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十八家拳法”的原本含义

 柳氏国术 2023-02-15 发布于山东

如何理解“十八家拳法”的原本含义  作者 柳国顺

 此博文包含图片新浪 柳氏螳螂拳的博客 (2021-03-01 00:05:42)[编辑][删除]

标签: 

历史

螳螂拳

罗汉行功短打

王朗

许青云

                如何理解“十八家拳法”的原本含义

                                                  柳国顺


诸多老拳谱尤其是多家螳螂拳谱中记载有“十八家拳法”。所谓“十八家拳法”,实际上是十八位历史人物所擅长的拳种、拳技及其特性。可以说,十八家拳法的名声在武界中流传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这对于研究流传至今的传统武术是颇具价值的。

传抄的版本不同,时期前后不一,文字存在些许差异。目前,“十八家拳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乾隆二十七年的《武备真传》。对比诸种流传抄本可以看出,许青云在《武备真传》中“重辑”的该“十八家拳法”一直为后世拳谱所传抄。其中除有传抄的笔误外,尚有人为刻意修改的痕迹。在其长期传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产生文字上的一些讹误。

值得注意的是,咸丰五年升霄道人“重集”“重订”该拳谱的抄本,竟肆意篡改两序,致使此“十八家拳法”文字记载生发出了一些与武术历史事实相悖的说法,以及演绎出有声有色的传奇类故事,严重误导了后世的武林人士和拳谱研究者,造成一些假的信息并以讹传讹流播至今。

故而,将“十八家拳法”寓含的真实信息搞清楚,对人们传承真正传统武术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以许青云重辑的拳谱记载为依据,对比以咸丰抄本为代表的后世的一些传抄,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一下,内中的一些真伪成分自会显现出来,这自然会涉及到历史武术内容的至今流传情况。

一、咸丰抄本出现的九字之差

“十八家拳法”的文字,先是乾隆二十七年由许青云“重辑”拳谱时,放在《武备真传》的篇首位置;九十三年后,即咸丰五年,再由升霄道人所谓“重集”、“重订”该拳谱时,对其作了改动而保留下来;乃至近、现代诸多拳谱的收录,其内容经长期传抄是有迹可循的。

虽然民间传抄的不少拳谱尤其螳螂拳谱载有“十八家拳法”。然而,人们大多仅知道这是传抄前人的东西,至于其出处其原貌,恐真正知之者甚少。而后人误以为这段文字出自升霄道人之手的原因,则是升霄道人“重集”或者说是“重订”前人拳谱时,刻意改动原有两序文字、编排传奇故事所致。

历史事实是,清代乾隆二十七年谱书《武备真传》中“武备真传卷一·许青云重辑”的开头部分,即是记载的十八家拳法文字。也就是说,许青云于清乾隆年间将前人传留的“增补罗汉行功短打”谱重辑在《武备真传》谱书中,其中“十八家拳法”的文字放在该书第一卷的开首位置。

嗣后,过了近百年,在咸丰五年署名升霄道人的“增补罗汉行功短打”谱的再抄本(即所谓的《少林衣钵真传》)上,保留了十八家拳法的这段文字(见程大力先生的《少林衣钵真传考证》一文)。程之考证文章所录的咸丰抄本十八家拳法的文字,与许青云的重辑文字有九字之差,抄录如下(黑体字为差异字):

太祖的长拳起首 韩通的通为母

郑恩的缠封尤妙 温元的短拳更奇

马籍的短打最甚 孙恒的猴拳且盛

黄祐的靠身难近 绵盛的面拳飞疾

金相的手通拳 怀德的摔

刘兴的搂采手 方的滚漏贯耳

颜青的拿跌法 林冲的鸳鸯脚强

孟苏的七势连拳 崔连的窝里部锤

杨滚的棍将直入 王朗的螳螂总敌

如孤立地看这九字之差,不足为怪。两个版本的这段文字毕竟相隔近百年,文字长期辗转传抄出现些差别当属自然。然而,结合着看升霄道人在咸丰抄本里对许青云、弗遑道人两人所作的序,均作了大动作的篡改,编造虚假传奇,以及随意改动拳谱中其它文字的行为。这段文字出现的差异字,有的应是升霄道人改动所为。下面将许青云重辑的这段文字(以下简称“原文”)与咸丰五年抄本的文字(以下简称“咸丰本”)简单对照辨析一下:

1、原文:“韩通的通背为母”。

咸丰本把“背”改为“臂”,“通背”成了“通臂”。这明显是有意改动,表示改动者否定前者名称的观点。

2、原文:“金相的搕手通拳”。

咸丰本把“搕”改为“磕”,“搕”通“磕”,改动无意义。

3、原文:“怀德的摔捋硬”。

咸丰本把“捋”改为“将”;把“ 𨂃”改为“崩”。前字由于与“将”字体相近,似应是误抄。后字的改动,则明显是错改,“ 𨂃”与“崩”的字音、字义,俱不相同。“ 𨂃”是生僻字,康熙字典解释:“【集韻】蒲登切,音朋。【玉篇】走也。”与常用字“崩”明显是两码事。

4、原文:“刘兴的拘搂采手”。

咸丰本把“拘”改为“勾”,此处“拘”通“钩”,与“勾”同音,应是有意改之。

5、原文:“谭方的滚漏贯耳”。

咸丰本把人的姓“谭”写为“潭”,应是误抄所致。

6、原文:“颜青的黏拿跌法”。

咸丰本把“黏”改为“占”,字、义皆不同,属错改。

7、原文:“杨滚的捆捋直入”。

咸丰本把“捆捋”二字改为“棍将”,前字明显是有意改动,后字或许是误抄。此二字属错改,把原义给改没了。

以上九字差别,有长期传抄过程中常有的个别误抄现象,如“谭”字误写成“潭”;大多却是传抄者自以为是的改动,除了改得无意义,就是直接错改。既然是升霄道人“重集”“重订”,结合他有乱改别人文字的嗜好,譬如换个同义词什么的,所以大多改动应是出自他的手。

二、“十八家拳法”的传说故事,源于升霄道人自编的得谱传奇

尽管这十八家的人名,今人应该识得其中的八个,但因为这八人中以宋太祖赵匡胤起首,其余也大多是五代北宋历史上有名的武将或武林豪杰,确实极易引起人们的想象和推测。然而,咸丰五年抄本编出了升霄道人到少林寺得谱学艺的传奇故事,这就为后世诸如“福居禅师大会武林,南北十八家高手三次聚于少林寺,擂台较技切磋武艺” 之类的传说,提供了所谓的依据或说是创作素材。如此编撰那就偏离了真实的武术史,成了“关公战秦琼”类的与历史不符的传奇故事了。

毋庸置疑,千百年来少林寺及少林武艺在武界乃至世人心目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升霄道人将民间传承的“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拳谱贴上了“少林衣钵真传”的标签,借少林寺武术的显赫名声广而告之。于是,这份长期在民间传流的拳谱顿时成了少林寺福居禅师的秘传谱,且继续在民间流传着。也便让一些武林人士信以为真,又据此演义出了有关升霄道人、弗遑道人的时空混乱式传承武术的说法。

升霄道人这种改换拳谱身份的造假作为,与少林寺的武艺流到了民间、民间的武艺流入了少林寺的相互融合吸收又各自发展的现象是两码事,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这样说,如果民间有关罗汉行功短打的拳谱流入少林寺,“少林重删集”,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成了“少林衣钵真传”,又是所谓的少林寺福居禅师所著而且是秘传的,就是虚假的了。也正因为这个虚假情节长期未被人们识破,关于十八家拳法的一些传奇小说类故事也便在武术界生发出来,有关谬说也便流传至今。

三、“十八家拳法”的内蕴解读

十八家拳法的记载文字,七字一句,共十八句。每句开头是人名(包括首句开头的代称),其后是拳种或拳法名称及其特性。十八家拳法的人名,今人知道的有八家,现将之分析一下,看看这八家拳法所记的人物及其拳法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其一,“太祖的长拳起首”

“太祖”在这里指的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武艺高强无需赘言,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位皇帝常被并列提及,但唯有他宋太祖的拳能传流于今,算是一个奇迹,又显得弥足珍贵。诸如明代一些书籍、拳谱所记载的“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宋太祖之三十六势长拳”等等,乃至目前民间流传的简称“太祖拳”,俱被视为是“太祖”所创并传下的拳种或拳路。

该句中“起首”二字,标明是开头的意思,也有十八家拳法以“太祖的长拳”为首的寓意,是对宋太祖的尊崇。

其二,“韩通的通背为母”

韩通是历史上悲剧式的人物。他原本与赵匡胤“比肩事周”,即同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韩通却为之丧生。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三》韩通传中记载:“太祖奉诏北征,至陈桥为诸军推戴。通在殿阁,闻有变,惶遽而归。军校王彦升遇通于路,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就是说,那个“性残忍多力”的王彦升率兵追杀韩通,竟然闯进韩的家门把他连同他的老婆孩子都杀了,真够惨的。

十八家拳法把“韩通的通背”列入其中,而且排在太祖长拳身后为第二家,并以“为母”称之。可以理解为此拳有能生化出其他拳法的特性,其价值地位不可谓不高。不以成败论英雄,韩通虽被杀,然而他的通背拳却如此被后人看重并记载下来,说明韩通将通背拳传下来的功劳没有被人遗忘。为此,后人将韩通视为通背拳的鼻祖是没有问题的。

今人将通背拳与通臂拳混为一谈,两种拳名实为一个拳种,这恐怕与传说中的通背猿猴和通臂猿猴有关。譬如小说《西游记》中,这两种猿猴吴承恩先生都提到过。第一回中就提到了通背猿猴:“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第五十八回中提到通臂猿猴:“如来道:'……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乾隆二十七年《武备真传》抄本中记载的是“通背”,后来的咸丰抄本中就变成了“通臂”,这应是升霄道人改动的。许青云记载的“韩通的通背”定是有其道理。可以理解为:通背拳而不是通臂拳的创始人是韩通。

其三、“郑恩的缠封尤妙”

郑恩,野史中有不少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传说郑恩也与赵匡胤同为后周大将,且是结拜兄弟。陈桥兵变,郑恩追随做了皇帝的赵匡胤,成了北宋的开国大将。

郑恩的“缠封”,明显不是拳种,应是一类技击拳法,或者说是手法招式。说的是,他擅长的这拳法特别巧妙。

其四、“怀德的摔捋硬”

怀德即高怀德,《宋史·列传第九》有他的传,他与赵匡胤,韩通同是后周大将。“太祖即位,拜殿前副都点检”,做了北宋的开国大将。

“摔捋硬”,指的是高怀德擅长的这类拳法。

其五、“颜青的黏拿跌法”

颜青,即宋江梁山泊起义好汉燕青。正史没有记载,而《大宋宣和遗事》和《水浒传》均写作“燕青”。如果历史上确有此人,二名中唯有一名是正确的。许青云在乾隆二十七年重辑这段文字时,并非不知道话本小说中的“燕青”之名,写作“颜青”应是尊重了原拳谱的记载。至于哪一种写法正确,已是无法说清。

“黏拿跌法”,也是强调颜青所擅长的一类拳法。然而,燕青拳已是作为一个拳种,在民间流传至今。

其六、“林冲的鸳鸯脚强”

林冲,正史无记载,也是话本小说中的宋江梁山泊起义好汉。

“鸳鸯脚”,是更具体的拳法。“强”,突出了林冲的这一拳法的超众。

其七、“杨滚的捆捋直入”

杨滚,是宋代抗辽英雄杨业之父。《宋史》有杨业传,说:杨业“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但是却说:“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也就是说,杨业的父亲是杨信,这与野史所说的火山王杨滚不同。此处称“杨滚”,说明民间传承的拳谱所载与民间传说的人名是一致的。

“捆捋直入”,也应是一类较具体的拳法,是杨滚的绝技。

其八、“王朗的螳螂总敌”

王朗,螳螂拳创始人,相关传说颇多。螳螂拳长期口耳相传的传承中,及大多螳螂拳谱的记载中,有王朗创作螳螂拳的不同故事。正史无王朗的记载;旧时话本小说、说唱艺术等民间文学形式中,也未提及王朗。也就是说,与上述七位拳家相比,王朗既不是哪个朝廷的有名武将,也不是宋江起义中的绿林好汉。而在武界中,有关王朗的身份历来有不同的传说。众说之中,王朗是民间武术家,“生平不仕,无志于富贵”的说法,最合乎情理。

王朗是哪朝人?又是如何创的螳螂拳?自然也是多种说法。笔者早年曾听先师张万福先生讲过的一个说法:北宋时,王朗与韩通比武,败于韩通的通背拳。后来王朗从螳螂捕蝉斗蛇中领悟出螳螂技法,再次交手战胜了韩通。二人意气相投,结拜为兄弟。王朗谢绝了韩通欲引荐他出仕为官的好意,复隐入民间研究传授他的螳螂拳去了。

准确点说,这一传说中的王朗与韩通比武时间并不在北宋,应在五代时期。韩通被杀时是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回开封登基建宋前,尚未进入北宋朝。只是五代时期的时间短,民间提最后几代王朝,惯于说是“唐宋元明清”,明显是将唐宋之间的五代给忽略不计了。既然韩通与赵匡胤同时,也便将他视为北宋时期的人了。王朗的卒年不知,说他是北宋初的人还是合乎情理的。

既然是“王朗的螳螂”,那么螳螂拳创始人为王朗之说就有了依据。后世主要螳螂拳流派均尊王朗为创始人,正与此相吻合或说是沿袭了此说。

可以说,螳螂拳创始与于七并无关系。清代晚期的螳螂拳谱则在人名上却出现了“王朗”与“王郎”两种写法,音同字异,这种分歧传承至今。

螳螂拳创始人到底是“王朗”还是“王郎”?许青云在清乾隆二十七年重辑这部分拳谱文字明明写的是“王朗”,而后世的螳螂拳谱有的却写作“王郎”。问题恐怕出在后世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讹误,极有可能是某传抄者误将写草了的“朗”当做“郎”来写了。

然而,今人却将“王郎”无端地附和到于七的身上。说法有二:

一种说法是,“王郎”实际指的是于七。即“王”是姓,“郎”是古时对年轻男子的泛称。“王郎”,就是指某个姓王的男子的意思。近些年,出现了螳螂拳创始人是清初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的说法。因为于七起义失败后隐姓埋名自称姓王,所以于七就是“王郎”。以此来强调于七创螳螂拳的观点。

从上述人们知道的七家拳法记载来看,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与他同时代的有韩通、郑恩、高怀德、杨滚四人,颜青、林冲二人是北宋末人士。也就是说,人名都与赵匡胤或他的北宋朝有关。所以,王朗(王郎)就不可能除外,也就不可能是清代人。何况于七起义失败时应是五十多岁,这把年纪当时的人是不会称呼他为“王郎”的。

二是“王郎”是于七的化名。于七起义失败逃脱后,在华严庵出家当了和尚,才成功躲开了清兵的追捕。网上有文章说:“为安全起见,于七改名王郎,后来成为华严寺第三任方丈……”,又说:“1720年,113岁的善和方丈,将所有弟子召集到寺中,从石阶下拿出了他那把大刀,一阵精妙的刀法后,地上留下这样几个字:'善和即孟禧,孟禧即乐吾’,此时人们才知道,他就是当初那位领导起义的于七。据说,真相暴露,善和圆寂前,为了防止朝廷追查,他让徒弟做了12个坟头,而自己则被安葬在了另外一个地方。”

上述有关王郎即于七、于七创螳螂拳的说法显然不合情理。试想一下:于七改名王郎后成了方丈,真实身份瞒过了清廷的耳目。但在圆寂前,有意暴露了自己是于七的真相,又怕朝廷追查,做了十二个假坟头应付。那么,清廷在得知王郎是善和方丈是于七的情况下,谁还敢将于七的化名“王郎”写在拳谱上纪念?况且十八家拳法中已知的人名,没有一个是北宋以后的人物。将清代的于七的所谓化名罗列其中,让人觉得既突兀又不可思议,显然是错误的。

因而,既以太祖的长拳起首,与其他拳家一样,王朗的螳螂也脱离不开与赵匡胤或北宋朝的关系。说螳螂拳是清代于七创的,属于无根据的编造。创螳螂拳的王朗(王郎)根本不会是于七。

“螳螂总敌”,是说螳螂拳具有的出招神速、出人意料的技击特性。

四、谱载十八家拳法的民间武术历史内涵

首先,十八家拳法客观记载了当时的人名及其拳法与特性,没有奇幻不实的东西,可以说是颇具真实性。从中可知这部分拳法在五代、北宋时期已经流传,有的拳法或拳种传承至今。

其次,这些拳法以及拳谱是在民间一直传承着。同一拳家的人名,有的与正史记载不一致,譬如杨业之父“杨信”与“杨滚”;有的与话本小说中的人物有异,如“燕青”与“颜青”。 可见谱载是以民间流传的人名为准。至于太祖长拳、通背拳、燕青拳、螳螂拳等等,也是在民间流传至今。

其次,汇集十八家拳法于拳谱中的原创作者,应是北宋朝武术界的无名氏。从已知的八家人名可知,早期的人物与赵匡胤属同时期,晚期的人物则是北宋末人。没有五代以前、北宋以后的人物。所以,唯有北宋末的武界人士才能知悉并记录下上述拳家的人名和所擅长的拳法。也就是说,十八家拳法作为“罗汉行功短打”拳谱的开篇记载在北宋末,该拳谱的诸多内容也就在彼时已在民间记写。

其次,十八家拳法取十八之数,是吻合十八罗汉的意思。佛教传说先有十六罗汉,而十八罗汉之说出现于唐末,宋代则盛行此说了。记载十八家拳法的拳谱原先应名为“罗汉行功短打”,此处的“罗汉”已明确指的是十八罗汉,这再次说明该拳谱应成于北宋时期了。

综上,记载十八家拳法的文字,应是北宋末民间武界无名氏所作。至今民间流传的诸如太祖长拳、通背拳、猴拳、燕青拳、螳螂拳等等门派拳法,在北宋时已经创出流传。罗汉行功短打拳谱也应自北宋末在民间传抄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