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天童老僧 2020-05-20

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儿时记忆里总少不了'虫伴',在杂草丛中找到虫儿放在瓶子里,然后兴高采烈地拿回家向小伙伴们炫耀。每当夏夜傍晚,躺在床上听着瓶子里的虫鸣,那感觉好不惬意。睡梦中似醒非醒,还未睁开眼睛,听着窗外鸣虫的交响曲,我们都会'条件反射'的反应这是夏天的'声音',即使用电子设备播放仿制的叫声我们在潜意识中也会上当受骗。鸣虫对人类的影响太大了,这不仅仅是精神娱乐的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我们和它们的关系理不清,也剪不断。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喓喓鸣虫,源远流长

从人类刚学会直立行走的茹毛饮血野蛮时代再到钻木取火的智慧,人类每一次发展都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人类对鸣虫文化的认识依然少不了观察,首先听到鸣虫的叫声,再到捕捉它们,接着就是观察这奇妙的六脚精灵。这种观察不断被载诸古籍之中,内容十分丰富。《诗经》中的诗句:'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就是古籍中早期对于鸣虫类的记载。螽斯、莎鸡、蟋蟀都是鸣虫的代表,而'动股'、'振羽'也都是它们发声的方式,看来古人早就留意了它们的特点。在《召南·草虫》中的诗人还生动描写了鸣虫的叫声,用'喓喓(yāo)草虫,趯趯阜螽'来描写这些鸣叫的昆虫。在古老的诗词文化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它们的叫声,'喓'和'趯'这样的象声词已经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刹那间化作一座桥梁,连通了古人与我们的心,让我们与古人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六足精灵,形态各异

中国古籍中自然科学典籍不多见,也没有一部详尽描写各种动物以及分类的巨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中国古代对于鸣虫分类的'蛛丝马迹'。先秦时代更有拿螽斯直接当题目的诗歌,诗句中更是有'螽斯羽,诜诜兮'这样的名句,描写了螽斯的生活习性。鸣虫种类繁多,但是就中国古代的描写,古人认识的鸣虫多分为蟋蟀和螽斯两个品种。两种昆虫均属于直翅目,但螽斯和蟋蟀亲缘关系较远,生活习性也大不相同,我们常见的蝈蝈属于螽斯昆虫的一个分支。螽斯比蟋蟀体型更大,叫声更响,古人很喜欢倾听它的叫声。而蟋蟀类从鸣虫逐渐划分成了玩赏虫,开始进入'斗虫儿'的文化领域。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托物言志,借虫抒情

《易通》诗句中写道'立秋,蜻蜊鸣;白露下,蜻蜊上堂',人们把鸣虫的鸣叫与时间和节气联系在一起。鸣虫叫声多是秋日,自古到了秋天,人就进入了一个充满'悲寂寥'的季节。在最初的时侯,人们并没有发现这些形形色色的小虫子的叫声,与自己的内心感情有什么联系,所以只是客观地记载,没有什么审美的因素。但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如沧海桑田一般,听着鸣虫的叫声,人类的感情也开始变化了,随着境遇的变化,有的人开怀大笑,有的人失声痛哭,还有人愁绪万千,感到无比孤独。虫鸣的声音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声音,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自己心情的写照。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于西堂。'阅读着这样凄美的诗篇,我们仿佛听到了深秋里蟋蟀的叫声,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孤独感。这境遇比任何文字来得都直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这些昆虫写进诗歌之中,让自己的感情与虫鸣声一同释放,让今天的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心中的感情,听着熟悉的蟋蟀们叫声,想到古人听到的叫声也是这样的,似乎有种'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意向。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深宫哀怨,养虫消遣

既然人们从昆虫的鸣叫里找到了某种情感寄托,发现了美的东西,于是很自然地出现了专门畜养昆虫以听鸣声的现象。《开元天宝遗事》中关于宫女以小笼子养鸣虫的那段记载,虽然还很难说这是斗蟋蟀的开始,但却能说明这是真正的鸣虫玩养的开始。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这些深宫里的女子为什么会选择饲养鸣虫,她们应该有很多更好的娱乐方式?也许这是她们优裕生活之余的一种消遺?恐怕并非如此,如果细细思考,你会觉得这是填充她们空虚心情的一个寄托。在封建时代,后宫里的宫女有几个人是自愿而来呢?这豪华的宫殿如同地牢一般,把所有少女禁铜起来,虽然她们身边有绸缎玉器珍品,这满足了她们物质生活的需求,但是谁照顾她们的精神呢,谁来抚平她们心灵的伤口以及与社会割裂的这种孤独和悲哀呢?恐怕没有人可以做到了。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封建帝王只有一个人,但是却往往'佳丽三千',这些宫女很多人一辈子也没亲眼见过皇帝,都成了活生生的寡妇,心中有无数怨气却无处宣泄。唐玄宗是个风流皇帝,自然不会照顾所有的妻妾。于是就想了很多方法。史载:'帝亲提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用这种蝴蝶选妃的方法,有几个人会变成皇帝身边的宠儿呢?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大多数宫女打发着自己的青春,度过这无聊的时间。而鸣虫就成为化解深宫怨气的一种工具,成为当时人们精神娱乐的对象。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有一首《白头吟》,主题就是这些宫女的孤独与深怨,把这种感情写的淋漓尽致。饲养这些鸣虫,成为当时宫女们的主要娱乐活动。用一个做工精美的小笼子,把蝈蝈放在笼中,然后就放在身旁,听着虫鸣,再想起自己的身世,这些宫女想必会感慨万千吧。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在漫漫长夜里,这些鸣虫成了宫女们悲惨身世的'唯一倾听者',听着封建政治牺牲品们讲不完的故事。随着养鸣虫的宫女从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养虫'就成为了长安一项产业,宋陶谷《清异录》记载了一个叫'仙虫社'的地方,就设立在长安城内,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昆虫俱乐部'了。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虫之末路,文化之殇

随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深的草丛越来越少了。在拥有欧式园林的高档住宅区的长椅上,看着眼前的人工湖,这就是现代人的'惬意'新生活。我们静下心细细思考以后,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仲夏夜似乎少了些什么,是什么呢?对,是虫鸣!那鸣叫声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叫声了。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已经让鸣虫的自然栖息地越来越少,在山东山西这样的蝈蝈大省,以前随处都能看到正宗的大蝈蝈,现今我们再去寻找却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踪迹。这些鸣虫并非是什么保护动物,没有人关注它们的栖息地。销售蝈蝈的贩子也越来越少,偶尔有几个卖的也全都是'长翅螽斯',个头也小的可怜,并非是正宗的蝈蝈。即便是这些'非正宗'品种,捕捉者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到距离市区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

现在的孩子们也再也不需要'虫伴儿',电子产品和新兴的互联网娱乐占据了他们的生活。虫鸣声不再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了,反而电子产品亮着光的屏幕成了他们意识的焦点。这些抱着手机和电脑不放的孩子,如果因为一次机缘的巧合,能够进入虫的世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不知何时,虫文化距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已经忘记了它们了,或者说我们似乎已经不需要它们了。夏季的傍晚,一些管理不太完善杂草丛生的公园,我们还能依稀听到几只蟋蟀孤单的叫声。鸣虫们似乎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又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鸣虫之殇—虫文化不该离我们远去

这不是鸣虫之殇,这是中华文化之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