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氏正骨秘诀45节,罗金官手法治疗颈椎疾病的临床经验

 济善堂gsk 2020-05-20

罗氏正骨秘诀45节,罗金官手法治疗颈椎疾病的临床经验

罗老的手法主要师承于著名骨伤专家罗有明先生,罗老在继承罗氏正骨传统手法经验的同时,运用现代的解剖生理学、生物力学和病理学等知识,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并加以总结与提高,使罗氏正骨经验逐步走向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罗氏伤科手法甚为独特,疗效高,见效快,常有手到病除的疗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笔者自2001年7月起,作为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罗老,获益良多。现将罗老诊治颈椎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诊断手法

根据病史、普通的临床专科检查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一般不难作出本病及其分型的诊断。罗氏伤科经验除了重视了解病史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外,还特别重视中医触诊在诊断骨伤疾病中的作用。这对于了解局部软组织病变及微小骨关节错缝的情况非常重要。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无论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还是对照手法治疗前、中、后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及时作出手法的调整,都甚为重要。罗氏伤科触诊法主要包括双拇指八字触诊法和单拇指触诊法。

1.双拇指八字触诊法

多用于脊柱检查,也可用于其他软组织损伤的诊治。方法是患者端坐在高约30cm方凳上,背向正对医生,医生双手四指微屈,拇指轻度背伸外展成“八字式”,用双拇指指腹的桡侧在患处触摸纤维、肌肉、韧带,沿颈椎方向垂直按顺序依次左右分拨,检查有无纤维剥离、肿物、压痛、变硬挛缩、弹性变差以及棘突位置、棘间隙大小的异常变化(如棘突偏歪等)、病变的位置、轻重等。另外,双手其余四指指腹可从上往下捋按颈部左右侧肌肉,以了解其形态、软硬、有无压痛等变化

2.单拇指触诊法

用一拇指指腹桡侧,在颈府部患处触摸肌肉、韧带与纤维组织等,依次左右分别拨、摸、按,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及解剖位置的异常。

二、治疗手法

触诊结束后,则对本病的病情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就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制订出不同的手法治疗方案。罗老治疗颈椎病,主要有以下9种基本手法。

(一)点穴舒筋法

患者端坐,嘱其颈部肌肉放松,医者位于忠身者后(偏左或偏右),用一手稳住患者头前额部,另一手的拇、示指指腹分别按住双侧斜方肌于后枕部的附着点(即天柱穴),斜向上45°推按5~7次,频率1次/秒。此点常有酸痛麻胀感。本法同时有一分力使颈椎向上牵引,故有些上肢麻痹的患者会觉得症状当时就减轻。若在风池、风府等穴有压痛或韧带增厚,则也可在该穴进行推按刺激,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二)捋按理筋法

左手稳住患者前额部,右手2~4指扶住患者枕颈部右侧,拇指指腹按住斜方肌、竖脊肌等颈部肌肉在后枕部的附着点,顺肌纤维方向由上往下捋按15~20次,频率2~3次/秒,此时局部有发热舒松感,然后左右手交换操作。另外,医者双手也可用2~4指指腹于忠者颈部两侧肌肉由上往下捋按,使颈部两侧肌肉放松。

(三)拿捏法

医者双手拇指自然外展,用4指及手掌拿捏双肩背斜方肌等肌肉,向上弹拨4~5次,使肌肉放松

(四)按压法

颈椎病患者常有颈肩背部肌肉酸痛,医者可一手扶住患者一侧肩前,另一手的肘部抵住颈肩背部的痛点、肩井、肩中俞等穴向下按压,此时常可听到下段小关节错缝复位的“咔贴”声,接着肘尖顺斜方肌的肌纤维方向由上往外下方滑动,并向下按压,以解除肩颈部肌肉的痉挛

五)端提牵引法

医者双手拇指顶住左、右侧风池穴,其余4指按住双侧头颗部向上牵引1~2分钟。也可用一手托住患者下颌部,另一手的掌心扶住颈枕部,5指向上

自然分开以固定后枕部,然后稳准用力向上端提,并左右旋转3~4次,一般左右旋转不要超过70°,若体格强壮或颈部肌肉明昱痉挛者,则托住患者下颌部的方法改用医者肘部的桡侧。在端提过程中有时可听到“咔哒”声

(六)旋转复位法

忠者端坐,医者位于患者身后。以右旋为例:用右手或右肘桡侧置于患者下颌部托住,左手扶住后枕部端提牵引。目的在于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牵引的同时将患者的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颈椎前屈约15'),右手或右前臂快速发力旋转颈部,此时即可听到一连串“咔哒”声,一般响声清脆者疗效为佳。之后以同样手法向左侧旋复一次。若遇到头晕不适宜坐位者,则可采用仰卧位手法:医者位于患者头端,左手托住后枕部,右手掌心托住下颌部向头端牵引,然后左右旋转到有固定感时,稍用力推按,即可听到“咔哒”复位声,手法完毕。本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点手法。

(七)耳轮提按法

两手拇指伸直,分别置于左、右耳背后,其余4指屈曲,拇指和示指桡侧相对夹紧耳郭向上轻轻提牵,然后向下拉按4~5次,使耳部有发热感

(八)黄蜂入洞法

双手示指分别插入双外耳道口,指端背部向前轻轻顶住耳道前壁,然后指腹向下按压耳道下壁,向上提勾耳道上壁各2~3次,最后指腹向后按压耳道后壁,双手拇指按住两侧风池穴与双示指对夹向上端提,持续半分钟

(九)鸣天鼓法

两手手掌近端将患者两耳孔堵严,两手相对加压,然后两手突然放开两耳孔,使患者两耳有“拔瓶塞”的感觉,如此进行3~4次

三、患者自身按摩手法

患者早晚或在工作休息之余,可进行自身按摩手法。以右手为例,方法是:右手跨过颈前,肘部屈曲,手掌置于后枕部,然后由上向颈部左侧再往下捋按颈背、左侧的肌肉,接着顺势使肩关节快速后伸,如此进行10次,频率1次/2秒。换左手按同样方法进行。除颈椎严重不稳外,各型颈椎病患者均可应用

四、分型论治

我们把罗老治疗颈椎病的手法归纳为“三步十二法”,即诊断、治疗、自身手法按摩3个步骤和12种治疗手法。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而采取

不同的手法配伍方案,并形成一定的“套路”。具体分型论治如下。

(一)颈型和神经根型

手法治疗可酌情采用点穴舒筋、捋按理筋、拿捏、按压、端提牵引及旋转复位法。神经根型注意端提牵引手法要到位

(二)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此两型的症状常有交叉重叠,手法治疗在颈型、神经根型的基础上,酌情加用耳轮提按、黄蟑人洞和鸣天鼓法,以改善椎动脉血运,消除交感症状。

(三)脊健型

手法治疗以点穴舒筋、捋按理筋、拿捏等轻手法为主,若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退变后突、椎管狭窄不严重,而触诊发现有棘突偏歪、局部肌肉压痛、硬结,显示小关节错缝,则可在卧位下进行轻柔的端提牵引和旋转复位,切记手法一定要轻、稳、准,快慢适中。复位成功后,惠者的症状当时就可减轻。若医者经验不足,则本法宁可不用

(四)混合型

以上各型中两型以上症状相加即为本型,治疗手法按“九法”灵活配伍施用,并无定法。

在2002年7月至2005年2月期间,我们对罗老诊治和应用罗氏手法治疗的31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观察总结,其中男162例,女155例,年龄19~73岁,平均46.2岁,颈型53例,神经根型82例,椎动脉型71例,交感神经型15例,脊髓型13例,混合型83例。结果:临床治愈189例,临床显效85例临床好转34例,无效9例,治疗次数最多26次,最少1次,平均为7.8次疗程最长4个月,最短3天,平均18.7天。其中治愈、显效者共274例(86.4%),临床总有效率为97.2%。

五、体会

(一)罗氏触诊手法对精确诊断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各种先进的检查手段不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医生的感官,对早期准确诊断疾病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现代医学的先进检查手段,如CT、MRI等,也有它们的局限,对于许多软组织损伤及微小骨关节错缝的诊断仍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完全依赖先进的检查手段而忽视基本的临床检查,很易导致误诊、漏诊。所以,扎实的临床检查基本功,仍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依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只算是宏观的诊断,微观诊断仍需

结合细致的触诊。罗氏伤科触诊法具有精确、可操作性强、兼有手法治疗的特点,便于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或治疗的同时感觉筋骨形态、位置及性状的动态变化,从而及时作出手法的调整。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云:“一旦临近,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临床上,双拇指八字触诊法与单拇指触诊法两法可配合交替使用,就能比较全面地辨知软组织及骨关节的细微变化,为手法治疗提供依据。

(二)罗氏治疗手法的作用机制分析

罗老治疗颈椎病的九种手法中,又可分为理筋、复位、经穴调治三部分,理筋手法包括点穴舒筋、捋按理筋、拿捏、按压四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为整复小关节紊乱、错缝做好准备,此手法用于头颈部及双肩部尤为适宜。有时通过理筋舒筋,颈椎小关节的微小错缝即可复位,如未能复位,则可通过端提牵引及旋转法进行复位,其作用机制是分解颈椎小关节的粘连,纠正颈椎关节的错缝,减轻关节负压,并且可以加宽狭窄的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从而缓解由于颈椎病变对神经根、血管及周围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而引起的症状。耳轮提按、黄蛳人洞和鸣天鼓三法属耳部经穴调治法,对于伴有头痛眩晕、视物模糊、耳鸣、胸闷、多汗的椎动脉缺血症状和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的患者,可通过本法疏风通络、调和气血,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早在《灵枢·口问》就有“耳为宗脉之所聚”的记载,《卫生窒鉴·耳中诸病方》中又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说明耳部的经脉与脏有密切的联系。现代的生物全息疗法理论也证实耳部的穴位系统集中了人体全身的信息,通过调治耳部经穴,可达到疏通全身气血和治疗脏腑疾病的目的。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骨缝升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又如《幼科推拿秘书》记载的“黄蜂人洞,此寒重取汗之奇法也”等。耳部经穴调治法是罗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一大特色。

(三)罗氏手法的用功之道及安全性分析

罗老认为,在手法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与分型,并要做好与症状相关、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全面掌握其适应证与禁忌证,如颈部肿瘤、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结核、椎管狭窄等应禁用手法;而老年性骨质疏松、颈椎退变骨桥形成或椎间孔狭窄明显、椎动脉扭曲严重,或伴有严重的冠心病及对手法治疗有疑虑者等,手法操作宜轻柔,不宜过重。在手法治疗中,当取“中庸之道”,切忌“不及”和“过度”,强调的是到位与适度。每种手法都是不可缺少的小环节,它们相互衔接,又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需做到“触及伤部,查清病情,提拉远蜡,捏拿病点,按摩肿痛,舒筋活络,推顺正位,活血化瘀”。伤科手法多种多样,只有根据病情采用正确的治疗手法,才能将患者的病情治愈,而运用手法的轻、重、急、急是否得当又是能否治意病证的关键所在。治疗中应做到柔中有刚,重中有柔,软中有硬,急中有缓,轻而有力。只要手法运用得当,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若手法不当,效果反而不佳,甚至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中医伤科手法是以捏拿对位为准,顺气行血,舒通经络为原则,即“行者气血通,逆行者气血阻”,治疗手法的正确就遵循了这个道理。罗老还主张“骨当正,筋当顺,瘀血散,气血通”的手法治疗观点。认为熟练掌握治疗手法就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效果显著,即“正骨理筋手法灵,手到病除见奇功”。我们对应用罗氏手法治疗的31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当中6例患者对旋转复位有较大疑虑而不愿意接受该法治疗,全部惠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四)罗氏对颈椎病的整体治疗观

罗老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筋、骨、五脏六翦、气血营卫、经络血脉、五官九窍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哪一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人体本身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力又都是以气血经络为本的。《内经》中说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手法治疗时,既要考虑到患病局部的手法应用,又要通过刺激病位以外的经络穴位而达到整体调治的目的。另外,手法虽然在治疗颈椎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其他方法的综合应用,应尽可能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增强疗效。罗老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十分强调气血的关系,指出气有所病必及于血,血有所凝必影响气。气血相辅相成,互相依附,循行全身,周流不息。若平衡失调,则气滞血瘀于脉络,导致“不通则痛”。因为瘀积不散,为肿为痛,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则痛不除。通过手法、局部理疗热敷和药物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改善颈部的气血循环,使气血调达,从而对颈椎病起到系统整体的调治。同时,也要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平时除注意采用合适枕头、掌握好正确的工作体位和工作节奏外,还要积极进行自身按摩和功能锻炼,从而更好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可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