不清础,个别并例对上述干扰素治疗无反应。急,慢性丙肝对干扰素治疗反应的明现不同,启示临床医师把治疗重点放在急性肝炎阶段的重要意义。

参照治疗HBV感染的经验,对HCV的治疗宜明确机体免疫状态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等,有待进一步作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登戴于临床儿科杂誌 1995,Vol 13, 272)二○○六年七月七日星期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