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思肖《心史》沉书古井探访

 苏迷 2020-05-19
苏州日报》  
2020-05-09 

  周瀚光 卿朝晖 杜祯彬

  明崇祯十一年(1638)冬天,苏州城内的承天寺因浚疏枯井,在井中发现并起出了一部古书,那就是距当时已三百多年的宋末元初爱国诗人兼画家郑思肖(号所南,1241-1318)(图一为其画像)的杰作——《心史》。该书因其内容忠于故宋而不容于元,系由作者自己用铁函密封后,于宋亡后的公元1283年沉入承天寺井中。此书于明末被发现后,一时引起轰动,经刊刻出版后在当时的学林中广泛传播,得到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等许多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由此,郑思肖的铁函《心史》又被学术界誉为“井中奇书”。

  自《心史》被发现并出井之后,至今又经历了380余年。笔者在钦佩《心史》作者的为人气节和思想艺术文采的同时,对当年发现《心史》的那口古井产生了兴趣,不知它现在还在不在呢?如果还在的话,让它昭著天下、供人瞻仰,岂不是雅事一件?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下午,笔者对苏州承天寺遗址一带进行了一番寻访。

  据史料记载,苏州承天寺最早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初称重玄寺,宋时改称承天寺,以后又改称能仁寺、重元寺等。该寺在唐宋时规模宏大,香火兴旺,元时曾毁于大火,后又重新修葺,清以后逐渐衰落,直至最后寺院坍塌,仅存残垣断壁,其遗址位于苏州城内接驾桥西的东中市(路)以北。

  笔者沿着东中市(路)上的承天寺前(街)向北走去。这是一条很普通的苏州老街,宽不过二三米,两边大多是旧式的民宅,间或有一两家小商铺。整条街长约一二百米的样子,走到尽头即是现存承天寺遗址的大门了。大门里面是一个建筑工地,有几个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着。在离大门不到10米的承天寺前(街)西侧,笔者见到了一口很普通的水井(图二),有一位大嫂正在从井里打水冲洗拖把。井圈是石制的,上面依稀刻有“民国十三年”字样。井边的平地则是用水泥板铺成,显然是近些年新筑的。笔者探头往井里面看去,井中泛动着水的波光。

  那么,这口离承天寺遗址大门那么近的普通水井,会不会就是当年承天寺的古井?甚至就是郑思肖沉书的那口奇井呢?笔者经多次实地考察,并结合查阅古籍文献、走访街邻居民、搜集历史传说等调查研究工作,为判断这口井是当年郑思肖沉书的承天寺古井作些依据。兹详述如下:

  一是根据苏州历代地方志的记载,承天寺在宋代的时候,曾经是一座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声名显赫的寺庙。据《元丰吴郡图经续记》载:“承天寺……殿阁崇丽,前列怪石。寺中有别院五:曰永安,曰净土,禅院也;曰宝幢,曰龙华,曰圆通,教院也。”《吴郡志》也说:“承天能仁禅寺在府治北……寺有无量寿佛铜像及盘沟大圣祠、灵佑庙、万佛阁寺……福昌寺在寺内,本寺之子院,旧名永安。宋宝元间僧道昇建,旧有正偏知阁。圆通寺在寺内,亦子寺也……宝幢讲寺在承天寺内东偏,本寺之子院。”这些记载都说明,承天寺在宋时并不是一个单座佛殿的小庙,而是一个除了主殿之外还包含有至少五个以上独立寺院的大寺庙。这也就是说,宋时承天寺的面积要远远大于现存承天寺遗址的面积,而现在位于承天寺遗址大门外面的水井,在宋时其实是位于当时承天寺的占地面积里面的。

  我们在水井旁边又询问了几位住在附近的居民。据居民们反映,在这口水井南边约几米的承天寺前(街)上,以前曾经立有一个很大的牌坊,这个牌坊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在,后来才被拆除掉。根据这个信息,我们推测这个被拆的牌坊很有可能是以前规模宏大时的承天寺的山门,而这口井正位于原来的这个山门里面。

  二是我们查阅了历代苏州城的古地图,发现有好几幅清代绘制的苏州城古地图中,都明确地标示有承天寺遗址以及承天寺前(街)上的这口井。

  据苏州博物馆所藏的清代《苏州城厢图》(图三)显示,中间“承天寺”三字下方的方块即承天寺遗址大门,方块下面的虚线即承天寺前(街),其标注为“井”的圆圈与笔者所见之井的位置完全相同;另一幅《苏城地理图》(图四)则更明确地在这口井边标注:“宋末郑思肖藏书于此。”

  以上地图为确定这口井是郑思肖沉书之井提供了历史文献的依据。

  三是据记载,郑思肖铁函《心史》一书当年在承天寺井内发掘出来的时候,曾引起了苏州学界的轰动。那么,生活在苏州城内尤其是住在承天寺一带的居民,或许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把这个故事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笔者有幸在民国时苏州文人包天笑的著作中,找到了有关这口井的传说的一些文字资料。

  包天笑在他的《钏影楼回忆录·吴中公学社》中,记述了他28岁左右(1904年前后)时居住在承天寺前的一些情况,原文如下:

  “有一天,是个下雨的天气,朱梁任穿了一双钉鞋,握了一把雨伞,到我家里来。其时我已迁居,自曹家巷迁至都亭桥的承天寺前,这一条巷名很别致,唤做东海岛郎山房。原来吴人佞佛,寺院极多,承天寺这个寺院占地极多,从前那地方本为寺产,现在已成为民居,什么东海岛、朗山房(疑是狼山房),都还是当日寺院中的名称。但我家门前,却有一个古迹,对门一口井,这口井便是宋末遗民郑所南的一部《心史》出现的地方,见之于顾亭林的文集中。但是这虽是一口古井,仍旧为邻近各小家所汲用。梁任来访我,常要到井畔去徘徊,谈及郑所南故事。”

  包天笑的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口井的一些极其重要的文字信息。首先,包天笑当年曾居住过的“承天寺前(街)”以及这口井,在宋代时“本为寺产”,都是承天寺的属地。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们前文的判断。其次,包天笑住在承天寺前的东侧(东海岛),其“对门一口井”即位于承天寺前的西侧,而这正是前述地图中标注为“宋末郑思肖藏书于此”的那口井的位置。其三,包天笑明确指出“这口井便是宋末遗民郑所南的一部《心史》出现的地方”,他的朋友们也都对这一点确信无疑:“(朱)梁任来访我,常要到井畔去徘徊,谈及郑所南故事”,这说明它确实是苏州当地居民几百多年来口口相传的历史事实。

  综上所述,笔者于承天寺前(街)上寻访并发现的那口水井,正是737年前(1283)宋代爱国诗人兼画家郑思肖把他的《心史》沉入水中、又在382年前(1638)被后人发现并起出来的那口奇井。奇人已逝,奇井犹在,可不赞乎!值此郑思肖《心史》一书首版380周年之际,我们建议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如果认可我们的观点,有关部门可否在此井边立碑纪念,以供后人追思瞻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