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饥饿,不是空喊狼来了

 火娃小议 2020-05-20

发布时间:2019-12-26  发布人:戈卫(火娃)

                                       (作者近照) 

                                      作者: 王江波   

四合院网公众号原文之九十四  2018-04-27 

       民以食为天,当年即使家徒四壁,总得有几条面袋子。虽然叫面袋子,可里边很少装面粉,往往装的大都是玉米面、高粱米。一日三餐要看着袋子吃,生怕没到月底袋子就空了。那时的面袋子是一家人生存的依托,袋子里的粗杂粮比今天的香米、雪花粉还金贵,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家在齐齐哈尔市居住。齐市地处广褒的松嫩平原,土地肥沃,居民的粮食定量和粗粮细粮的供应配比要好于辽宁。当时粮食的每月供应标准:学前儿童7斤,中学生28一30斤,工人36斤,最多的是工厂的翻砂工,流汗多,体力消耗大,一个月达到45斤定量。和现在比,粮食应该不算少,可由于肚里缺油水,就是不够吃。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家里包的苞米面大菜包子,我一顿能吃六个。还记得政府为了缓解供粮急需,推出了一种把脱掉玉米粒的干棒子磨成粉的代食品,大人小孩吃了便秘,憋得直叫。油水少,又上哪去搞油呢?辽宁的豆油供应每人每月只有三两,合着每天只有一钱油啊,凭每月供应的半斤猪肉又能炼出几两油呢?盼粮食,缺粮食,精打细算就成了我父母那一代人经常紧锁眉头的心思。尽管这样,家家到了月末前总有几天缺粮的时候。一到月初,我们就跟着大人去粮站排队买粮。 

                                    当年排队购买食品 

       那时候,不但粮食缺,粮袋子也缺。棉布是按人头凭票供应,哪有多余的棉布缝米袋子呢?一条米袋子常常用上几年,破了补一补也舍不得扔掉。小时候看到粮店的售货员把空袋子一条一条码好放在一边,我还直纳闷,这些空袋子怎么粮店怎么不卖呢?许多年后以后,我去辽中县满都户乡蹲点,和乡里的高书记闲聊时无意间解开了这个迷。原来当年的米袋子都要回收再利用,差一条也不行。他曾经在县小学当校长,为了给教师搞点补贴,到粮库要了点活,把几千条面袋子抖干净,粮库回收后,一条给他们2角钱的抖工费。中午放学前,老师们把这个活分派给了学生。放学铃声一响,拿着面袋子追逐打闹的千余名学生瞬间变成了"面猴",大街两旁的电线杆子变成了黑黑白白的"花杆"。高书记说,县长把他叫去这顿骂啊。屋里是暴怒的县长和垂头丧气的校长,屋外是已经认不出模样的孩子们。到现在,一想起来高书记讲的这段经历,我还憋不住乐。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于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给情况有所好转。当时我到农村插队,发现农村存粮和城市居民不一样,他们家家都有个粮囤子。大约在两米多高,周围长有6米左右,里面装些玉米棒子和带壳的高粱,有少许过年吃的白面则放在屋内墙角那口嘴小肚大的缸里。农村用粮囤子存粮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嫁女儿先要看看粮囤子满不满,叫家底厚不厚。其实,当时农民的吃粮并不比城里好。我当时插队的新民县张家屯乡张家屯村二队。每人当年的纯粮口粮不到300斤,缺粮的几个月只能用土豆、地瓜什么的来补,叫"瓜菜代"。青苞米下来时派人严防死守,看得紧紧的。队长给我们算过账,一穗苞米秋后成熟至少可以出二两粮,啃青苞米,一个人五、六穗不成问题,算起来那是多大的浪费啊。而外省的农村粮食情况又远逊于东北。我参军入伍时的四川战友,他们一年只能吃上四个月的粮食,有八个月吃地瓜当主食,戏称吃地瓜是吃"红烧"。 
       粮食供应的彻底改善,还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先是家家户户十分珍视的粮票失去了作用;后来开放了粮食市场,想吃的大米、白面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再后来是粮食品种越来越多,可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现在,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许多农民住进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人们不再为吃不饱发愁,却常常为吃什么费脑筋。农村的粮囤子一点点消失了,城里人也不再使用白布袋子装粮食了,这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可再想一想,这一切来得又是那么自然。眼下,从盒饭到自助餐,从地方名吃到高档大餐,从外卖叫送到无人餐厅的出现,餐饮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的餐桌了。社会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我们的生活品质将会越来越丰富,而生活方式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但是,不知道是由于我的思维定式,还是当年饿怕了,每当我看到食堂或是餐馆垃圾筒里白花花的馒头、米饭,泛着油花的剩菜,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往往会让人想起:“成由节俭败由奢”的古训,但愿我这只是“杞人忧天”。 


        作者简介:王江波,2010年退休,退休前曾任沈阳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处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