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被卡住”的创作者,唤醒你的创作力

 香光庄 2020-05-20

 

大家好,我是希言。

又是周三,今天继续给大家推荐好书。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书,其实之前已经推荐过一次(戳链接可阅读:那些写作比你厉害的人,悄悄做对了这一点)。
 
不过重读之后,竟有不一样的收获。

果真应了“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话。
 
前段时间,我陷入写作瓶颈,下班后趴在电脑前,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好不容易码出来几段话,自己都看不下去,一股脑全删掉。
 
说好要早睡,却总是不知不觉熬到凌晨,自嘲会过劳死,想改变又力不从心,在“熬夜——写不出来——自责——继续熬夜”的恶性循环里打转。
 
无奈之下,重新拿起《从零开始学写作》这本书翻看,倒给我不少启发。
 
看完书后,内心平静很多。
 
就像书里所说:写作遇到瓶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用特别焦虑,关键是如何走出来。
 
在这本书中,弘丹老师提供了很多具体方法,教我们走出写作瓶颈。

通过践行书中的方法,我的写作状态也在逐渐好转。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三点最受用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



01

降低期待,动笔写起来
 
“拖稿”,似乎是很多写作者的通病,张爱玲曾在书中提到自己被编辑催稿的经历,梁文道也分享过自己给周轶君新书写序时,拖延9个月的糗事。
 
名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拖延,之所以写得很痛苦,是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很容易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觉得写出来的东西很“垃圾”。这种时候,不妨放下内心对完美的追求,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先完成,再完美。
 
当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逼自己硬写下去,写什么都不要紧,关键是别停下。
 
你可以记录此时的心情,也可以描述眼前的景致,甚至可以吐槽老板的苛刻,就把这次写作当成练习,当成是在记录生活,不要给自己太多心理包袱。
 
越是这样,反而越容易达到心流状态,可能不知道在哪一刻,灵感就会迸发出来。
 
反之,如果你每天都找各种理由不开始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三个月后、一年后,写作能力不会有丝毫提升。
 
写作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的,不能只在纸上谈兵。
 
我曾报名过一个写作班,有个同组的小伙伴,她每次听课笔记都做得很认真,可总是不开始写,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还没有掌握好写作技巧,还在学习中。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在投稿中陆续赚回了学费,她依旧辗转在不同的写作班中,还在学习那些刻板的写作方法。  
 
动笔写起来,哪怕每天只是简单地写几百字,也是有意义的。
 
周末在书店,无意翻到谢娜的新书《娜是光照亮的地方》,她在书中记录了自己怀孕前后的经历,文采并不十分出色,可通过一句句生动的描述,能感受到她满满的幸福感。

哪怕是简单记录些生活琐事,日后重温,也会嘴角上扬。

 
02

改变作息,从熬夜写作到早起写作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调侃:我们总是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
 
熬夜,似乎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常态。
 
我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晚上效率最高,因此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晚上去做,可这样的结果,是晚上睡得太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效率低下。
 
就我自己而言,通常晚上八点下班到家,吃完饭随便收拾下就九点了,再看会书写写字,不知不觉已是午夜时分。
 
当我看到弘丹老师推荐早起写作时,刚开始不以为然:早上写和晚上写,有本质区别吗?
 
当自己真正尝试后,才发现:“啊,真香!”
 
早起写作和熬夜写作,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状态。
 
晚上虽然下班了,可是工作群里还是会有不少消息,每过一会,就病态地拿起手机刷一刷,生怕错过领到突入起来的艾特。

而早上则不同,这段时间是完全可控的,我可以任性地把手机扔到一边,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全身心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我手写我心,元气满满开始新的一天。

有一段不受外界打扰的时间,这是一件无比奢侈且幸福的事情。


03

大量输入,给自己充满电
 
写作是一种输出,持续输出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输入。

如果脑中空无一物,谈何输出?

就像知名电台主播叶文所言:“如果我自己很迷茫,怎么去开导别人?
 
当你觉得不知道写什么时,与其坐在那里苦思冥想,不如静下心来,去阅读一本书,去看一部电影,去和别人聊聊天,这些都是不错的输入方式。
 
当你给自己充满电后,就可以满血复活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