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道教中的学识(一)

 溱湖之恋 2020-05-21

根据本人所知,僧人居住的地方和尼姑居住的地方都称佛教庙宇,它们有寺、院、庵、殿(堂)。这些都从周代以后逐步形成的,有的中途动乱失修,等到盛世之时再重建的,有的保存得相当完整。要想区分可以这样划分:僧人们做佛场的地方叫寺、院、堂。而阉则为尼姑居住的小敲宇。下面我简单地说一说这寺、院、殿(堂)、庵。

庵:实际上是一些小寺庙。多称尼姑居住处。古时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中国僧人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因此今日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有人问,尼姑到底每天做什么?这里顺便说一说:尼姑是女人修行最普遍的形式---闭斋。一种断饮绝食、苦行修炼,纪念佛祖、禁欲严格的活动。也有有钱人家为超度家中亡人,请求尼姑替代自己闭斋的,完了给予一定的供养金。闭斋一般为两日,头一天允许说话,但只能在中午进一餐,第二天则得整日断饮绝食不言不语地苦行,直到第三天拂晓才能开戒。尼姑内经常举行的闭斋活动,头天中午那顿斋饭由寺内法台负责供给,替人闭斋则由施主供给。 尼姑生活虽然单调又清贫,物质享受也匮乏,但经过佛典的学习,自己的苦行修炼,她们对自己选定的人生归宿不懊悔,宁愿过这种淡泊如水的生活,也不愿涉足那甜酸苦辣、大起大落的俗人世界。她们看重的是来世的幸福,个人的超脱。这也算是普度众生,大慈大悲。 她们整天静坐在各自屋内避光处翻阅经卷,诵读经文,不外出,不说话,谢绝来客。门环里插上一束树枝,便是坐禅打静的信号。信徒或家人们看见这标志会敛步回退,旁人也不能上门搅优。 闭关静修坐禅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以上。这种坐禅修行的方式,目的是在感受和思索之中通晓佛理,摒弃不净之邪念,最终得到正果,成就一切。

寺:这里我可以追朔到汉代,相传东汉明帝时,一直唐代,号称东土大唐众僧们去天竺取经文,最终回来时,所剩存留之人甚少,以白马驮经,先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逐步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院: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后建筑规模较小的寺便叫作'院’。佛教的庙宇,统称为“寺院”。

殿(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宫室、礼制和宗教的建筑!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53934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