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霄道人及螳螂门早期历史研究八 脂砚斋所见拳谱的背后 崔虎刚(胡刚)

 六合武学 2020-05-20

              脂砚斋所见拳谱的背后

细查文献,我们又会发现,良轮先生于乾隆癸酉(乾隆18年,1753年)所写的“身步宗旨:

常闻学书者曰:不知六书者不可以会字。谓习拳家,不具三法者尤不可一宗拳也。何为三法?乃手法、身法、步法是也。一法未精则不可以抵敌,三法不备,学而未入门,与不学拳者无异。然而三法之中首重于步,以步为主以手为用。步者根也,身者本也,手者技也。如拙者,无根而枝附如夫耳。即手为门户,以掩周身,固不可忽。若非身体还转支应,莫撄动敌之锋。然身手虽具圆活茍无步多进退相承,终难避冲逃直。纵能偏闪斜侧,手动而脚不应,身转而步迟。能上下乘达则进退凝半,焉能克敌制胜哉?嗟乎,余之习拳者,端尚重手,不知体面,不为用竟,置步法而言,是犹拾者就末也。且而跨马开弓之旨,久失其传,动节运气之学世所罕有。所以肆武者,昧偏闪腾挪之义,无起伏粘卸之方,不求动节之略,独特练力之十一。究其身法,尚未知是何样范,或稍能蹲身端坐者遂认曰身法好。常见三脚猫假冒拳师,玄三家村里谈技,教人摆坐马势,将两脚八字分开,挺直坐下,不异老者登厕乃喻”。

这位张衡秋传人,此时,对武林中,常见三脚猫假冒拳师,玄三家村里谈技,由于未得坐马势真传而将之误为,“将两脚八字分开,挺直坐下, 不异老者登厕乃喻”。

嘉庆四年成书(大约应该在乾隆四十年左右习拳的),王有光60岁的时候记载:“《吴下谚联卷一 71 拳在壁角里》有: “伸手曰掌,屈手曰拳。拳曲其手,用以殴人;拳曲其身,用以避敌。凡不善拳勇者,往往四面受敌。惟在壁角里,三面护身,一面施威。

其势有三:

一坐马势,如孟之反抽矢,退步御敌,圣人嘉之。

一螳螂势,拳其二腕,挥肱斵轮,霸主式之。

一撒屙势,如登东厠,乃黄忠遗矢故事。坐马势可敬,螳螂势可畏,撒屙势可憎,皆足御侮,并入拳经。“

斵:斫zhuó ,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屙:ē  :排泄大小便

不但撒屙势,从坐马势中分离,而且独立成可以与一坐马势、一螳螂势,并驾齐驱,具有“惟在壁角里,三面护身,一面施威” “皆足御侮,并入拳经”的优秀技术。

前文已经总结,脂砚斋所见的拳谱,坐马势与螳螂势已经合二为一。

这种一分二,二合一。这也是中华武学的一个发展规律。

中国武学文化,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特征,比如邋遢派等等。总之,在真传,不在具体事物。但得真传,法法为法。未得真传--就是未掌握事物的本质特性,真也成假。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动作,赋予灵性、思想(意念,意境),这是中华武学的一个独到特征。

乾隆朝如此,其实早在马王堆古墓中,就有发现螳螂势。证明西汉时期,民间就流传包括堂狼(螳螂)在内的象形动作于健身中。

尽管文物有损坏,我们也不知专家们复原的是否准确。

                         

  

  


                         

第一排右数第八个就是堂狼(螳螂)

 但就复原图像,从具体动作看,西汉时期的这一录像,是螳螂侧面出击(捕捉食、捕蝉)的动作,而对螳螂而言,侧面的难度要比正面大的多。可见古人的思想,动作设计之巧妙。

从侧面动作,变为正面的时候,自然就是螳螂势了:


                         

  


                                        专家们精心拍摄的螳螂正面图

      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到拳法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到宋代,或元明,具有这个螳螂势,一定也不奇怪。

                                                  

  


                                                             学人所绘的螳螂势

      俺现在都怀疑,是否山西戴龙邦吸收金世魁螳螂拳后,对李洛能的三体势的产生起过某种作用?

                                                     

  


                                                                 形意三体势

                    (师传的三体势,姿态要求,除了手部外,其余更接近上述螳螂势)

       两家势子外形区别,在于手上,前者 “拳其二腕”,后者如图,(太谷车毅斋原创为不是掌是捶)掌的差别,且后者又与大枪势相合。

       两家内在上的差别,后者贯以了岳武穆王拳谱的内涵,内外各三合,三圆三顶三口等,深度开发这一势样,开发成一个武林的名牌大股。

       以致于 甘肃李少波先生,当年由此练出,然后提炼升华为《真气运行法》,李先生是俺所知第二个用此势打通经络、明白真气的人。

       不仅是姿势拳、其二腕的问题,而是王有光记载的,“挥肱斵轮,霸主式之”,其使用技术和招法。至今如此。

    “挥肱斵轮,霸主式之”,用刃为斧砍,如用斧头的另一头呢?自然就是砸了。

       来路不明的约为清代乾隆时期金世魁螳螂拳,其部分技术被山西戴家传人继承,有闸势捶,李洛能传人有杂势捶。

        从后文我们对比许青云传十八家拳祖传谱中,所记载的具体拳法技术,各家螳螂拳法的技术表,可知,闸势捶与杂势捶,是砸势捶的音误,技术上也是砸的特点。这点,以前不为人知。

       包括许多武林人士,对传统武学中的姿势名称,感到好笑:如白鹤亮翅、乌龙搅、力劈华山、霸王举鼎等等。

       其实,这种术语,既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更主要的是调动全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激发潜能。这也是武林人自古就有的中国梦。

       想象能力,是当世界的今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可见国家目前推动武学发展,找到了中国传统的根本之一。

      武学红学,都是国学。

     其他至于堂狼山、螳螂崇拜、螳螂人、堂琅县与马王堆关系等等,学问大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