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不可久泡,却可以煮着来喝,你知道为什么吗?

 Martin2016 2020-05-21

世间的事物,总是难以完美,张爱玲说她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而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最堪恨的,莫过于茶不可久泡了,还未尽兴,短短4-5泡之后,茶汤便味道寡淡了。可这纤弱的茶叶虽不耐久泡,自古却有煮茶喝的方式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茶叶为什么不能久泡?

其一,久泡的茶叶营养物质变少。我们知道,在高温的水中,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很容易渗出,以至于在冲泡数次之后,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就已经被析出的差不多了,再行冲泡意义就不大了。一般来说,茶叶中营养成分析出的多少,跟冲泡茶叶的次数有很大关系,此外,析出的速度还与茶叶的外形相关,叶片越大的茶叶,养分物质析出得越慢,娇嫩的茶芽营养成分析出尤其快,耐泡度不高。

其二,久泡的茶叶口感不佳。久泡的茶叶,随着有益成分的耗损,茶汤的香气也会渐渐低迷,滋味由甘转淡,并且茶叶中苦涩的成分也随着所泡时间的增加逐渐被析出,影响口感。

其三,茶叶在冲泡的过程中,有益的物质会先析出,随着冲泡的时间增加,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才慢慢析出,因此久泡的茶并不适合饮用,这也是隔夜茶不能饮用的原因之一。

2.茶叶为什么可以煮着喝?

茶叶中物质的析出,跟水温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故不同的温度析出的成分也不相同。我们日常泡茶用的都是80℃左右的水,但煮茶的时候,沸点要高得多,茶叶中高沸点的物质(比如咖啡因、茶多酚、茶色素等)便能在煮茶的过程中得到完全的释放,煮出来的茶汤也会更加香醇。而泡茶是长时间的浸泡,水温会逐渐降低,茶叶中高沸点物质便不能完全得到析出,这便是有时候煮茶的滋味比泡茶要更好的原因了。

3.哪些茶叶适合煮着喝?

煮茶虽然好处很多,滋味也更好,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煮的。适合煮的茶叶一般是老茶或重发酵的茶,像白茶、黑茶、红茶、乌龙茶都适合煮着喝。反之,轻发酵茶和未发酵的绿茶不能煮,因为这类茶发酵程度轻,冲泡就已经足以将其中的物质析出来了,若用来煮,则会造成茶叶发黑,茶汤发紫,使得茶味难以让人忍受。

煮茶之风在唐朝就已经流行开来,为茶文化添上了光辉的一笔。泡茶和煮茶的利弊,长久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论道。其实无论是泡茶还是煮茶,只要掌握了科学正确的方法,都能得到一杯甘醇又有益的好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