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错用两个人,甲午战争注定会失败?李鸿章说话他根本不听

 历史差役 2020-05-21

甲午战争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当时实力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在经过黄海大战和威海卫战役后,李鸿章引以为豪的舰队竟然以全军覆没的方式,告别了这个历史舞台。细细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清朝错用了两个人,正是这两个人的无能才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个人分别是汪凤藻和丁汝昌。

一,清朝驻日大使王凤藻

1894年6月22日,清朝驻日大使汪凤藻与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举行会晤。第二天,汪凤藻把这次会谈的内容、经过用电报的形式发回了国内。但不幸的是这封电报,被日本的电信科长佐藤爱磨所截获。

佐藤爱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汪凤藻的密电码。而这时甲午战争已近在眼前,更让人愤恨的是汪凤藻对这件事竟一无所知。所以在整个战争期间,清军的战略部署、军事行动,日军都了如指掌。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和日本的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就这样“巧遇”了。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一场战争,日军此战的目标是:聚歼清舰于黄海中。最终在黄海大战中双方损失比是:清军死伤一千多人,经远、致远、超勇等五艘军舰沉没;日军死伤六百多人,三舰受损两舰沉没(西京丸、赤城拖行不久沉没)。

从具体的数据上看,清军损失确实比日军大,但北洋舰队的主力尚存。黄海大战的最后阶段,当定远、镇远等汇合以后,日军依旧畏惧北洋巨炮的威力,随后就逃之夭夭了。在日军事先知道清军一切部署的情况下,可以说黄海大战日军并没有取得胜利,最后甚至还狼狈的逃走了。试想一下,如果两个多月前王凤藻没有泄露清军的密电码,黄海大战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

二,不听指挥一意孤行的丁汝昌

甲午中日战争是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阶段的,在黄海大战后不久,日本陆军第二军团在花园口就顺利登陆了,大连、旅顺在日军海、陆军的夹击下相聚失陷。那么这时主力尚存的北洋舰队这时在哪里呢?

10月24日,日军开始登陆花园口。28日,李鸿章就命令丁汝昌去前线支援,水路配合共同抵抗日军。丁汝昌接到命令后,虽然立即就率领北洋舰队去了大连湾,但是到战场后丁汝昌竟一炮没打,转了一圈就迅速地逃离了战场,完全是敷衍了事。

李鸿章在这场战争中制定的策略是:保船制敌。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相比航速慢,射速更慢(联合舰队一分钟能打五分,而北洋舰队则是五分钟打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硬拼对北洋舰队是不利的,出于这样的情况考虑,李鸿章才制定了一个“保船制敌”的策略,但这并非是不战、避战。

轻制海权,重入海口的防御战,这是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核心策略。丁汝昌作为舰队的实际指挥者,他根本没有领会到李鸿章的真实用意,反而曲解他的意思只是一味的逃避战争、保存实力。在关键时刻丁汝昌一再的犯错误,致使这场本有取胜希望的战场彻底失去了悬念!

1895年初,躲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在日军的双面夹击下,腹背受敌最终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这就是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两个小人物,如果汪凤藻很好的保护了密电码,如果丁汝昌再奋力一战,即使这场战争仍会失败,但绝不会是今日之耻辱!

这就是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有时显得微不足道,但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他们往往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