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PU引气反流导致发动机自动关车

 jagues 2020-05-20

故障现象

A321飞机(CFM56-5B)出港,双发启动成功,关闭APU滑行。起飞前,重新打开APU引气电门。十秒后,左发自动关车,出现ECAM警告:ENG1 FAIL。

  • FADEC无记录故障信息

  • 经解码分析,判断左侧引气系统的TLT反流保护功能失效,使PRV1打开。APU引气反流进左发压气机。

  • 更换TLT1后,故障排除。

原理分析

TLT的作用

1. 电动模式

如图1所示的七种情况,BMC均给TLT发送电信号,使3号感压管放气,将PRV完全关闭。

2. 气动模式

  • 过热保护:引气超温(大于235°C),热涨冷缩使TLT放气口逐步打开。3号感压管压力逐渐下降,PRV开度逐渐减小或者关闭。

  • 反流保护:膜盒一侧是2号感压管引入的PRV上游压力。另外一侧是PRV下游压力。当PRV下游压力大于其上游压力时,TLT的反流保护功能使放气口逐步打开。因3号感压管压力下降,PRV开度逐渐减小或者关闭。

图1  TLT使PRV关闭的9种情况

TLT的反流功能

地面慢车时,HPV打开,其出口引气压力被调节为36PSI。机舱有制冷需求时,可提高APU引气压力,可能大于36PSI,这是反流出现的条件之一。引气反流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要措施抑制。

APU引气和发动机引气均存在的情况下,需要PRV保持在关闭位,确保APU引气不会反流进入到PRV上游。为了抑制反流,引气系统设计了两种方法:

1. APU引气与发动机引气转换(BMC提供电信号给TLT关闭PRV)

  • APU引气替换发动机引气。APU引气优先级高于发动机引气。APU引气电门ON后,BMC发指令给APU引气活门(电控伺服燃油作动),使其逐渐打开。ECB处理其LVDT信号,开度大于44%时,ECB认为全打开位,将其发送给BMC。BMC发信号给TLT,将PRV关闭。

  • 发动机引气替换APU引气。APU引气电门OFF后,直接切掉TLT的电信号,PRV可以打开。APU引气活门逐渐关闭。

2. TLT的反流保护

纯机械,气动控制。发动机引气和APU引气同时存在,且APU引气大于发动机引气压力时,依靠TLT反流保护功能将PRV关闭。

APU引气活门从关到开,或者开到关,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正常4-6秒完成开关。因为某种原因,有些活门全打开,需要10秒。无论APU引气开与关,存在APU引气活门和PRV同时打开的窗口期。TLT的反流保护功能正是为了抑制两活门的同时打开。可见,反流保护并非是一种预防性质的安全措施。当发动机引气和APU引气每一次转换,TLT都会发挥抑制反流功能。

图2  TLT的反流作用

TLT的反流功能失效带来的影响

上游只需8PSI压力,PRV就可打开。地面慢车时,APU引气压力大于发动机引力(HPV出口压力调节为36PSI)。如果TLT的反流保护功能失效,无论哪一种引气转换,有几秒时间,APU引气活门和PRV会同时打开。APU引气将有可能通过OPV、PRV、HPV,进入到发动机压气机内部,使压气机气流紊乱。气路堵塞使PS3压力下降,可能会被FADEC认为发动机出现失速。

如图3所示,利勃海尔的一份技术资料也表明用APU引气启动发动机后,可能有双引气同时存在10秒的窗口期。可见TLT反流保护失效出现的APU引气反流,将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

图3  TLT反流功能失效

反流的形成

类似的故障,行业内也出现过几次,均是在地面慢车,APU引气和发动机引气转换之后发生,左发自动关车。如图4所示,CFM表示此情况只会出现在地面,具体原因本文后续有论述。

图4 地面APU引气反流导致发动机自动关车

如图5中的TFU36.11.00.113所示,发动机慢车功率,分APU引气开和APU引气关两种情况,对反流进行分析

1.  航段2和9,APU引气电门从ON位转到OFF位

APU引气电门从ON位转到OFF位,TLT立刻断电,PRV仅靠TLT气动模式下的反流保护抑制打开。如果反流保护功能失效,PRV可以打开。APU引气活门仍在关闭过程中。

2.  航段2和9,APU引气电门从OFF位转到ON位

APU引气电门从OFF位转到ON位,APU引气活门开始打开,达全打开位需要一定时间。LVDT信号反馈给BMC。活门全开时,BMC才会发电信号给TLT,使PRV关闭。APU引气活门打开期间,只能依靠TLT的反流功能抑制PRV打开。

图5 反流形成的过程

TLT反流功能失效的原因

根据TFU36.11.00.113中的信息,研究TLT失去反流功能的原因是:

  • 反流探测孔堵塞:空气污染、或制造时候过多的硅胶堵塞反流探测孔。

  • 膜盒薄膜老化,分层:高温引气长期的作用下,TLT逐渐失效。

图6  TLT反流功能失效的原因

图7 利勃海尔对TLT失效影响的研究

空客的措施

空客把更换TLT和检查IPV渗漏加入相关TSM章节。另外,利勃海尔还决定升级TLT的性能,从根源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出现。

图8 空客的建议措施

CFM厂家对类似故障的分析

此类故障出现后,发动机厂家进行了几次试车,研究发动机成功启动后,哪些原因会导致自动停车。四次试车结果分析如下:

1.  研究发动机稳定工作五分钟后,慢车功率时,接通发动机防冰对发动机的影响

  • 接通左发防冰,有引气负载,FADEC提高FF,PS3、N1、N均随之升高。

  • 关闭左发防冰,没有引气负载,FADEC减少FF,PS3、N1、N均随之降低。

结论:发动机稳定工作,慢车功率时,接通发动机防冰,对发动机工作无影响。 

图9 慢车功率接通防冰对发动机的影响

2.  研究发动机刚启动成功,立刻接通防冰对发动机的影响

如图10所示,发动机刚启动成功,就接通防冰(引气负载),FF和PS3先稍微升高,很快PS3下降,几秒后,FF突然下降为0,发动机自动关车。

结论:发动机刚启动成功,就接通发动机放冰,可能会导致发动机自动关车。

图10 刚启动成功接通防冰对发动机的影响

3.  在反流保护失效的飞机上测试,确认APU引气活门和PRV同时打开

如图11中曲线的信息可知,发动机慢车功率,关闭APU引气电门后,PRV立刻打开,几秒后,APU引气活门才显示关闭,确认存在APU引气活门和PRV同时打开的窗口期。

结论:TLT反流功能失效,导致引气转换时,出现PRV和APU引气活门同时打开的窗口期,为反流提供条件。

图11  APU引气活门和PRV同时打开

4.  反流保护失效的飞机上测试,引气转换对发动机的影响

上述已分析,PRV和APU引气活门同时打开,很有可能APU引气能反流到发动机压气机。本次试车,同时关闭APU引气电门和发动机防冰。发动机刚启动成功,防冰打开,PS3、FF小幅上升,几秒后FF突降为零,发动机自动关车。同时,曲线数据也证实了APU引气活门和PRV同时打开。

本次自动关车的原因之一是刚启动成功就开防冰,原因之二是反流出现。两种因素,有一种就有可能导致自动关车了。两种因素同时具备,加大了自动关车的可能性。

图12 反流保护失效导致发动机自动停车

上述的四次试车,出现两次自动关车:

  • 刚启动成功,就接通防冰,会造成PS3下降,导致FF突然变成零,自动关车。

  • 发动机刚启动成功就打开发动机防冰,同时将APU引气电门从ON转到OFF,TLT反流保护失效,反流出现。反流和未稳定就加引气负载,双重因素导致自动关车。

上述两种发动机自动关车的共同点:PS3下降到一定值后,FF突然下降为零,发动机自动关车,且FADEC没有监控到故障信息。

解码分析本故障

双发启动成功,机组将APU引气电门放OFF位,双发的PRV和HPV都打开。几分钟后,机组将APU引电气门重新放ON位。几秒后,左发的参数开始出现异常,PS3和FF持续下降,几秒后,FF突降为零,左发自动关车。

解码数据显示,APU引电气门重新放ON位后,大约有十秒种,双发PRV和APU引气活门均为打开位。判断这十秒内,APU引气反流,经过打开的PRV1,从HPV1进入左发压气机,导致压气机气流紊乱,PS3压力下降。PS3下降15PSI,FF为零。发动机断油导致左发自动关车。右发因为引气交输活门的原因,PRV2与APU引气隔开,即使TLT反流功能失效,也不受影响。

FF为0的两秒后,两个PRV同时显示为全关位。这是由于APU活门到全打开位,BMC给TCL发送电信号,使PRV关闭。TLT1的反流保护失效不能是PRV1关闭。PRV1的关闭只能依靠BMC1给TLT1的供电,但这时候,反流已经发生,发动机已经自动关车。

反流如何导致FF突降为零

如图13所示,CFM-5B发动机正常的关车,是通过主电门控制HPSOV关闭。在地面慢车时,如果遇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FADEC发电信号将FMV关闭,立刻切断燃油,实施保护性关车:

  • 双点火失效

  • 发动机失速

  • 启动超温(大于725°C)

V2500只能在自动启动时,50%N2以下,实施保护性关车。与V2500不同的是,CFM56-5B在地面慢车时,可通过关闭FMV实施保护性自动关车。

APU引气反流,通常出现在发动机启动成功后的引气转换阶段。50%N2以上,V2500-FADEC已不具备自动关车的能力。如果V2500遇到APU引气反流,FADEC将无法实施自动关车,只能人工关车。

如图13所示,本案例正是由于FADEC根据PS3压力突降判断发动机失速,发指令关闭FMV,切断燃油,对发动机实施保护性自动关车。发动机刚启动完成,就接通防冰,实质也是探测到PS3压力突降,被FADEC判定为发动机失速。

图13  FF突降为零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