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历史年表(七十六):明代

 推翻时间 2020-05-20

  代宗景泰五年(1454) 平阳吕洪(1417—1485,字大正,号晋斋,城西白石里人)登进士第,次年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后巡察江西。景泰七年(1463)回京,都御史委他监督会试,后又任总理十三道题奏兼管三法司刑狱、云南按察副使、广东按察副使、按察使。成化十二年(1476)致仕家居。著有《晋斋集》和《凤山诗》若干卷。

  英宗天顺三年(1459) 在今文成南田镇新宅村华盖山南麓敕建南田诚意伯庙,天顺五年(1461)建成。规模轩敞,制度宏深。清乾隆、道光、咸丰及民国历经维修,现主体建筑仍保留明代形制和风格,由头门、仪门、正殿、追远祠四进及二厢庑等组成,为四进单檐二合院式木构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3000多平方米。庙前有“帝师”“王佐”两座牌坊及照壁等。正厅塑有刘基及其二子刘琏、刘璟坐姿仪像。大梁与巨柱上分别悬有历代名流章太炎、林森、于右任、沙孟海、王光英、夏桐郁等题书的巨匾和楹联。追远祠添建于晚清,悬山顶木构建筑。

  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 永嘉书会编撰的元代南戏剧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为元代五大南戏之一。该书于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出土。

  宪宗成化二年(1466) 常熟陆润(字昌泽,号古松)登进士第,初授闽令,补清平令,皆以循能著声,选为太仆丞,寻转守温州,仁廉明断,以教化为本。在温9年,屡疏致仕乞归,温州老幼多次泣留,并于谯楼右侧建陆公生祠。

  宪宗成化六年(1470) 戴鱀等人汇刻《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约39万字。共收《郁离子》18章、文220篇、诗1184首、词233首、《春秋明经》42则,乃目前所知最早版本。正德十四年(1519)曾依据此本重刊,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编,隆庆六年(1572)翻刻。为《四库全书》著录。刘基诗沉郁顿挫,文宏深肃括,影响较大,与宋濂并为一代文宗。(沈克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