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兰西墨洛温王朝简史】克洛维雄建法兰克—墨洛温基业三百年

 陆一2 2020-05-21

父辈所未完成的事业:

在软弱且放荡的希尔德里克一世死后,他的继任者就是我们真正的主角,法兰克王国真正的建立者,墨洛温王朝真正的开创者,克洛维一世。克洛维一世(466—511/45岁),外文拼写为Clovis,名字来源于古日耳曼语,由hlod (fame,即荣誉) 和 wig (combat,即战斗)组成,是后来法语Louis的由来,也就是著名的路易的词源。

克洛维一世的头像

克洛维一世481年继承父亲的部落,打拼到509年成为唯一的法兰克人的国王,然后在511年以45岁这个并不算高龄的寿命去世,实着可惜,而接下来我就将要叙述他的历史。

前面说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希尔德里克一辈子就没对统治苏瓦松的埃吉迪乌斯以及他的儿子塞阿里格动手,不管是怂还是因为什么原因,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在法兰克的国王是克洛维一世,而克洛维一世要完成父辈所未完成的事业。

克洛维一世与塞阿里格交战的细节不太明确,只知道在486年时爆发了决定性的苏瓦松战役,并以克洛维一世胜利、塞阿里格战败作为告终。苏瓦松战役胜利以后,克洛维一世吞并了苏瓦松王国,消灭了高卢地区最后的罗马人势力,并且让自己的国土翻了一倍。

当然,春风得意的克洛维一世并没有忘记塞阿里格战败的塞阿里格,斩草要除根这个道理克洛维一世还是懂的,所以克洛维一世派出使者去追捕塞阿里格。而塞阿里格逃到哪里去了呢?他逃去图卢兹,成功得到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的庇护。不过阿拉里克二世对于庇护塞阿里格的决心明显不怎么坚定,当克洛维一世使节挟大胜之威而来,要求阿拉里克二世交出塞阿里格时,阿拉里克二世放弃了对塞阿里格的庇护。被交出去的塞阿里格很快被克洛维一世处死。

随着塞阿里格的死去,代表着埃吉迪乌斯所带来的罗马统治者在高卢的落幕,接下来的高卢,将是法兰克人的时代,将是墨洛温家族的时代,将是克洛维一世的时代。

混乱时代中的敌人与盟友:

在控制了苏瓦松这一片北高卢最繁华的地带以后,克洛维一世无疑是法兰克蛮人中最强大的国王,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国王,周边还有很多的邻居,是他征服之路上的阻碍。此时其他法兰克小蛮王对于克洛维一世来说,已经不足为惧,只有东边的萨克森人和图林根人是个比较棘手的对手。

不过那里并不是克洛维一世想要征服的目标,毕竟那里就是法兰克人起源的地方,那里是荒芜的,野蛮的,在克洛维看来合适征服的地方,无疑是南方被西哥特控制的阿基坦,又或者勃艮第人控制的勃艮第。

(高卢南方,也就是阿基坦地区,在西哥特人的统治下似乎没有遭遇到像北方那样严重的破坏,典型体现就是罗马人的元老院在阿基坦地区一直到6世纪时才逐渐消亡,而如果墨洛温王朝想要进行罗马式的改革,都要从阿基坦地区请来帮手。)但是南方的敌人比起那些法兰克小部落来说,可是难缠的许多。

首先就是和克洛维一世打过交道的,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且不说早在塞阿里格事件中两人就结下了梁子,就说对方占据着阿基坦,就注定成为克洛维窥伺的目标,而西哥特恐怕也对征服克洛维,统一高卢而跃跃欲试。西哥特东边有两股势力,东哥特国王“大帝”狄奥多里克,这是一个伟大而又难缠的敌人,以及勃艮第人的勃艮第王国。

此外还有一股势力值得注意,那就是阿勒曼尼亚蛮人,他们同样是日尔曼蛮人,可惜来的太晚此时已经是大迁徙的尾声了,因此阿勒曼尼亚人不再是西罗马人的问题,而变成法兰克人的问题了。这些人就是克洛维一世征服之路上的角色,而在这些人之中,对克洛维一世威胁最大的人,无疑就是东哥特国王,“大帝”狄奥多里克。

狄奥多里克的网:

如果克洛维想要向阿基坦地区扩张,他要面临的最大敌人,并不是直接控制阿基坦的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说来可笑,居然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才是克洛维的最大阻碍。

被誉为“大帝”的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454—526),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在率军进入亚平宁半岛以后,稳定了西罗马崩溃之后混乱的局势,为亚平宁半岛带来了在这个时代难得可贵的繁荣。

对于亚平宁半岛的罗马人来说,比起其他地方罗马人的可悲遭遇,他们已经算是极度幸运了,狄奥多里克除了是一个蛮族和阿里乌斯教徒以外,就没有什么值得指责。

此君早年也不复蛮人之名,在入侵意大利的早期,狄奥多里克确实充满了侵略性,击败了许多对手才保住地位。不过在建立东哥特王国以后,狄奥多里克暂缓了征服,统治趋于平稳(要说明的是,平稳期在507年以后结束,狄奥多里克开启了新一轮的征服)。

为了确保东哥特王国的安全,狄奥多里克缔造了一张庞大的网,他让自己的女性亲属出嫁到西哥特、汪达尔与勃艮第,来建立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乃至于北方崛起的法兰克人,狄奥多里克都投入了足够的关注,在493年迎娶克洛维一世的姐姐奥多福莱达。

你娶你倒是开心了,然后克洛维一世就要mmb了,克洛维一世的扩张要完全被狄奥多里克所构建的网给束缚住,如果想要进攻西哥特人,就意味着进攻狄奥多里克的盟国。玩过欧陆的都知道,如果你和你想要宣战的国家都和同一个国家结盟的话,那么那个盟国是会倾向参加防御战争的。

所以克洛维一世把姐姐奥多福莱达嫁给狄奥多里克,只能确保狄奥多里克不带着他的盟国对自己发动入侵,但是想要让狄奥多里克漠视克洛维一世的扩张,恐怕还做不到。因此,克洛维一世想要完成扩张,就必须温和的碾碎狄奥多里克的网。而克洛维一世的这一辈子,就是在和狄奥多里克所构建的网做斗争。

破网记·图林根与勃艮第:

我们已经清楚,如果克洛维一世想要有所成就的话,就必须打破狄奥多里克的网,打破狄奥多里克缔造的和平体系。

但是克洛维一世肯定不能粗暴的直接将这张网捣毁,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对于此时只控制苏瓦松一代的克洛维一世来说,被狄奥多里克带着他盟友捣毁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就要像推墙一样,先撬墙角,慢慢的将这张网给破除。因此克洛维一世需要增强自己的势力。塞阿里格倒下之后,第二个倒在克洛维一世脚下的,是他母亲的故乡,图林根。公元491年时,克洛维入侵图林根,取得了胜利,加强了自己的实力与地盘。

在打败图林根之后,克洛维一世下一步行动是拉拢值得拉拢的盟友,那么此时克洛维周边值得做克洛维一世盟友的势力有谁呢?东罗马?不是不行,可是恐怕东罗马还看不上克洛维。因此选择的目标只剩下西哥特、东哥特与勃艮第,这三家是克洛维一世的近邻。

克洛蒂达尔的雕像

克洛维一世与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早在塞阿里格事件中就交恶,而克洛维一世没有修复双方关系的打算,明显是将阿基坦视作扩张的方向。东哥特对西哥特远比自己亲近,只能确保他成为安全的邻国,而没法成为军事上的盟友。因此克洛维一世挑选的盟友是勃艮第。

公元493年,克洛维一世一方面将自己的姐姐奥多福莱达嫁给狄奥多里克,另一方面则迎娶了勃艮第公主克洛蒂达尔,将自己搭上和勃艮第的线。要说明的是,克洛蒂达尔并不是克洛维一世的第一个妻子,克洛维一世在此之前已经和一个图林根女性有了长子。这里介绍一下克洛维一世与克洛蒂达尔的成婚,他们是如何成婚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图尔主教格雷戈里所说,克洛蒂达尔的叔叔贡多巴德(452—516)杀死了克洛蒂达尔的父亲希尔佩里克二世,将克洛蒂达尔驱除出境。

在驱除的路上,克洛蒂达尔被克洛维一世的使节看到,顿时惊为天人,于是使节向克洛维一世描述了克洛蒂达尔的美丽,把克洛维一世吸引住了,因此向贡多巴德提亲,而贡多巴德害怕克洛维一世进攻,因此同意将克洛蒂达尔许配给克洛维一世。

不过维埃纳主教阿维图斯(450—519?)否认这个说法,此人是当时勃艮第的宫臣,他说将克洛蒂达尔嫁给克洛维一世是贡多巴德的外交举措,是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而非被克洛维一世威胁。至于两种说法那一种是对的,那就由各位自行判断了。

破网记·阿勒曼尼亚战纪:

在完成上述这些工作以后,克洛维就开始与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进行持续不断的小规模冲突,并且大多数都是以克洛维一世的胜利而告终,比如在496年时,从西哥特夺取了桑特,498年时又夺取了波尔多。

此时克洛维一世与西哥特的战争大多是小规模的战斗,程度并不激烈,因此狄奥多里克也以口头调节为主,没有直接用军队干涉。

狄奥多里克的调节并没有奏效,虽然克洛维一世确实暂时放缓了对西哥特的摩擦,但是不是狄奥多里克的调节,而是因为阿勒曼尼亚人的入侵。

阿勒曼尼亚人,同样是日尔曼蛮人的一支,可惜这个蛮族错过了大迁徙的黄金时代,早一批蛮族已经把能抢的抢光了,这批晚出来的老乡就只能去抢老乡了,让老乡们体会一下过去罗马人的感觉——然后不用着急,以后还有很多次体验的机会。

阿勒曼尼亚人最早是入侵勃艮第,一直到80年代才被勃艮第人赶走,他们不得不往北迁徙,结果撞上了克洛维一世的老乡,里普利安法兰克人。当时里普利安法兰克人国王叫做西格伯特,请注意这个名字,将来墨洛温王朝也有多个国王取了这个名字。

面对阿勒曼尼亚人的入侵,西格伯特无力抵抗,于是呼唤克洛维一世帮助,克洛维一世也作为法兰克人领袖前来参战,与阿勒曼尼亚人交战,因此双方在在496年爆发托比奥克战役。

托比奥克战役时,勃艮第王国的两个国王,贡多巴德和歌德吉赛尔正处于内战之中,但是他们仍然派出了一些援兵,因为他们希望克洛维一世在结束对阿勒玛尼亚人的战争之后,能在内战中站在自己这一边。

据说这场托比奥克战役打的相当艰苦,几次差点失败,绝望之中克洛维一世向上帝发誓,如果上帝能保佑自己自己这一场战役胜利,克洛维就放弃阿里乌斯转而信奉正统教会。最终,克洛维一世打赢了托比奥克战役,因此他也在496年的圣诞节,在兰斯教堂受洗成为一名正统教会徒,这是基督教史的一个重要事件。

受洗,从阿里乌斯走向正统教会:

克洛维一世的宗教是什么?作为一名日耳曼人,还是在较后入侵罗马的日尔曼蛮人,法兰克人没有像西哥特人、东哥特人和汪达尔人那样,信奉基督教阿里乌斯异端,而是仍然信奉奥丁大神。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受到周围的人影响,克洛维一世转信了阿里乌斯异端,这是日尔曼蛮人中(包括法兰克人)最流行的基督教派别。

基督教阿里乌斯异端是什么?简单的说,阿里乌斯异端与正统教会最核心、根本的区别,就是否认圣三位一体,而否认圣三位一体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对基督教有着基础的知识,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基督教是一神教。可是耶和华不是有儿子吗?那儿子是不是新的神呢?只要你承认圣三位一体,那么就不是新的神,基督教就仍然是一神教,然而否认了圣三位一体,那么就意味着基督教不再是一神教。

第一个试图将正统教会影响施加在克洛维一世身上的,是克洛维一世的妻子克洛蒂达尔,克洛蒂达尔是在信奉阿里乌斯异端的勃艮第人中,罕见的信奉正统教会的信徒。

因此她要求让孩子皈依正统教会,即使在克洛维一世拒绝的情况下,克洛蒂达尔瞒着克洛维一世,给他们的长子英格梅尔受洗。

受洗的结果立竿见影,或许是上帝太喜欢墨洛温了,英格梅尔受洗以后不久,就被蒙主召唤。

英格梅尔因为受洗悲惨的死去加深了克洛维一世对正统教会的成见,但是克洛蒂达尔却狂热的想要再试一次。常年在外征战的克洛维一世在子嗣受洗这一方面玩不过克洛蒂达尔,克洛蒂达尔很快就找到机会,将他们的次子克洛多梅尔拿去受洗。

这一次受洗以后,克洛多梅尔大病一场,几乎死掉,幸好最后挺过去了,不然不懂得克洛维一世会不会对正统教会产生恐惧心理。

不管如何,在皈依正统教会以后,身为蛮人中仅有的几个正统教会信徒,克洛维一世很快就获得了周边那些被蛮族统治的正统教会信徒好感,这无疑为克洛维一世之后的征服与统治提供了帮助。

进击的贡多巴德·上:

接下来先让我们的目光从克洛维一世身边移开,转而投向一个与克洛维一世相关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勃艮第国王,贡多巴德(452—516)。

贡多巴德早年是作为日耳曼人贵族,在西罗马帝国生活。为什么他一个勃艮第王子,能去西罗马帝圌国当贵圌族呢?因为他的叔叔,叫做里西摩尔。

里西摩尔这个人圌大家还记得吗?他是西罗马帝圌国末期的太圌上圌皇,废立过许多西罗马皇帝,比如马约里安就是他杀得,安特米乌斯也是他下令杀得,而亲自动手杀死安特米乌斯的人,就是他的好侄子贡多巴德。

克洛维一世的受洗图,9世纪的雕像

所以我说,里西摩尔将埃吉迪乌斯千辛万苦打下的里昂又还给勃艮第,也不一定是真的要学司马光啊。里西摩尔作为西罗马的太圌上圌皇,牢牢的将权力把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在472年死去。

里西摩尔死去以后,他的侄圌子贡多巴德继承了他的基业。然而贡多巴德这位年轻人明显驾驭不住偌大的西罗马和纷乱的局势。

此时西罗马的皇帝是格力凯里乌斯,他是里西摩尔扶持的皇帝,而东罗马皇帝利奥一世认为这不合法,于是将西罗马皇位授予朱力古斯·尼波斯。

朱力古斯·尼波斯被任命为皇帝以后立刻入侵西罗马,要以武力夺回自己头衔所拥有的领土,最终他成功了,成为西罗马倒数第二个皇帝。

朱力古斯·尼波斯成功了,贡多巴德自然就只能滚蛋,不过贡多巴德的心态也很好,既然当不了西罗马太圌上圌皇,那我就去当勃艮第国王啊。正好,473年勃艮第老国王,也就是贡多巴德的父亲格伦德里克去世,这给了贡多巴德在勃艮第拥有领土的可乘之机。

从贡多巴德后来的表现来看,他明显将西罗马的习惯带进勃艮第,所以除了他在480年就死去的叔叔希尔佩里克一世以外,贡多巴德的其他三个兄弟被他一一杀掉。

贡多巴德首先谋杀了自己的兄弟贡多玛(时间不明),接着是克洛维一世的岳圌父希尔佩里克二世(只能确定谋杀是在493年之前),然而在试图杀掉第三个兄弟歌德吉赛尔时,贡多巴德遭遇了激烈的抵圌抗(废话,你都杀掉2个了)。

因此,贡多巴德与歌德吉赛尔开始了漫长的内斗,兄弟俩各拉帮手,勃艮第王国的内战进入新的阶段。贡多巴德选取的帮手是东哥特国王“大帝”狄奥多里克,贡多巴德让自己的儿子西吉斯蒙德娶了对方的女儿,还在狄奥多里克入侵亚平宁时援助他。

(狄奥多里克当时与奥多亚克战斗,奥多亚克就是废掉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的蛮人雇佣兵。而贡多巴德在帮助狄奥多里克之余,顺手劫掠了利古里亚,结果狄奥多里克还花钱去赎回贡多巴德掠走的俘虏)。但是要知道,狄奥多里克占据了亚平宁以后,就成为佛系蛮王,尽管与对方联姻,仍然坐视贡多巴德与歌德吉赛尔相杀而不出援手。

贡多巴德试图拉拢的援军狄奥多里克被证明是个悲剧,然而歌德吉赛尔拉来的援军,却起了极大的作用,那就是我们的主角,克洛维一世。

进击的贡多巴德·下:

大约在500年左右,克洛维一世从其他战场中抽身,前来援助歌德吉赛尔,两方夹击贡多巴德,贡多巴德招架不住,一路败退到阿维尼翁。

被打的七荤八素的贡多巴德向克洛维一世服软,通过中间人阿迪杜斯的联络,以向克洛维一世上贡为条件,让克洛维一世放过自己。看到贡多巴德已经认输投降,克洛维一世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然而歌德吉赛尔与克洛维一世实在是大意,他们也不想想,贡多巴德是在哪里长大的?罗马。所以当克洛维一世一走,贡多巴德毫无心理障碍的就撕毁协议,再次与歌德吉赛尔交战,迅速击溃了歌德吉赛尔的主力,将歌德吉赛尔逼入维埃纳孤军困守。

被逼入维也纳以后,或许歌德吉赛尔又呼唤了克洛维一世来支援,所以为了尽可能支撑更久的时间,歌德吉赛尔开始驱除闲杂人等以节约粮食。可是这个闲杂人等的定义值得商榷啊,哪些人是闲杂人等?歌德吉赛尔认为那些工匠是闲杂人等,而工匠不这么认为。

因此,一个被驱除出维埃纳的工匠愤怒难耐,去找贡多巴德通风报信,表示自己指导秘密通道。而最终在这个工匠的带领下,贡多巴德迅速攻破了维埃纳,在一年之内完成从被逼到阿维尼翁,到攻破维埃纳的咸鱼翻身。

杀进维也纳以后,贡多巴德逮住了他这个亲爱的弟弟歌德吉赛尔,然后在一座阿里乌斯教堂中杀死了他,成为勃艮第人唯一的国王。贡多巴德成为国王以后,对于克洛维一世是不是意味着灾难呢?

别忘了克洛维一世在勃艮第内战中选择支持歌德吉赛尔,还将贡多巴德逼到阿维尼翁过,并且贡多巴德打败歌德吉赛尔以后,也将在阿维尼翁中声称要给克洛维一世上贡的承诺抛之脑后,就两人的交情而言,**是不难理解的事情。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在后来克洛维一世一生中最大、最重要的战役,与阿拉里克二世那一场决定性的武勒伊战役中,贡多巴德居然顶着狄奥多里克的威胁,站在克洛维一世这边与阿拉里克二世开战,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难以理解贡多巴德的这一决策,想来想起,觉得原因难道是因为贡多巴德被克洛维一世打出好感来了?

破网记·图穷,阿勒曼尼亚的预兆:

各位应该还记得,早在496年左右时,克洛维一世通过托尔比亚克战役击败并征服了阿勒曼尼亚人,稳定了自己的东部边界,然而到506年时,桀骜不驯的阿勒曼尼亚人对克洛维一世掀起了新的叛乱。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叛乱,而克洛维一世毫不手软,以40岁的年纪再次出征,试图平定这场叛乱。在战争中,克洛维一世对阿勒曼尼亚叛军采取严厉,手段相当残酷。

最终,双方在阿尔萨斯境内爆发了斯特拉斯堡战役,而战役的结果再一次以克洛维一世胜利为告终,战败的阿勒曼尼亚人仓皇逃窜,不过克洛维一世并没有放过他们,很快就派出追兵去斩草除根。

克洛维一世的追兵将阿勒曼尼亚人一路追杀到今天瑞士博登湖附近才罢手,罢手不是因为克洛维一世觉得够了或者心软了,而是因为因为一个人插手了,勒令克洛维一世停止进攻,而这个人就是东哥特国王,“大帝”狄奥多里克。

除去与西哥特不痛不痒的“调停”以外,这是狄奥多里克第一次如此直接的插手克洛维的战事,我想狄奥多里克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看出了克洛维一世越来越大的威胁,也可能是因为厌倦了克洛维一世的反复无从,拒绝听从他的调停。

面对狄奥多里克的威胁,克洛维选择退让,放弃了追击阿勒曼尼亚残敌,并与狄奥多里克达成了妥协。

狄奥多里克还是给了克洛维面子,也就一点而已,他声称克洛维一世进攻阿勒曼尼亚人是可以理解的,是正义的,狄奥多里克同意将阿勒曼尼亚叛军领袖交给克洛维,让克洛维一世受到惩罚,但是量刑需要宽容。

之后,狄奥多里克将阿勒曼尼亚残党安置在博登湖周边,也就是如今瑞奥德边界上的湖泊,然后还警告克洛维一世,如果克洛维一世还不老实的话,那么阿勒曼尼亚人可能就要“返回”他们已经被克洛维一世占据的故乡了。

从这一次的冲突结果来看,虽然克洛维一世平定了阿勒曼尼亚人的叛乱,但是却屈服于狄奥多里克,让两个势力之间的冲突开始明面化。或许是因为这个事件,克洛维一世意识到,只要法兰克继续成长下去,迟早有一天会与自己的妹夫狄奥多里克对决上,爆发一场惨烈的战争。

然而在巅峰之战之前,克洛维一世需要先解决另一个老仇人,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通过夺取西哥特的阿基坦地区,来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高卢南方。

破网记·克洛维的巅峰之战·武勒伊战役:

公元507年,41岁的克洛维一世指挥了他人生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武勒伊战役。武勒伊战役的敌对方,是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克洛维一世与阿拉里克二世的矛盾源远流长,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埋下,而到如今终于开花结果。

在对西哥特人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克洛维一世拉来了勃艮第唯一的国王,贡多巴德(55岁)作为盟友。

贡多巴德能来参加这场战争让人感到比较意外(包括我),一是克洛维一世曾经在勃艮第内战中狠狠的得罪过贡多巴德,二是开战前狄奥多里克就多次威胁贡多巴德不要参战,但是贡多巴德居然仍然这么做了。

15世纪时的画作,从士兵们的着甲率来看,画家显然对这个时代有着美好的想象

我个人的想法是,贡多巴德觉得北高卢不如阿拉里克二世的阿基坦地区繁华,攻打这里更合算。并且在这场战争中,克洛维一世出乎意料的拉来了拜占庭的援助,或许是在西哥特人与法兰克人中,拜占庭更讨厌西哥特人,于是拜占庭甚至派出了一支舰队援助克洛维一世。

战役最终在普瓦捷的武勒伊爆发,即武勒伊战役,战争过程不详,但是结果是明确的,西哥特惨败,丢掉了几乎整个阿基坦地区(只保留下赛普提尼亚),而克洛维一世的老仇人阿拉里克二世更是当场战死,可谓输到了姥姥家。

这场战役大胜以后,克洛维一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领土大大扩张,虽然靠近地中海的阿基坦东部被贡多巴德占据,但是仍然是一场大胜。

而拜占庭仿佛也为克洛维一世的胜利而高兴,因而授予克洛维一世“大元帅”的职位(consul,我不确定是否这么翻译),这可是了不得的荣誉。不过唯一的问题是,后来拜占庭的大元帅档案中,没有授予克洛维一世的记录,所以大概是拜占庭给了克洛维一世一个空名,让他乐呵乐呵?

然后在说说狄奥多里克,狄奥多里克在这场战役中的立场相当可疑,表面上看是坚定的站在阿拉里克二世这边,可从开打到阿拉里克二世战死,狄奥多里克除了嘴炮以外就没什么实际的动作,要等武勒伊战役都打完了,阿拉里克二世战死了,狄奥多里克才开始动弹。

那么狄奥多里克要怎么复仇呢?向战争的发起者,克洛维一世动手吗?不,狄奥多里克无视了战争最大得益者克洛维一世,瞄准勃艮第王贡多巴德往死里打,就是不去动克洛维一世。

可怜贡多巴德,压下对克洛维一世的仇恨,屁颠屁颠的跑来参加对付西哥特人的武勒伊战役,结果打完以后虽然得到一点地盘(普罗旺斯那一块),但是狄奥多里克不去找克洛维一世,瞄准自己往死里打。

狄奥多里克一通胖揍以后,贡多巴德丢掉几乎所有刚刚从西哥特人手上抢来的领土,比如普罗旺斯等地,这等于这场战役贡多巴德就是白打了。

狄奥多里克的第二个行动,是成为他9岁的外孙子阿拉马利克——也就是西哥特继阿拉里克二世战死以后的新国王——的摄政王,通过当任摄政王的方式,在他人生余下的二十年中牢牢掌控着西哥特。

嗯,这么看来武勒伊战役的结果,是克洛维一世与狄奥多里克大赚特赚,贡多巴德血亏,阿拉里克二世亏到命都没了。

而克洛维一世继位以来,笼罩在他头上的狄奥多里克的网,至此终于被破,因为下一步,就将是克洛维一世与狄奥多里克的最终对决,决定谁才是日尔曼霸主——起码克洛维一世当时是这么想的。

决战前的准备:

武勒伊战役以后,克洛维一世与狄奥多里克成为西罗马故地最大的强权之一,而他们并没有好好相处的打算。

狄奥多里克的应对措施很简单,博登湖周边的阿勒曼尼亚人已经是一张可以用的牌,斯特劳斯堡战役还没过去几年呢。而除此之外,狄奥多里克(56岁)在510年时与图林根人结盟,准备将来开战的时候,让图林根人从后方爆克洛维一世的后庭。

那么克洛维一世在武勒伊战役以后的几年在干什么呢?首先,著名的《萨利克法典》就是在这一段时间编撰的,这代表着法兰克人终于有一部由自己部落编撰的法典了。

《萨利克法典》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英法百年战争时,法国拒绝英国联统的理由就是,根据《萨利克法典》的规定,女性没有继承权,因此继承权来自母亲的爱德华三世无权继承法国。

此外,克洛维一世还对巴黎的建设有所帮助,他将巴黎设置为自己的统治中心,这也是巴黎在法兰克人手里建设的开始。

这是内政方面,而在对外方面中,克洛维一世没有去触狄奥多里克的眉头,因此将目光瞄准自己的蛮族同胞。当克洛维一世注视降临之时,还在野外撒丫子跑得法兰克人顿时打了个寒颤。

唯一的王和中道崩殂:

对于克洛维是如何对付他的蛮族同胞这一方面,我举最著名的两个例子,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个遭到克洛维一世毒手的是里普利安法兰克人。

想当初在496年托尔比亚克战役的时候,克洛维一世曾经与里普利安法兰克人领袖西格伯特并肩作战,然而过了十年,昔日的盟友明显成为阻碍,于是克洛维对他动手了。西格伯特死亡的确切时间不得而知,只能肯定是在武勒伊战役以后,而在西格伯特死亡的过程中,克洛维一世玩了一出精彩的操作。

首先,在克洛维的怂恿与教唆下,西格伯特的儿子克罗多克被忽悠住了,因此杀掉了西格伯特。杀掉西格伯特以后,克罗多克为了维持与克洛维一世的盟约,还有对克洛维一世表示感谢的原因,因此向克洛维一世进贡了大批的财富(大概是金币),作为同盟的象征。

金币大概装在桶里,克洛维一世派来的使者告诉克罗多克,让他将手伸进桶里来测量金币究竟有多深,于是克罗多克就把手伸进去。当克罗多克把手伸进去的时候,克洛维一世的使者突然暴起,杀掉了克罗多克。

接着,克洛维一世就到了科隆(里普利安法兰克人的驻地),揭露了克罗多克弑父的罪行,然后表示我已经干掉他作为惩罚了,不过通过这一事件,我觉得你们里普利安法兰克人不行啊,这样吧,让我来当任你们的国王。

就这样,克洛维一世成为里普利安法兰克人的国王。第二个例子是拉格纳查尔之死,发生在509年。拉格纳查尔是萨利安法兰克人的一个领袖,和克洛维他爹倒有点像,天天勾引手下老婆,惹得人憎鬼厌,克洛维一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对他动手。

克洛维一世要求进入康布雷,被拉格纳查尔拒绝,克洛维一世借题发挥,趁机发动入侵。并且在入侵前用假黄金收买了拉格纳查尔的手下,一方面给自己提供情报,另一方面忽悠拉格纳查尔说克洛维不堪一击,给了拉格纳查尔迷之自信。

结果拉格纳查尔理所当然的败了,被克洛维逮住。当战胜胜利以后,叛徒们向克洛维抱怨收到假黄金,克洛维一世则说:'这是你们背叛他们的主人的付款,你们应该感激仍然活着。

被抓住以后,克洛维一世质问拉格纳查尔:“你为什么要羞辱我们的族人?最后让被自己被逮住?所以你应该去死,”说完一斧头劈了拉格纳查尔。拉格纳查尔还有个弟弟也被克洛维一世逮住,于是克洛维一世就问:“你为什么不好好辅佐你的哥哥,以至于让你受到被囚禁的下场?”说完也一斧头劈了拉格纳查尔弟弟。

拉格纳查尔还有一个三弟,克洛维一世没有立刻杀他,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找了个由头让他去做任务,然后在做任务的时候出了事故不幸遇害。随着拉格纳查尔三兄弟全部被害,克洛维一世兼并了他们的部落领地和财富。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大概就能体验到克洛维一世是怎么对付他的蛮族同胞了,正是通过这些邪恶的阴谋,克洛维一世在509年加冕为法兰克人的国王。

加冕为法兰克国王了,稳定后方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就要和狄奥多里克开启决战了呢?然而并不是,在公元511年时,克洛维一世以45岁的年龄去世,他的王国被四个儿子瓜分,与狄奥多里克的决战也就不了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