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快与慢》30分钟读完心理学经典名著!

 会飞的鱼828 2020-05-21

导读: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普林斯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荣誉教授。凭借着与阿莫斯·特维斯基对决策制定问题的开先河之研究,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相媲美。如果你今年只能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英文版2011年10月底上市,两个月时间内即打入《纽约时报》和《经济学人》的年度十佳图书榜。《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

50 年前,人们以为我们能驾驭自己的思想。但事实上,我们的行为常常受到许多无法看见的因素所影响。我们虽然身处生活这场游戏之中,但对游戏的机制却不理解,偏见常常导致我们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的感知和记忆并不可靠,对于自己心理状态的感知和记忆尤其不可靠。

关于人类自身还有许多未知之谜,对于自己,我们了解得其实不多。卡尼曼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卡尼曼对于人类思考和选择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作为历史上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卡尼曼重塑了认知心理学、理性和因果关系分析,重新诠释了风险,重新阐释了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写就了这部杰作。

关于我们的大脑有多容易上当,这本书作了全面、有说服力的论述。根基于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拥有了一种能力,能够把数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以一种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即使门外汉也能看得懂。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许多科学书通常是前后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节后面往往跟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本书就不是这样,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书,同时充满了魅力和实用性,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系统1 系统2

第一章: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当看到一张愤怒的脸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跟根据观察和直觉判断这个女性在生气,还可以进一步推断她会说一些刻薄的话等等,这些活动对于我们大脑来说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另外,对于做一个17X24的乘法题,我们大脑则不能迅速得到答案。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便是慢思考。大脑需要刻意、有序地进行一些活动,这是慢思考的特征。

行为和注意力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大脑中存在着两套系统。

系统1: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完全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

本书的重点是讲述关于系统1。心理学家认为系统1是系统2主要的依据来源。系统1诱发了极其复杂的理念模式。

系统1包括很多与生俱来的能力,类似动物的本能一样。我们能认识事物,集中注意力,回避风险,害怕蜘蛛等,大脑的其他思维活动因长期的训练而变得快速和自主。

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系统都对注意力有控制作用。所有系统2的运作都需要注意力,若分散了注意力,则运作会随之中断。

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我们太过于专注某件事的时候,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我们甚至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实。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系统2则通常是处于放松状态,系统1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信息。系统2通常会稍微修改或者完全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但当系统1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系统2才会接手出马,开始集中注意力解决事情。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非常高效。代价小、效果最好。

冲突与自我控制

自主反应和控制这种反应的意图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在餐厅中,领桌的一对穿着怪异的夫妻,但我们会有意识尽量不盯着他们看。系统2的众多任务中就包含抑制系统1产生的这些冲动。换句话说,系统2还肩负着人们的自我控制。

因为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我们无法随意使其停止,因为直观思维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而且系统2可能对系统1产生的错误毫无察觉,即便是察觉这种错误系统2也需要耗时很长而且非常低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出重大的错误的情景,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出现重大错误。

我们可以将上面两个系统想象成住在我们大脑中的两个人,他们有着各自的特征,能力和局限性。

第二章:电影的主角和配角

如果把我们系统1和系统2看成电影中的角色的话,毫无疑问系统1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系统1完成的。只有当遇到一些至关重要的任务时才需要系统2,它可以抑制系统1的一些直觉和冲动。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实验发现,我们在做一些需要努力或者大量思维才能完成的事情时,我们的瞳孔会随着努力程度而变化。同样,当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时或者我们做复杂的运算时瞳孔会放大,而且当瞳孔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大脑会主动放弃继续努力,进而瞳孔会逐渐缩小。

注意力是根据系统1和系统2在大脑活动中不断被分配的,这种精细的分配是大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行为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我们对事情的熟练程度坚强而变化,一些大脑活动区域将不再参与一些系统1就能处理的事情,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通过较少的大脑活动就能解决同样的问题。

系统2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才能使它能处理多重任务,它可以提取记忆去执行抑制习惯反应的指令。心理学家用“执行控制”来描述多重任务的执行和最终完成,神经学家已经确认了大脑中负责执行功能的主要区域。人类的这个区域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为发达,它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区域。

第三章: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作者的亲身经历发现,加快散步速度会完全改变我们的散步体验,因为加快速度会使我们的连贯思维能力明显下降。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要保持连贯思维都需要自我控制力。

实验发现,系统2在忙碌时,系统1对行为的影响会更大。人们在忙碌是,很容易做出自私的选择,因为自我控制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付出努力,换言之,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的任务之一。

在我们进行复杂的认知推理或者忙于要求自我控制的任务时,人的血糖会下降,大脑在进行系统2时会消耗大量的血糖。实验也表明,在进行复杂的认知判断实验中,喝了加了葡萄糖和柠檬汁的人,其直觉错误发生的更少,在实验中表现的更加优秀。

系统2的一大主要功能就是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者改变其想法。

另外,通过实验也表明,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哪怕这些论证是错误的,因为如果系统1参与到活动中,人们总是先得出结论,然后去证明结论。但是如果我们经常仅仅靠系统1来判断和回答问题,那么我们是一个思维懒的人,避免思维懒得的人称之为“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常常持怀疑态度。心理学家们认为他们更加:理性。

另外,研究人员也发现,拥有更好自控力的小孩智力水平也更高。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认知控制和智力之间的联系,包括通过提升注意力的控制力来提升智力的做法。实验还证明,儿童控制其注意力的能力和控制器情感的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

系统1是冲动的、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但对一些人而言,这个系统也是懒惰的。我们从不同的人的不同特点发现了相关性;有些人倾向于系统2,而有些人则更接近于系统1。

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在《理性和反思性思维》中对系统2的两个部分做了明确区分,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慢思考,一种是要求很高的计算活动。有些人这些脑力活动中比他人做的更好,他们在智力测试中超越他人,而且在任务切换时更高效,不过,高智商的人并不能消除成见。想要消除成见,还需要另外一种能力,我们称之为:理性。斯坦诺维奇对理性的人的定义和我们之前说的勤快人类似,他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应当将理性和智力区分开来。在他看来,肤浅或者惰性思考是一个反思缺陷,是一个理性的错误。

第四章:联想的神奇力量

当我们听到两个词语是,比如香蕉和呕吐,系统1会遵循一个“联想激活”过程,它会自发地、快速而且毫不费力地将两个词语联系起来,让你短暂对香蕉失去兴趣,联想到很多呕吐的场景。而且联想的行为会在大脑中迅速扩散开来。连贯性的思维是这种复杂的思维活动的重要特征。能引发记忆的词会引发情感,甚至面部表情的变化。这一整个过程,甚至发生在一秒钟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称之为:联想的连贯性。

近年许多认知科学家强调,认知可以体现出来,你不只是大脑思考,还用身体思考。联想的思考遵循三个基础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和因果关系。联想的一瞬间会发生很多事情,思维活动唤起一个看法,还会激起另外一个看法,而且只有少数被激活出来的看法是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大多是无意识的,隐藏在我们意识后面的。所以你觉得你很了解你自己,其实你错了。

另外,我们测量方式的改进,也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联想的运行机制。但我们听到一个词后,首先是启动联想。之后联想思维活动就像在池塘里的涟漪一样扩散,而且实验发现,我们的思维活动会受到启动思维的影响,比如我们,让实验者识别几个跟老年人相关的词语,比如健忘、头发灰白、秃顶等,然后他们后续的的活动就会显得跟进迟缓。这就是“老年”这个词语让他们启动了联想,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后续行为模式。

简单来说,常见的动作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同时,关于联想启动效应的研究,也颠覆了我们另外一个认知,我们很多判断和选择其实都是无意识决定的。在人们做某些事情之前,让他们看到某些相关的场景,这会影响他们后续的决定,比如在投票站前放置一些关于教室和学校储物柜的照片时,他们更愿意投一些教育提案。

第五章: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我们大脑中都有一个关于认知放松度的测量,认知放松度是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当我们认为目前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有必要转移注意力时,我们会处于放松认知状态,相反则会逐步切换到认知紧张度状态。在放松时,我们会相信自己的直觉,当我们紧张是,你的直觉和创造能力会下降。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这里的错觉并不一定都是视觉产生的,我们的记忆也会产生错觉,而且比视觉错觉更加普遍。

心理学家拉里.雅各比是第一位在实验室中论证了记忆错觉的学者。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名人在我们大脑中有大量的记忆档案,但是对于一些不出名的人我们却没有信息,但可能存在一种熟悉感,感觉你曾经在某个地方见到过这个名字。

他指出,当我们指认一个早已见过的词语时,我们会更加放松,这是这样的放松可能让我们产生熟悉感。就比如王伟这个名字你肯定见过,所以我们感觉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一样,但其实可能我们并不认识王伟。这就是记忆给了我们认知的错觉。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如果某个判断是基于认知放松和认知紧张做出的, 那就一定会造成认知错觉,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想让一个人相信荒谬的办法就是不断重复,不一定是全部重复,不断重复一部分也可以。

所以为了避免做出因为错觉的错误判断,任何缓解认知紧张的做法都是有益的。如果你想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值得信赖或者聪明,那么就说话时候尽量言简意赅,能简单的巨子别复杂。另外,在文字表达中,用彩色或者高亮度的字体,比灰暗的字体更让人相信文字的真实性。

一方面,当系统2参与到那些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中时,我们就会感到认知紧张,另外一方面,无论什么原因引起认知紧张都有可能调起系统2,改变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使他们不再随意凭直觉做事,而是应该转向有更加专注的分析性思维。比如一个问卷调查实验,如果文字模糊不容易辨认的情况下,受试者会有更低的错误率,这就是因为在模糊情况下,我们会自动调起系统2帮助我们辨认,从而让我们更加专注和理性分析问题。

心理学家实验发现,那些朗朗上口的单词会让我们有正面的态度,这样一个容易记住的股票代码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印象。

开始说过,重复能引发方式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重复曝光让我们对事物产生好感,这种效应称之为:曝光效应,它完全脱离了我们的意识。系统1能对系统2完全意识不到的那些事做出回应。曝光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安全的信号,而安全就是好的。这样的效应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所有的动物认知中。例如给一个孵化中的鸡蛋放不同的音乐,随后,孵化出的小鸡在听到孵化中放的音乐时,发出的哀鸣要少得多。

研究也发现,积极情感和系统1的认知放松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联想无限的环境中

心理学家提出:创新与出众的记忆力有关,创新就是极佳的联想记忆。

近些年,由德国心理学家组成的几个研究小组都曾对远隔联想测试做过研究,对认知放松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实验证明,提高认识放松的操作同样能增加人们将词视为相互关联的可能性。另外,在的心情在一些直觉任务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就是心情能影响系统1的运行,当我们心情糟糕时,我们就会丧失直觉。另外进一步发现,好心情、直觉、创造力、轻信以及对系统1不断增强的依赖性形成了一个关联群集,而相反悲伤、警觉、怀疑、分析方法以及不断增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之间也相互联系。

第六章: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由许多联想和结果共同构成,这些联想是由情景、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而结果则综合伴随着某种规律出现,有可能是两者同时出现,随着这些联系的形成和加强,联想概念的模式逐渐展现出发生在你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的结构,这一模式还将决定你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对惊喜的承受能力是你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惊喜分为积极和有意识的,是你所期盼的,另外一些则是意外发生的惊喜,并不是你所期盼的。当两件类似的惊喜连续出现两次时,第一次更让我们惊讶,第二次则更理解为情理之中。

因果关系是系统1的产物

6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对许多事情及其连续发生的事件看做有因果关系,例如“在纽约拥挤的大街上逛了一天,欣赏完风景后,简发觉自己的钱包丢了。”,但是丢钱包,纽约和拥挤的街道三种想法同时存在时,这些读者都把丢钱包的原因指向了扒手。这是我们大脑系统1对联想性关联的解释,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合理。

研究发现,我们生来就具有区分自然性和意向性的因果关系能力,而这一能力也解释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我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知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才可能对没有灵魂的身体和没有身体的灵活进行想象。宗教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系统1中去。

因果性直觉的特点是本书一再出现的主题,因为人们总是很不恰当地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景中。但实际上系统1并不具备统计性思维。

第七章:字母B和数字13

我们大脑很容易犯直觉性错误,例如在两张纸上,分别出现ABCD和1234,其中B和13看起来都一样,但是我们会惯性地认为第一个是B,第二个是13。在没有清晰的情况下,系统1会自行建立一个可能的情景,并依次做出选择,而且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这一切都那么自然发生。

那是什么让你相信那些荒谬的选择的呢。

很多情况下,我们相信某种说法是系统1的自动运作,实际上系统2的主要工作才是不信任和质疑。所以,当系统2比较繁忙或者懒得时,我们就会简单地相信系统1的判断,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相信所有事情。这可以解释我们在极端劳累情况下,我们的判断错误率很较平时高很多。

光环效应与群体智慧

我们都知道爱屋及乌的道理,当我们喜好一个人时,我们会喜好他的着装甚至说话的样子,这种偏见在我们塑造对人和环境的看法时,起着很大的作用。系统1可以通过很多比现实更简单却更连贯的方法来表现这个世界,光环效应就是其中一种。

同时光环效应的情况下,我们很注重第一印象。要想消除光环效应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消除错误的关联。

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做出决定

联想机制的一个最基本结构特点就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无法从记忆中获取的信息可能并不存在,系统1善于提前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它不会提前出本系统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所以,系统1的运作最重要考虑的是故事的连贯性,因为信息的匮乏和碎片化,这很容易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寻找连贯性的系统1和懒惰的系统2相结合,意味着系统2将会赞同许多直觉性的信念,而这些信念又准确地反映了系统1产生的印象。另外,即便是是系统2参与情况的深思熟虑后的决定,系统1也对其产生影响,系统1的信息输入从不停止。

第八章: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出判断的

系统1除善于寻找连贯性的特点外,还具有跨纬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它会用一种判断代替另外一种判断。系统2善于调动注意力来解决问题,并能引导注意力去搜索记忆来寻找答案。

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完善,系统1可以对生物体生存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提供一个连续的评估,比如:事情进展得怎样了,我们面临的是威胁还是机遇。我们通常用好与坏了评价不同的情形,人的好心情和认知放松与动物对完全和熟悉程度的判断是相当的。我们基本只需要一憋就能区分出一个陌生人的好与坏。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人们在危险世界的生存能力。

另外,研究发现,人们总是会结合力量和可信度两方面来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刚毅的放下巴和自信的微笑便告诉我们,这个人很有能力。

在政选投票中,研究者也发现,大量投票站都是运用系统1来偏低的,也就是靠直觉判断,甚至发现大部分都是看照片投票的人。对于那些爱看电视,对政治不了解的投票者来说,面部特征表现出的能力对其投票影响较大。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我们通常将强度等级匹配不一样的颜色或者声音,比如台风信号,颜色越深越强,而系统1在运作时,经常也通过这样的匹配来做出判断和选择。

系统1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同时进行多种估算,只要你眼睛睁开,你的大脑就在对视觉范围的一切事物进行评估,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特征等,这些行为都是无意识的。然后有一些评估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进行:比如评估自己多高兴或者多幸福,这种是偶尔的判断是主观自愿的,是有意识的。

如同散弹枪不可能瞄准一个目标一样,想要系统1完全执行系统2的命令而不做多余的工作是很难的。实验表明,一些并不相关的因素对我们系统1的运行产生了影响,也就是,思维的发散性和强度匹配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很多自己不很了解的事情做出了直觉性的判断。

第九章: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我们很少被问题难住,因为几乎所有的事物出现在眼前,我们都会有直觉和想法,哪怕只是对错或者是非的判断。

对于很难的问题,我们很难快速找到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易作答。我们称这种现象就做“替代”。而“启发”这一术语是指协助寻找各种难题的恰当答案的简单过程,虽然这个答案可能不完美。简单说就是用一个相关问题的答案来替代原本复杂的问题的一种策略。

这其实是我们系统1有意实施战略性决策的过程。

思维的发散性可以使懒惰的系统2摆脱很多繁重的工作,快速找到难题的启发性代替答案。

另外,思维的发散性的自主过程和强度匹配可以使能映射到目标问题的简单问题有一个或者多个答案。有些情况下会有替代答案,系统2会认可这一启发式答案。当然,系统2页可以拒绝这个直觉性答案,或者通过其他信息来改变它。但是一个懒惰的系统2往往遵循最省力的法则,不经检验认可某个启发式答案。

我们大脑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作出错误的直觉性判断,比如两个问题:

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当按这样的顺序问调查者时,约会次数和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度达到了心理测试的最高水平。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让人们回忆起约会的幸福场景,然后没有约定的人会想起孤独或者被拒绝的场景,因而导致幸福和约会次数产生了强烈关联。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一旦加入了情感因素,结论对论证的主导作用便会最大程度地凸显出来。心理学家提出了“情感启发式”的概念,认为人们的好坏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

在之前,我们讲到系统2似乎有最高的决策权,它有主动搜索记忆的功能、复杂的计算功能、比较功能、规划功能和决策功能,同时也有抵制系统1的建议,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分析问题。自我批评是系统2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在感情方面,系统2更像是系统1各种情感的赞许者而非批评者。也可以说是其各种情感的转让者。它搜索的信息和论据多半局限于与已看法一致的信息,并不着意对其进行调查核实。积极且追求连贯的系统1位要求不高的系统2提供了各种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启发法与偏见

第十章: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系统1非常擅长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使有时这种关系根本不存在,它也会这样认定。在统计学中,随机发生的事件没办法解释,但是一连串的随机事件就有规律可循。

在抽样调查中,大样本比小样本更加精确,小样本比大样本发生极端结果的概率大,小样本的出错概率甚至高达50%以上,实际上,很多的心理实验出现的极端结果就是因为样本小而导致的。

研究发现,信任多于质疑的普遍性偏见,我们的系统1不擅长质疑,它抑制了不明确的信息,不由自主地将信息处理的尽可能连贯。系统2擅长质疑,它可以同时包括多条不相容的多种可能性。然而,保持这种质疑,要比相信直觉更加困难。小数定律是普遍性偏见的一种表现,即对事物的信任多于质疑。因为系统1倾向于信任,而系统2倾向于质疑。但是往往系统1会长上风。

对随机事件做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误的,如果你听从你的直接,你常常会把随机事件看成有规律的事件而犯错。我们都非常愿意相信生活中大多数事情并不是随机的,这一切都是系统1在起作用。

第十一章: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人们在对某一未知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作用。锚定效应是心理学测试中最稳定和最可靠的结果,一旦你要考虑讲某个数字是否成为一个估测问题的可能答案时,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比如我们先给受试者看一组10-65之间的数字,然后问受试者,非洲国家占联合国席位的半分比,大部分会说25%-45%之间,我们之前的锚定数据起了作用。类似的实验不胜枚举。

是两个不同的机制让锚定效应起作用,即一个系统对应一个机制。一种锚定效应使在进行刻意调整时发生的,这是系统2的一种运行模式;还有一种是由启发效应产生的锚定,这是系统1的一种自动显示模式。

我们大脑会对锚定进行调整和估算,但调整通常会过早结束,这样我们得到的估算值通常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跟我们的锚定值类似的一个结果。

这种调整不足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我们在开车下了高速时,依然开的很快,就是因为高速行驶中,然后到普通路面行驶的速度没有调整过来。是一种调整不足的表现。

另外,研究者发现,调整其实就是刻意去寻找离开锚点数字的理由,比如问你珠峰上的沸点是多少。

暗示也是一种锚定效应

暗示是一种启动效应,它会有选择地找出相应的证据。另外,因为系统1理解句子是选择尽量相信它们的真实性,它对相应想法的选择性激活会产生一系统的系统性偏差,这种误差会让我们更容易受骗。

所以锚定效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调整,一种是暗示。有时表现出启发效应,有时是表现出调整不足。

在生活中,不管是商场商品定价还是商业谈判中,我们都随处可见锚定效益的存在。

第十二章: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启发法会涉及系统1和系统2,可得性启发法就是用一个问题替代另外一个问题:你希望估测某一范围的大小或者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但你却会提到自己想到相关实例的轻松程度。问题的替代比如会产生系统性的错误。你会发现,启发法是如何通过一个简单的过程导致的偏见,不是直接说出发生事情的频率,而且列举那些使你轻松想起相关实例的因素,这就是导致偏见的原因。比如:明星离婚事件很容易让你想起,所以我们很容易夸大明星离婚的概率。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导致的偏见非常多,我们必须努力避免这样的偏见的干扰。,重新审视我们的直觉和印象。同样,意识到这样的偏见,会使我们的夫妻关系或者社交关系更加融洽。可得性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者他人的看法。

第十三章: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人们通常认为被闪电击中的概率比食物中毒要小,但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52倍。诸如此类的误判还有很多,其中的道理是,媒体报道往往偏向新鲜和尖锐的事。比如食物中毒会经常被人们报道,我们会大大低估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

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预估也受到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流畅生动的骇人场面会加深我们的印象。对情感启发式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时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并且具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而且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关于情感启发式的研究也发现情感的因素在决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心理学家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感性而非理性,易被琐碎的细节左右,并且对较小的可能性和微小的可能性之间的差别感知力不够敏感。对于专家,他们对风险的判断和偏见往往与普通人不同,但是公众对风险的认识比专家更深刻。

我们的大脑对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限度,要么完全忽视,要么过于重视,没有中间地带。每位等待晚归女儿的家长都有体会到这样的感觉。

第十四章: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假如汤姆在一所著名院校就读研究生,请预测汤姆就读于9个专业的概率,并排序。

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系、人文与教育、法学、医学、图书馆学、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与社会工作。

在没有其他参考依据下,人们常跟进基础比率来进行推测,基础比率就是每个专业在全国这个专业的学生所在比率。

但另外一些事情下,我们没有基础比率作为参考。而我们可能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并且是下意识的行为。比如,我们给汤姆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描述,然后再让受试者对汤姆可能的专业进行排序,这时实际上学生比率人数较少的计算机科学排在最前面,因为这个专业最典型。

典型性和基础比率之间存在冲突,心理学家也努力将他们之间的冲突描述出来。在上面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某个人的具体性格特征后,基础比率的影响被忽视掉了,转而我们依据了典型性进行判断。我们对相似性的判断可以完全不受基础比率的影响,不受可能会出现的不当描述的影响,但是在判断概率时,如果忽略基础比率和证据的可靠性的话,就注定会犯错误。

典型性启发的两宗罪:

用典型性来判断概率有一些优点,它们所带来的初始印象通常比乱猜要准确。但是它有两个不足。

第一:它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比如预测你在纽约地铁里面阅读《纽约时报》的是博士还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典型性会告诉你选择他可能是博士,但是其实纽约地铁中,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有更高概率。这就是因为忽视基础比率造成的误判。

第二:它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在汤姆的实验中,我们对汤姆有一些描述,其中一些描述激发了你的联想机制,比如“他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这样的描述让你觉得它不太可能是社会科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然而,这样的描述其实不可信。但是这条质量不够的信息还是影响了你的系统1的判断。

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贝式统计学提供了类似汤姆问题的“定理”,人们认为他是为一个重大问题作出重要贡献的第一人,这个问题是“如何推断人们是怎样根据证据改变自己想法的”。它详细说明了最强烈的信念(基础比率)应该与证据分析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接近假设。有两个要点:基础比率十分重要;通过分析证据得到的直观印象通常都会被夸大。眼见为实与联想一致性的结合容易让我们相信自己编撰的故事。

第十五章: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我们通过对一位虚拟人物琳达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描述,然后让受试者预测她的身份。其中有个选项比较特殊,一个是“银行出纳”,另外一个是“积极参与女权主义的银行出纳”,按照概率应该是第一个包含第一个才对,但是在实验中,多数人将第二个排在前面,这个实验结果是:典型性战胜了概率逻辑。

这个有违背逻辑的现象,我们称为“合取谬误”,就是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的概率要大于单一事件出现的概率。就是说受试者认为,琳达既是银行出纳又是一位女权主义者的概率当然要大于只是银行出纳。这样的误判在我们生活中也非常常见,这其中有系统2的懒惰使得系统1根据典型性判断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在一些貌似合理和连贯性的评估中,概率逻辑会占据上风,比如:

简是一位老师。

简是一位老师,她走路上班。

这两个连贯性的问题,逻辑就会起作用。

第十六章: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统计学基础比率普遍被忽视,当人们手上有与该事件相关的具体信息时,有时还会完全忽略这个比率。因果关系基础比率被视为个别事件的信息,人们很容易将之一比率与其他具体事件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因果关系比统计学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系统1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代表了范畴规范和原型范例。这样的规范和范例决定了我们怎样看待事情,因为我们会在记忆里存储所有这些范畴的事物或人相关的典型形象。这些范畴是具有社会性的,这些典型形象被视为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一个中性词而非贬义词,但有些思维定式的错误是致命性的。

思维定式就是我们通过典型性来对不同事物形成了固定模式的看法。但社会规范往往反对思维定式,我们更主张基于统计学的基础比率而非基于因果关系的基础比率(典型性)来判断预测。但要打破思维定式是有困难的。

第十七章: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实验证明,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的表现并无因果关系。在运动比赛中也一样,第一天表现好,和第二天表现差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实际上,对比赛选手第二天的表现预测更趋向于平均值,而不是基于第一天的表现。这种模式叫“回归平均值”。

这种回归效应无处不在,很多可以说明这一效应的误导性因果事件同样司空见惯。这种回归现象的发现也意义重大,因为直到万有引力和微积分的出现两百年后,这种现象才被人们所理解。正是达尔文的表兄发现并命名了回归平均值的现象。

后来,另外一位心理学家证明了相关性和回归性是同一个概念,只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归平均值的情况。比如聪明女人通常会嫁个一个不如自己聪明的男人。

第十八章: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在生活和商业中,我们经常会预测事物未来走势,有一些预测是基于数据分析而来,而有一些预测则是需要直觉和系统1的共同参与。

直觉主要有两类。有些直觉是依靠反复训练得来的技能和经验;还有一些是从一开始就难以从主观进行区分。这种直觉受启发发影响,人们常常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用简单的问题代替难以回答的问题。在系统1的参与下,让我们的预测往往偏离真实结果。我们也不会注意到需要回归到平均值上来。

如何对直觉性预测的偏离进行纠正

第一步:先估测出平均点的平均值;

第二步:根据你的证据的印象算出与之匹配的平均绩点;

第三步:对你的证据和平均绩点的关联性作出估算;

第四步:如果关联度是0.3,则从估算出的平均绩点的平均值中抽出30%,放到与之匹配平均绩点里。

修正你的直觉性偏见是系统2的任务,要想找到相关的参照物、对基准预测作出估测或者对证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往往需要付出很的努力。无偏见的预测一个特征就是,只有在信息非常有效时才允许人们对罕见或者极端的事件作出预测。

第三部分: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第十九章:“知道”的错觉

前面讲到光环效应使因为思维连贯性导致的结果,我会习惯性地觉得棒球运动员又高又壮。但光环效应也有负面的,一位运动员很丑,我们就会低估他的能力。

很多事情的发生让我们低估了运气的作用,就像很多成功的名人和企业一样,光环效应让我们低估了运气在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更愿意相信他们的实力是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所了解的事情属实的情况下,我们才会用“知道“这个词”,但这个词经常会让我们产生错觉。将从前的事编成叙事故事的大脑区域是构建意义的器官。当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以适应这种意外。

人类大脑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和信念。一旦接受了新的世界观,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的改变之前的那些记忆和想法了。正因为此,让我们低估自己受往事影响的程度。 心理学家揭示了“我早就知道“或者”后见之明“的现象。

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评估行为有着恶劣的影响。但经管后见之明和结果偏差总会有风险,却也会给那些不负责任的冒险者带来不应得的回馈。几次幸运的冒险便会给一个不顾后果的领导人罩上耀眼的光环:极富远见,英勇果敢。

真的存在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吗

系统1的意义构建体系会让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比现实中的更整洁,更简单,更可预知。认为人类对过去了然于心这一错觉会带来更深层次的错觉:认为人类可以预知并控制未来。就像很多商业书中讲的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影响,其实他们的影响远比书中讲的要小得多。有两类商业书籍很受欢迎,能够满足人们对虚幻确定性的需求。这两种类型是:描写特别的个人和企业成功有失败的历史;分析成功与比较成功企业之间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基业长青》这本书,他们的基本理念是:良好的管理措施会得到认同,而执行这些措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其实公司非常成功和不怎么成功,很多程度是取决于运气。因为运气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无法通过对成功的预测推断出领导人水平高低和管理措施的优劣。

第二十章: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公司经常会组织员工进行团队建设,常见的项目就是团队一起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比如翻墙等,要团队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而且往往要失败几次才可以。过程中教官会记录每位学员的表现,从他们的表现中,他们给员工进行评价,类似种种。

但后续通过员工的变现和当时团队建设的表现看,其实当时教官的评估跟随便猜一样完全是不准确的。

作者在服兵役期间也做过类似的活动,当然也犯过类似的认知错觉“有效性错觉“。通过员工短时间比如一个小时的观察来预测一个人。我们显然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由衷地承认不确定性才是明智之举。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认知错觉比视觉错觉更顽固。产生错觉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学原因当然是玩股票的人拥有的都是高水平的技能。我们发现交易者的主观自信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判断,我们对认知放松和联想一致性的理解将这种主观自信深深植入了系统1。

最后,有效性错觉和技能错觉是由一种强大的专业文化来支撑的。

人们想当然地从过去的解读中预测未来。总是忽视“未来是不可预知的“这一观点。我们更愿意构建和相信对过去的连贯性叙事。金融专家也是看了当天的晚报之后才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

我们理解过去所产生的错觉会让我们对自己的预测未来的能力过于自信。

第二十一章: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对于通过一些规则和统计数字的运算进行预测还是运用直觉进行预测精准性,心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多数认公式运算的准确率更高,而且一些实验也证明了,但是因为直觉预测的成本较低,还很少有实验证明其准确性。在一些比如预测比赛胜负,红酒价格等不确定性更高的环境中,专家预测一般都要低于通过简单运算的预测结果。

对于简单的统计学方法的力量胜过世界著名经济学者的观点,有过很著名的实验已经证明。究其原因,专家试图变得更聪明,总想跳脱出思维的框架,在预测时会考虑将不同特征进行复杂的结合,但这恰恰会影响其准确性,另外,专家判断不可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复杂信息的最终判断很难达成一致。一个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在两个不同场合看同一张片子时,他们的结论会偏差20%。这种普遍的不一致性很可能是由于系统1对极端条件的依赖所致。

所以,我们的研究结论指出:要提升预测的精准性,最终的结果应该由公式给出。但由于我们普遍对专业知识有抵触情绪,所以我们对简单运算公式所产生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偏见。

一些情况下“闭上眼睛”的直觉性判断比主观判断更可取。我们不要简单的相信直觉,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他人的。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弃它。

第二十二章: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力量的源泉》一书中分析了经验丰富的专家是如何开发出直觉能力的,本书的作者与该书的作者有很多次合作讨论是专家的直接还是统计运算更值得相信,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最终达成一致。

直觉发生在眨眼之间,就像一位艺术品专家走过一幅画作的时候,就知道它是仿制品,但自己并不能说清楚为什么,这正是直觉的定义。

实验发现,专家具有一种预认知决策模式,这个模式中系统1和2都同时参与,在第一个阶段,暂定计划通过联想记忆的自主功能呈现在大脑中(系统1参与),下一个阶段,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过程,大脑会对这个计划进行模拟以检测其是否有效,只是系统2的参与下完成的。

那么构成直觉的信息是怎样“存储在记忆中”的呢,某一些类型的直接可以快速获得,比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对这些记忆是有意识的。但是许多情况下,我们到某个地方或者听到某个特别的说法时,感觉我们似曾相识。若事后真的发生了,我们就称之为这种感受就直觉。

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

之前我们说过人们自信的来源,认识放松和一致性与之有关。如果我们很容易想到自己想要的那些故事,且各个情节之间并无矛盾时,我们就会很有自信。但放松和一致性不能保证我们充满自信的观点就正确。联想机制会抑制怀疑并引发与当前情况相符合的想法与信息。这让我们更加过于自信。这样,很多人容易对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直觉很有自信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认为:人们对直觉的自信心不能作为他们判断的有效性的可靠指标。换句话说,当有人告诉你应该相信他们的判断时,不要相信他们,也不要相信自己。

那什么时候可以相信直觉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技能习得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个是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一个是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直觉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第二十三章: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大脑更偏向相信内部意见,也就是自己身边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发现,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规划谬误”。通常有不切实际的接近理想状况的预测和计划,这种例子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我们装修中,我们实际花费的费用要远高于我们当初预计的费用。

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

看轻或者忽视分布信息的普遍趋势可能是预测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尽力划分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所能获取的分布信息,在预测时使用相似团队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外部信息。这样我们我们的决策才更加有效。

在我们预测风险项目的结果时,我们很容易掉入规划谬误的陷阱,我们往往过于乐观地决策,而不是根据对利益得失及概率的理性分析。

第二十四章: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规划谬误是乐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美好。我们认为目标很容易实现,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乐观主义者过度自信也会付出代价。乐观主义者通常开朗快乐,他们对失败有更好的承受力,更容易受人欢迎,甚至更能摆脱离婚的阴影等。乐观主义者对塑造生活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但乐观主义者承担的风险要远大于自己意识到的水平。在美国小型企业只有35%能生存超过5年,但大多数企业者并不这么认为。乐观主义通过为自己的过于乐观和自信付出因为高风险而带来的代价。

90%的司机都相信自己的车技高于平均水平,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另外有调查分析发现,大型企业的财务主管对股票市场的短期走势一无所知,他们估测的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接近于零。

过度自信是“眼见为实”的一种表现。在估测时,我们会依赖大脑呈现的信息并构建一个使估测合理、具有逻辑的解释。一个人不可能采用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的那些信息。

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

第二十五章:事关风险和财富的抉择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人是自私和理性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不会是完全理性或者自私的。比如当面对风险时,我们就不是理性的经济人。心理学家伯努利观察到,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冒险,即不喜欢接受最不可能的结果。而且,如果在期望值相同的风险收益和确定收益中做出选择,他们就会选择确定收益。

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规避风险的决策制定者选择一件低于预期值的确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拿出一笔额外费用以避免不确定性事情的发生。

人类的各种选择并非基于金钱价值,而是基于各种结果的心理价值,即它们的效用。

第二十六章: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在效用理论中,对“盈”的效用评估是通过对两种财富状态的效用进行对比来实现的。如果你有100美元,再额外得到500美元,这500美元的效用就是100.05万美元的效用和100万美元的效用差。盈亏并没有什么不同效用,获得和亏损500美元的效用是一样的。但当盈利或者亏损的几率不一样时,他们的效应的确实不一样的。

比如:

你会选择哪一个?

问题1:肯定会得到900美元,还有90%的可能性会得到1000美元。

问题2:肯定会损失900美元,还有90%的可能性会损失1000美元。

很多人可能在问题1中选择规避风险,而选择得到900美元。

但在问题2中,损失900美元的负面效用比90%的可能性要大。所以很多人选择博一下去冒险。

我们看到,在对可能性的评估(90%对应100%)会导致问题1中的风险规避和问题2中的选择冒险这两种做法。

在没有理想选择时,人们更愿意碰运气。人们普遍对失去的厌恶程度要远大于得到的喜欢程度。“失去”比得到给人更强烈的感受。害怕损失厌恶的情绪会让我们连一些非常有利的机会都会放弃。

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三个认知特征。这三个认知特征对金融状况评估工作非常有用。这和感知、判断和情感等许多自动过程很类似,它们应该被看做是系统1的运行特征。

在前景理论中,对人类产生直接情绪影响的是得与失的情绪,而不是财富和普遍效应的长期前景。

第二十七章: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做任何选择时,参考点对我们的影响都很大。人们的偏好是会改变的,改变的不利之处比有利之处更突出,其有利之处对倾向于当前现状的偏见。

为什么人们总是很难割舍自己拥有的东西,那些没有用做定期交易的商品尤其会出现禀赋效应,比如你花500元的高价买了一张明星演唱会门票,即便后来票价被炒到3000元,你也不会卖掉这张票,虽然你的最高买价是500元,但是你最低的卖价是3000元才能卖。这是因为放弃一张票的痛苦要远大于得到一张票。

人们对损失的反应要比得到更强烈,这就是产生禀赋效应的原因。在今天看来,应用前景理论来解决经济难题的做法应该算作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前景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参照点,并且损失比得到的影响更大。穷人可以像商人一样思考,但其原动力有很大区别,与商人不同,穷人对获得和放弃之间的区别更在意。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只能在不同的损失之间做出选择。

第二十八章: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人类的小脑扁桃核对无法辨识的威胁性图片有强烈的反应,这种感觉会直接达到大脑处理情感的区域。人类大脑和其他动物的大脑一样,总是优先考虑不好的消息,这是动物的生存本能。

我们生来就能对好坏的情况进行区分,好和坏之间的界限是种参照点,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依赖当时的情况。

损失厌恶系数指的是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我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参考点所关注的是现状,但他还会是将来的目标,即没有实现的目标也是一种损失,并且这种感受超过了目标所得。所以,对没有实现目标的厌恶要比超过目标的愿望更加强烈。

人们总是设定短期目标,会努力达到,而不是要超越目标。厌恶失败是一种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它偏爱机构或者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这种想法让我们更愿意保持现状,不去改变。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行为是受自身利益驱动的,与公平无关。但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公平性在经济学中很重要,因为如果人们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会想反抗,那么这种损失强加给别人的经济行为就会有风险。损失厌恶和权利的影响远不只存在于金融交易中。

第二十九章: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决策总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更大,而其他的因素更小。这是系统1在发挥作用,我们却意识不到。

在一个赌局中,打赌的效用是其结果效用的平均值,每个结果都是通过其可能性加以权衡的。预期原理没有正确地描述你对有风险可能性是怎么想的。

可能性效应是我们高估那些出现可能性极低的结果发生的概率。

确定性效应中,那些几乎可以确定会出现的结果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于其理应受到的重视程度。

可能性和确定性在损失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效应。当心爱的人进入手术室,哪怕只有5%的截肢可能性也是噩梦。这个5%的风险带来的痛苦要远大于10%的可能性带来的痛苦的一半。这是由于可能性效应中,我们更重轻风险,更愿意花比预期价值更多的钱将其排除掉。在可能性效应中,95%可能性遭受灾难的痛苦要比必然遭遇灾难的痛苦大。

但“一切都会没事”这样的希望很渺茫,但是人们总是会放大其可能性。

与预期原理相反,人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和对结果可能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性效应会重视不大可能的结果。预期原理通过可能性来判断价值,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心理。

在前景理论中。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可能性与决策权重有4中关系模型,称为“四重模式”。

第一:较大可能性,确定性效应中。对于所得:你会害怕失败,选择风险规避,接受自己不喜欢的解决方式。

第二:较大可能性,确定性效应中。对于损失:你会希望规避损失,选择冒险,拒绝自己喜欢的解决方式。

第三:较小可能性,可能性效应中,对于所得:你会希望能够得到更多,选择冒险,拒绝自己喜欢的解决方式。

第四:较小可能性,可能性效应中,对于损失:你会害怕有更多损失,选择风险规避,解决自己不喜欢的解决方式。

这四重模式是前景理论的核心成果之一。

人们在面临的比较糟糕情况下做决策时会孤注一掷,经管希望渺茫,他们也宁愿选择使事情更糟的较大可能性以换取避免损失的希望。这种做法通常会使可控制的损失变成灾难。

如果一贯看重不太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这也是直觉性决策的特征之一,最终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出现。

第三十章: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恐怖袭击是罕见发生的事件,即便是在以色列和伊拉克等战乱和恐怖袭击频发的国家,做公交车被袭击的可能都要比开车发生交通事故概率低很多。但是人们还是往往放大这种恐怖袭击的概率,尤其是汽车炸弹。

过高权衡不太可能的结果是系统1的特点,这个我们已经知道。另外,情感和生动性会影响顺畅性、可得性已经概率的判断,这也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过度关注汽车炸弹袭击。

我们大脑会不自觉的关注新奇的事件,对于新奇的事物会唤起大脑的可得性启发模式,你的判断很可能受一些关联过去的信息和场景所影响。所以到一件罕见事件评估的时候,其概率就会被高估。

同时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比如汽车炸弹经常被媒体报道,它在我们大脑中的画面感非常强,经常是鲜血淋漓的场面。所以它在我们决策中的权重被加大。

另外,对于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对我们决策有很大影响。在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对于风险描述的角度不同,是我们对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比如一年中,全美有1000起谋杀事件是由没有服用药物的严重精神病制造的。另外一种表述是:每年,我们被精神患者杀死的概念接近0.00036%。显然第一种表述会让我们对精神病患者产生恐慌的情绪更大。

主要注意力和显著性会导致人们过高评估罕见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会过高权衡低概率的结果。对于罕见事件,我们大脑总是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三十一章: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人们在做决策时,如果可能性中等或者较大的情况一样的情况下,人们在收益状态下更倾向于规范风险损失,在亏损的状态下更倾向于承担风险。但这种选择方式是有风险的,确切地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另外,人们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类的偏好会受到逻辑一致性的影响,在做决策时我们也哟两种选择框架。

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宽框架:一个有4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将多种决策综合考虑会更有优势,但人们天生是喜欢窄框架的思考方式。这也说明了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很容易受到眼见为实原则的影响,而不愿意动脑筋。人们也倾向于出现问题时立即就通过系统1给出答案。

聪明的投资人不会每天看股票,因为每天看股票受情绪的影响,我们会经常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策。但每天以股票为生的股票经纪人,他们通过宽框架的思考方式来减轻亏损带来的痛苦,这样会有利于做出理性的决策。

损失厌恶和窄框架的结合,会让我们的损失加大。

善于使用窄框架的决策者每次都会面临风险决策时的偏见产生。他们在买保险时,总是选择最高的免赔额,而不会选择购买延长保险。但风险政策是一种宽框架。

风险政策和外部意见一样,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当前情景转移到类似情景中。让我们多思考几种可能性,外部意见是思考计划的宽架构,所以他能减少损失厌烦的所带来的偏见。

外部意见和风险政策是补救两种不同偏见的方法,而这种偏见会影响决策的制定。规划谬误的过度乐观以及损失厌恶的过滤谨慎。

第三十二章: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绝大多数人赚钱都不是出于经济动机,钱是衡量一个人自身利益和自我成就感的标尺,奖励与惩罚、承诺与威胁都在我们脑海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判断,激发我们的行为。

你会卖掉赢利的股票还是亏损的股票?已经损失的股票是一种沉没成本,是已经失去了的成本,不应该对我们是否卖掉股票产生影响,而正确的投资人应该卖掉那些未来赢利预期更小的股票。对于人类来说,心理账户是窄框架的一种形式,在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中,人们由心理账户引发的情绪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就像卖股票一样,处置效应将我们买股票的价格考虑在其中,这让我们产生偏见,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理性的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

后悔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惩罚。决策者容易感到后悔,而痛苦的情绪则对很多的决策制定都有影响。另外实验证明,人们对于不采取行动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为行动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

在许多情况下,损失的痛苦是快乐的两倍,例如下赌注、禀赋效应以及对物价变动的反应。但是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了防止后悔,比如对有可能后悔的事情心中有数,在做有长远影响的决策时,不要太过周密,但也不要完全偶然行事。

人们预见的后悔感觉往往比实际体验程度深,是因为我们会低估自己的心理防御能力。也就是说,即便你后悔,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深。

第三十三章:评估结果的逆转

在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提出了偏好逆转,指在单一评估和联合评估的不一致性属于判断和抉择中的逆转。

偏好逆转的在心理学和经济学间的对话有着重要的地位。理性的经济人不会受偏好逆转的英雄,因而偏好逆转现象被看成是对理性因素模式以及建立在理性因素模式之上的标准经济理论的一种挑战。

理性通常受到更广泛、更综合的框架制约,而且联合评估显然比单一评估更广泛。单一评估通常会反映出系统1的情绪反应程度,但联合评估是需要系统2参与的。

第三十四章: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经济学人的观点和偏好是基于现实的,对于2016年世界杯总决赛结果的两种表述“意大利赢了”和“法国队输了”的意思并不相同。两个句子引发了不同的联想,引起了系统1的对两句话的不同反应。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系统1不是基于现实的,很多情况是受情感的干扰,当获得是确定的时候,系统1便会偏向于获得,当损失确定的时候,系统1会偏向于规避损失。

重构框架是要付出努力的,而且系统2很懒,除非有明显的理由需要这样做,系统2才会考虑重构框架,免受框架影响。

在前景理论中,跟据结果的好坏,我们对打赌还是确定的事的选择也会不同。当结果是正面的,决策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情(规避风险);当结果是负面的,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情,愿意赌一把。

第五部分:两个自我

第三十五章: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作者研究体验效用和决策效用已经很长时间,关于如何测量体验效用,例如,假设一个人要接受一次痛苦的注射,原计划20天,现在减少到18天,请问人们对这种减少的感受与6天减到4天一样吗。结果证明,相较于第二种情况,人们愿意为第一种情况付出更多。在某些情况下,体验效用可用做评估决策的标准。并且体验效用会随时间变化。就像注射次数加倍会使注射的痛苦翻倍一样。

另外,如果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记忆,那降低最为疼痛时的疼痛感就会比将疼痛过程减少更为重要。也就是如果降低疼痛感,患者的记忆会减弱。

另外,记忆自我本身对我们大脑有决策影响,记忆自我的感受是对代表时刻的感受,受到峰值记忆和结束时刻的强烈影响,就像打针一样,我们总会记住打针很痛的感受,但打针的持续时间对记忆并没有太大影响。

如果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不相符,那么肯定是决策出错了。这种错误反映了两个原则,过程忽视和峰终定律。这导致了决策和体验的不协调。决策不会产生最有可能的体验,对未来感觉的预测也会是错误的。品位和决策受记忆影响,但记忆可能是错的。

我们大脑的运作时,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对痛苦和快乐体验的持续时间有着强烈的偏向,我们希望痛苦更短,快乐时间持续更长。然而,我们的记忆(系统1的作用)已变成痛苦和快乐的最强感受(峰值)已经结束时的感受。也就是说忽视过程的记忆不会为我们的偏向带来长期的快乐和短暂的痛苦。

第三十六章:人生如戏

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舞台表演中,比起整个角色的人生,我们更在意他的结局。心理学家对过程的忽视和峰终定律是否会主宰我们对整个人生中所作的评估感到好奇。我们往往将某些典型时期的幸福,总结为我们总体幸福,而不是整个过程中感到的幸福。这是一种“少即是多”的效应。在评估整个生命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情时,高潮与结尾很重要,过程常被忽略。

我们在旅行中疯狂拍照,说明存储记忆是我们旅游的重要目的,这个目的会影响我们的旅游计划和体验。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对他们的经验自我遭遇的痛苦都是默然的对于,对于没有了记忆和人生故事的老年痴呆患者,但是他们的经验自我对于美与高贵依然敏感,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就是过去真实的我,他们两者主宰我的生活,但它们对我来说就像陌生人,人生如戏。

第三十七章:你有多幸福

我们为记忆自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从各方面考虑,你对自己的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如何?

之前的实验证明,我们的记忆自我对实际幸福的判断比经验自我更容易出错。我们在某个时刻的心情取决于当时的情境,情绪上的幸福感会在一天或者长时间内波动。比如工作时候的心情主要不会受大体上的工作满意度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关注的事情,我们通常都会关注正在进行的活动以及直接环境。少数人可以用意志使自己更开朗、快乐。但大多数人是不会的。

人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提高经验的质量:将消极的休闲的时间用在其他事情上,例如,将看电视转换为积极的休闲方式,包括社交或者锻炼等。

比起生活经历,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比如教育程度对生活的估测会有更大的影响,比如受过高教育的人对自己生活的评估会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经验自我更幸福,他们的压力也会越大。

通过调查发现,贫穷使人悲伤,富有可能会提升某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总体来说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感。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到某个标准后,就不会增加。

第三十八章:思考生活

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很难回答的问题,调查人员调查了人们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数据表明,结婚之后,人们对婚姻的满意度是持续降低的,尤其是结婚后3年内。但回答这些问题时,人们大脑可能会受到当前或者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影响,我们得到的答案并非是你对生活所有维度的权衡之后的结果,也就是其实并不能客观反映你的真实满意度。

另外,收入高的人对于幸福感普遍高。对于那些认为有钱重要的人来说,收入对生活的满意度影响更大,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且能得到有钱的人对生活的明显更为满意;想要却没有钱的人对生活更为不满。同样的道理对于设定目标的人,目标的达到会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在考虑幸福的时候,我们必须将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的感受考虑在内。

我们对幸福的错觉也会被放大,因为系统1会将部分的生活代替为我们整个生活的感受。这就是聚焦错觉。比如:在你思考某件事时,这件事就不会像你想的那样重要了。

聚焦错觉的本质是眼见为实对我们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影响。类似的偏见让我们对幸福感的判断产生了偏差,研究也发现,病人的幸福感跟正常人并没有不同。

在我们对幸福感的判断中,时间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将经验自我的生活描述为一系列有价值时刻。某个生活阶段的价值就是这个阶段价值的总和。记忆自我同样也会讲故事和作出选择,但它不能恰当地表示时间,它只是关注高潮部分和结尾部分,过程往往被忽略掉。

我们在前景理论看到了不同形式的过程忽视。在对慢性疾病的预测以及聚焦错觉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对过度到新状态的关注、时间忽视和适应性。人们在聚焦错觉中犯的错误包括关注选定的时刻,忽视其他片段发生的事。大脑善于处理故事,但是却似乎不能很好地处理时间。

幸福这个词并不只有一个简单的含义,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对他们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