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冷了,娃儿晚上睡觉怎么穿、怎么盖?

 OK妈谈育儿 2020-05-20


天气一凉,娃儿们的从穿到睡整个儿都成了妈妈们操心操不停的事。就说晚上睡觉,对大人来说简单,加床被子的事,但到了娃这儿就不简单了,每个娃都有一身好功夫,踢起被子来那个毫不犹豫,刚一盖上就给你蹬掉,一整夜的你踢我盖,真的能把我们玩崩溃…… 

虽然很多妈妈都已经知道了有一种叫“睡袋”的防踢神器,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睡袋那么多款式,选什么样儿的才能hold得住当下的温度让宝宝睡觉不会冷?穿了睡袋还要不要盖被子呢?如果是睡袋+被子,应该怎么搭配?嗯,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OK妈要开始丢干货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晚上不怕踢被子、不怕娃着凉最实用的穿法吧。另外,睡袋怎么选,有袖的、背心式的、分腿的、并腿的、薄的、厚的各有何利弊就和大家说一说。

今天这篇分享其实在去年就发过,不过这两天咱们团睡袋,我发现妈妈们对睡觉穿盖的问题仍然是很困惑,所以今天做了些补充再发一次供大家参考。如果需要买睡袋的可直接点今天文章末尾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就可以进入微店购买(不过其实我有点不好意思的,因为大部分尺码都断货了,大家就看看了解一下吧,下次我一定尽量再多争取点数量)~

欧了,不多说,直接往下看干货吧。

是盖被子还是穿睡袋?

对于大多数中国妈妈而言,包括刚当妈时的我,要不是因为娃晚上会踢被子,是不会想到睡袋的。我问过几乎是所有的妈妈对娃的踢被都感同深受,夜里哪怕睡得再熟,你给他盖上被子他都能立马感应到并且给你蹬掉。

所以睡袋真的很必要,尤其是室温比较低必需要盖被子的季节。不过只穿睡袋我们会觉得不踏实,总觉得要盖点什么才保暖。

事实上,睡袋和被子没差啦,盖被子才保暖只是心里因素罢了要知道,被子之所有可以保暖,是因为被子和身体之间那一层薄薄的空气层。睡袋在设计上也是松松的,与身体之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同样形成那个保暖的空气层 

确认了睡袋和被子的保暖性能是一样的,睡袋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是防踢,减少宝宝着凉,咱们大人也可以安心睡觉了;其次是对于小宝宝,睡袋还可以避免被子闷住口鼻的风险,更加安全;再者,带娃外出,睡袋可以随身携带,能给宝宝保证一个合适干净的睡眠穿盖。

穿了睡袋还要不要被子?  

娃儿睡觉无论穿多少还是盖多少,都取决于室内温度。如果所穿睡袋的适用温度正好匹配室温,只穿睡袋放心睡就是了;如果所穿睡袋的适用温度不足以抵抗室温,当然可以加盖被子,穿了睡袋加盖被子,无疑是更多了一层保温空气层。

所以加不加盖被子,要看你给娃穿的睡衣或睡袋的厚薄是否已经可以对抗室温。比如春秋天,娃里面穿内衣,外面穿个睡袋,我个人的经验是完全OK了。再比如冬天,如果是北方室内有暖气的,温度可控,也基本上内衣加上冬款不厚的那种就够了,当然要是你总觉得不盖被子不踏实,那可以尝试着加盖一条小毯。如果还是不好确定到底够不够暖,你晚上摸摸娃的脖子,如果是温热的就行了,如果出汗了就说明盖多了。

具体的穿盖方案,往下看!

睡觉穿盖有哪些方案

我所在的杭州,一般春秋季基本等于没,直接过渡到夏和冬,温差变化大,宝宝特别容易感冒,所以晚上穿盖问题,其实比北方的爸妈还难解决,OK这四年下来,我也总算整出几种自己觉得比较常用的方案,供大家参考。给的温度只是参考,请记得随机应便、灵活调整哦。

秋季(18-22度)

方案1:纯棉长袖内衣 + 厚纱布睡袋

方案2: 纯棉长袖内衣 + 薄盖被

在温度适宜不需要开空调的春秋季度里,穿上内衣再加件睡袋无疑是最好的最好的穿盖方式。当然这个季节对于大一些的或者不那么爱踢被子的娃儿,也可以不穿睡袋盖薄被。

初冬、冬天开暖气(12-18度)

方案1:长袖不那么厚的冬款睡袋 + 薄被子

方案2:纯棉长袖长袖内衣 + 冬款有袖厚睡袋

用睡袋或者睡袋+薄被,可以很好应付不那么冷的冬天。那可以直接给盖厚被子吗?其实厚被子非常不适合宝宝睡觉,因为宝宝睡觉喜欢把手伸在外面,肩膀也是露在外面的,其实保暖程度并不好。而且只要宝宝小脚一蹬,立马就从失去了厚厚的保暖。要知道,大幅度的温差才是导致感冒的原因。

之所以可以采用睡袋+薄被的方案,也正是因为即使薄被被蹬掉了,并不会有特别大的温差。而穿着并腿式的睡袋,宝宝的脚是基本踢不掉盖被的。

冬天不开暖气或空调(5-12度)

方案:纯棉长袖内衣+长袖厚款冬款睡袋(由寒冷程度决定是否加薄盖被)

在最严寒的天气,用这个穿盖方案就可以应付了。薄盖被加在较厚睡袋上面,被子厚薄程度可以根据温度调整。

不过关于冬天的穿盖有两点我特别想强调。

1. 不是极冷天气,不建议选择很厚的睡袋。我有过教训,一方面孩子怕热,可能你觉得得厚点,他会觉得热;另一方面,孩子会觉得不舒服,然后也蛮折腾的。

2. 很多妈妈喜欢买加厚保暖内衣,真的非常不推荐。加厚保暖内衣通常是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夹了一些填充物,而这些填充物虽然起到了保暖作用,但也减少了透气性。作为贴身衣服,最最重要的就是亲肤、透气,宝宝皮肤太娇嫩,如果睡觉时的贴身衣物不够透气,宝宝身上很容易起红疹子。

怎样选一个适合宝宝的睡袋

如果是刚开始选睡袋没什么经验的真是会很心烦,一来,款式太多,厚的薄的、长袖的无袖的、分腿的并腿的、棉质的纱布的;二来,国际知名品牌的睡袋基本都是无袖的,大冬天的把手臂露在外面实在接受不了;而国产的妈妈们也有疑虑,就担心会不会有荧光剂之类的。所以面料、厚薄、款式都得吃透了才能下手。

1.  款式选择更多从年龄考虑 

>>> 信封式

信封式睡袋有些也叫防踢被,是最类似于被子的睡袋。这种睡袋密封性较差,宝宝肩部很容易冒出来,上下一样的尺寸会束缚双腿的活动,尤其是喜欢睡大字的宝宝。所以我个人不是很推荐这种。

>>> 包裹式

包裹式睡袋比较适合6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能紧紧裹住宝宝,通过包裹来创设一种在妈妈子宫里的体验,特别对容易出现惊跳反射的小宝宝,包裹对宝宝的睡眠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但因为使用时间太短,很多宝宝大点了就喜欢把手臂摊开来睡,所以OK妈基本不太推荐买这个款。当然也有一些改良版的,可以有两种用法,以加长使用周期。

>>>衣服式(分腿/不分腿)

衣服式的睡袋外形就像一件外套,穿上后宝宝基本可以活动自如,集保暖性与灵活性于一体,适合6个月以后开始使用。

衣服式也有很多变体,如分腿款,这是我特别推荐的款式。因为OK每次穿上睡袋,绝不可能安心待在床上(尽管OK还算静的),各种爬上爬下、动来动去。分腿款特别适合活泼好动的宝宝,选择时需要留意一下,裆部开口设计是否方便换尿不湿。

衣服式也包括背心式和长袖款。如果是长袖款,最好是可拆卸款,天凉的时候穿上袖子更保暖,天热了把被子拆下直接变身无袖款。这种睡袋一般会设计成加长款,宝宝大一点也还可以用,性价比高

2. 冬天不要一个劲选厚的 

相对于被子,睡袋贴身且四面环绕,同等厚度的睡袋要比被子保暖,所以我个人的经验是:有暖气的北方室内温度基本可控也比较舒适,给穿一件冬天款不那么厚的睡袋(不是非必要情况,不用选择厚的,妨碍了娃的自由运动,他要是觉得难受了,也会影响睡眠),担心冷,加个小被子完全OK。

如果是没暖气的南方,比如OK妈所在的杭州,湿冷得狠,开空调也打不了太高,那就需要相对厚一点的睡袋,但也只是相对,我一直不建议那种很厚的,一般在130-160克差不了,再加盖一个被子(加盖被子是多一层空气层),就很舒服了。

3. 面料选择透气柔软亲肤的  

宝宝的皮肤娇嫩,睡袋的里料自然是要选择亲肤柔软透气的,可以是纯棉的也可以是竹纤维加棉的,条件允许的话,有机棉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建议妈妈们尽量选择浅色或单一颜色的面料,布料印染中的不安全因素咱还是不能忽视呢

4.  尺寸选择不要想着省钱选太大  

几次睡袋团购下来我发现,真的是太多妈妈都会习惯性地在买穿着类的时往大里码,少则大一码,多则大两码,结果穿了发现太大不合适又换。

其实即使衣服可以大一码,但睡袋还真不能往大里买。指望一件睡袋从出生一直穿到五六岁,那是没可能的。太大的睡袋起不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宝宝的身子或手也经常会从睡袋领口冒出来。小月龄的宝宝甚至还有窒息的可能。

我最早给OK买睡袋时也有过一劳永逸的想法,当时OK只有65CM给他买了90CM的,后来发现肩膀都漏出来了,不合适,又买了小的,当然大的不会浪费,OK后来也用上了。一般来说,穿上睡袋后,宝宝脚部还留有20cm左右的空间是比较适合的。

所以睡袋上选择刚刚适合宝宝,或者稍微大一点的OK,太大我不推荐。

5.  细节不可漏  

睡袋要考量的点太多了,当妈最实际的还要考虑是否方便,方不方便换尿不湿、拉链两头是否有保护,冬天的睡袋袖口是否收口式的都是考量点。

睡袋如果是分腿式的,现在基本上都会在档部有暗扣、有拉链头,换尿布的时候只要打开裆部就可以,换好扣上;另外拉链两头要否有保护,不然拉链头容易摩擦到宝宝嫩嫩的皮肤引起过敏;是否是暗扣,够牢固都很重要,全都要考虑到。

哦,我的天,终于讲完了,晚上穿盖、怎么选睡袋,大家都该整明白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