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肝病论(一)

 摘录中医 2020-05-22
肝病论(一)

    中医对肝脏的认识,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比较系统的论述。西汉以后的《伤寒论》、《千金要方》、《中藏经》等著作,都有新的发挥与突破。到了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主疏泄者肝也,把肝看成是机体运行气血和新陈代谢的重要脏器,它的学说影响后世可云甚大。明清以来,由于温病学说的崛起,尤其是叶天士的养胃阴学说建立以后,并经过魏玉璜、王旭高的不断努力,在肝病纷纭复杂之中,理出了肝阴、肝阳、肝气、肝血的发病层次,在治疗中,相应地厘分了疏肝治气、柔肝治血的不同界限,从此大大丰富了肝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特色,放射出来令人夺目的光彩。
    肝属厥阴,上至巅顶,下至足底,居于胁而列六经之末,联于胆位处心肾水火之间。应春气而主生、升不息之机,与少阳为表里而有体柔用刚之别。因为肝主藏血,肝赖血养,血为阴,故为体阴。肝气主疏泄,气为阳,故其动则为用刚。刚柔相济,气血谐和,则血养其体,气资其用,而能调畅敷和,生机盎然。
    肝的生理功能,一是自身的阴阳气血,颉颃合作;二是还必须在下的肾水不断接济滋润;在上的肺金之令时时的清肃下降;在中的脾土之气及时的生养补充。由于三元之气发挥了对肝脏的积极作用,这样,肝得以柔和舒展,柳梢袅袅而舞东风。    
    肝属木,病则郁。肝病大师王旭高治肝之法,先以解郁为开端。何谓郁?郁者结也。气郁之始在于经,久则由经入络,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络脉瘀阻,以及肝硬化等病理变化问题。我们说郁为肝病之关键。无论肝病的任何一个阶段,疏通气血、疏肝开郁的原则应贯彻始终。《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之谓欤?
    肝的病因有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之分。从外因来讲,则为六淫所伤;从内因来讲,则以七情所伤为多见;从不内外因来讲,则多与饮食不节关系为大。当今之俗,以酒为浆,以肉为粮,滥服补药成风,因而湿热内生,膏粮之变,足生大疔。湿热伤肝,则气郁湿凝,肝脏对新的物质不能生化,老的废物又不能代谢体外,由此可以导致肝炎之病油然发生。据卫生部公布,我国有一亿三千万人口染有乙型肝炎病毒,肝炎已经成为公害,医为仁术,实不可等闲视之。
    一、肝炎的气分证    
    症状:口苦,心烦,胸胁发满,饮食不馨,恶闻荤腥,体疲懒惰,小溲黄赤、味秽,脉弦,苔白腻。
辨证:口苦、心烦、尿黄赤、苔白腻,乃湿热之邪也;胸胁发满、脉来而弦,乃肝气郁结之象也;新陈代谢不利,湿邪重着,而使人肢体疲倦无力,不欲活动也。察本证多表现为急、慢性肝炎的活动期,一般多见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黄疸指数呈上升之势。西医诊为甲型肝炎,余认为湿热之毒此时已侵犯了肝的气分
治疗气分肝病有八个字,叫做疏肝清热,解毒利湿。经余研究出来的方药,则叫柴胡解毒汤。
    组成:柴胡、黄芩、茵陈、土茯苓、凤尾草、草河车、茜草、土元、海螵蛸、叶下珠、苍术。
    方义:柴胡配黄芩既清肝脏之热,又能疏肝解郁,去陈莝,利六腑,而为一方之君药;茵陈清利湿热,利胆治黄;凤尾草凉血解毒,祛邪护肝;土茯苓、草河车、叶下珠集中清热解毒之力度。妙在引进了《内经》治疗血枯四乌贼骨一芦茹汤,抓住了肝以血为体,治肝先保血的战略思想;土元与茜草两药配伍,而有活血通络之功。而土鳖虫又能补充蛋白,提高免疫机制,起到续绝伤的作用;苍术健脾除湿辟秽,用之以防肝病传脾与湿邪过盛无制之危。以上所用诸药皆隶属柴、芩两药之下,而为本方之臣使也。
    余积三十年之临床经验,制出柴胡解毒汤,切磋琢磨,煞废苦心,一言难尽,而来之不易。本方有三大特点,向读者必须一提:(1)柴胡与黄芩相配,宗仲景清热与解郁同步,师小柴胡汤之方义也。(2)清热解毒而又不伤肝阴,筛选出来近代新药之凤尾草、叶下珠,表现了创新的意境和气势。(3)肝以血为体,治肝必须开郁,然而治肝又必须养血。今摒去当归、白芍而引进了《内经》治疗血枯之方,使仲景与岐黄接轨,十三方与经方共辉,此乃异想天开,可谓胆大包天。
    柴胡解毒汤治疗肝病独树一帜,包含很高的科学价值与治疗意义,对甲肝、丙肝转氨酶居高不下,黄疸指数不断升高,服用此方则疗效显著,令人叹服。服用柴胡解毒汤时,其人如有大便溏薄,或有下利之证者必须禁用,以其药苦寒能动脾阳故也。亦应禁食酒、肉、鱼、虾以及各种补品,恐助肝脏之湿邪,粘着而不出也。病人忌口要严格,不能通融,即使病人反对,也要坚持到底,不能让步。
    湿热伤肝,肝失疏泄,胆汁外溢,临床多有黄疸病证出现。西医在临床总结出来的三句话,听后很有意思,录之如下:顽固的‘T’,要命的,翻来覆去的转氨酶’”。可见黄疸的出现意味着病情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反馈往往接踵而来,故不可粗心大意。
    中医的经验,认为黄疸之生,先见黄苗,又叫三黄反映,即两眼巩膜发黄、舌苔之色变黄、小便的颜色也必然发黄。这时候湿热相蒸,欲罢不能。其人必然心中烦懊,难以自控,此时则必然发生黄疸而无疑也。黄疸为热病,轻则色黄,重则变黑。若黑疸而减轻时,仍可变为黄色。惟女劳疸自当别论。   
    湿热性肝炎黄疸,在辨证中,应分析出湿与热两邪的孰轻孰重。分清邪气,厘其层次,在治疗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事半功倍。
    ①湿重于热的黄疸:
    症状:外则黄色鲜明,而内带晦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胸满,腹胀,小便不利,脉濡,舌苔白厚腻。    
治法:利尿以去湿,清热以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
    组成: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用法:上二味和,空腹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②热重于湿的黄疸:
    症状:黄疸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汗出为多,心烦腹满,舌苔黄腻,脉来弦滑有力。
    治法:急清肝胆三焦湿热。
    方药:大黄硝石汤。
组成:大黄、黄柏、硝石、栀子。
用法:上药以水三碗,煮取一碗,内硝石更煮,取大半碗顿服。
    方义:里热成实则大便干燥,故以大黄、硝石以下之;小便赤涩、舌苔黄腻,是为热中挟湿,故以栀、柏而从三焦以利之。
加减:除服用苦咸寒之药外,可参用加味杏仁石膏汤:杏仁、生石膏、半夏、栀子、黄柏、枳实、生姜汁、茵陈蒿。本方苦降辛开,佐以甘辛寒,为苦辛寒合法。方中以杏仁宣开肺气,气化则湿化;生石膏辛寒以清热而养津;栀子清三焦之火;黄柏清下焦湿热;以半夏、生姜汁健胃气以辛开痰湿结滞,佐以茵陈退黄利胆。
总之,凡急慢性肝炎,出现黄疸而热重于湿者,可用本方治疗。肝昏迷前期,发现湿热伤阴之象明显者,用本方略加甘寒养阴之品,而疗效迅速。
    ③湿热皆盛之黄疸:
    症状:湿热两盛之黄疸,舌苔黄腻,口渴腹胀,大小便俱不利,脉来沉弦而滑。
    治法:急清湿热两感之邪。
    方药: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先煎),栀子,大黄。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然后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分析:湿热俱盛之黄疸,根深蒂固,一时难于除根。所以,停药不能太快。如果其人小便色黄,大便灰白,脏腑湿热犹未排尽,必须继续服药进行治疗,令其死灰不能复燃
    二、肝炎的血分证
    盖新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叶香岩的卫气营血辨证层次,完全适用于肝炎之病证。湿热肝炎,在气分日久不愈,便可由气入血,转入肝炎的血分证候
    症状:肝脾肿大,胁肋刺痛,昼轻夜重,腹胀,体疲,小便色黄,大便不爽,脉弦而沉,舌有瘀斑,或边尖绀紫,面目黧黑。
    西医化验:肝功五项呈现表面抗原阳性,具体则有大三阳、小三阳,甚至出现蛋白倒置,或T上升等象。有的病人,体疲无力,饮食不振,睡眠不佳,齿龈流血,以上则称之为乙型肝炎。此病潜伏,而有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占位性病变的危险,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千万不要麻痹大意,熟视无睹,而相安无事。治疗澳抗由阳转阴这一工程,则属于科研方面的研究问题。但实现转阴则是谈何容易?西医束手,而中医亦无经验可寻。渡舟不才,进则结合临床,退则读书求悟,积数十年之琢磨研究,反复推敲,研制出柴胡活络汤、柴胡鳖甲汤等方,对治疗乙型肝炎确有疗效而于临床不无小补:
    ①柴胡活络汤:
    组成:柴胡、黄芩、土元、茜草、红花、泽兰、当归、白芍、草河车、茵陈、凤尾草、白术、海螵蛸。    
    方义:本方治疗要点有三:(1)开郁清热,柴胡、黄芩是也;(2)清热解毒,茵陈、草河车、凤尾草是也;(3)补血养血、活络行血,土元、茜草、红花、泽兰、当归、白芍、海螵蛸是也。本方偏寒,利于肝而不利于脾。为此,凡乙肝五项阳性,胁痛、背疼、腹胀、小便黄赤、大便偏干者,则为方证最相宜也;如果大便偏软,或已发生大便溏薄,则本方慎不可用也。
柴胡鳖甲汤:
治疗乙肝发现肝、脾肿大,手可触及,脉弦而涩,舌有瘀斑,颜色紫暗,脉弦而沉。
    治法:疏通气血,软坚消痞。
    方药:柴胡、黄芩、党参、炙甘草、半夏、生姜、红花、茜草、鳖甲、牡蛎、干姜、土元。    
    此方以十剂为一疗程。轻者两个疗程,重者四个疗程,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此方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也更为理想。
    ③宣络化瘀汤:
    治疗肝气抑郁,久病入络,气血两瘀,脉来沉伏,或见弦迟。妇女则汛事不潮,胁与少腹胀痛不休,饮食俱废,胸满噫气。
    方药:藏红花、茜草、桃仁泥、郁金、苏子霜、旋覆花、当归须、降香、公丁香、佛手。
    注:本方在服用时可与柴胡鳖甲汤互为表里,交替服用,则屡见奇功而不可轻视。
    三、肝病传脾
    肝病传脾,脾虚气寒则作泻,元气受损抗邪无力,则可使肝病发生恶化,成为肝硬化的前驱症状。肝硬化腹水一半是乙肝的并发证,一半则是由于服用清利湿热之凉药伤脾阳而续发。为此,在治疗肝炎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询问大便的具体情况。要形成辨大便的常规,这就是要诀。凡是肝炎,无论湿热在气在血,如果出现大便溏薄,每日二、三行,腹满而又体疲无力的,就应该郑重其事,于治疗中加入干姜、白术、党参、黄芪等辛甘为阳的药物,也应该减少方中的苦寒阴柔之品。
如果肝炎病人以腹满为主,兼见胁痛与背腰皆痛,手指发麻,大便下利,或者溏薄不成形,脉来沉缓无力,舌苔白润不干的,此时摒除诸方不用,惟用《伤寒论》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服之神验。此方仲景用于治疗伤寒汗下之后,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渴而不呕等证。考《伤寒论》以柴胡名汤的有六张方子,唯此方在临床较为孤僻而鲜用之。陈慎吾先生生前对我说过: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者,用之最恰。我问陈老什么是阴证机转时,陈老则顾左右而言它,没有把话讲清。
    有一次会诊一名王姓工人,患肝炎住院。近一月来,大便溏薄作泻,每日三、四行,腹胀以夜晚发作为甚,腹胀之苦使他坐卧不宁而难以言喻。除腹胀以外,还有口苦,恶心欲吐等证,切其脉沉弦而缓,舌苔则白滑而润。余思此证,既有口苦热象,又见太阴之腹满寒证,此时顿然想起陈老讲的阴证机转这句话,落到了太阴脾寒上头,为我作出了满意的答复。于是我为病人开了一张柴胡桂枝干姜汤。病人服了七剂,则腹胀与下利皆愈。   
    ①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黄芩、炙甘草、花粉、牡蛎、桂枝、干姜。
    方义: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解郁利气以通六腑;干姜、炙甘草温焙中州,以暖太阴之寒;桂枝通阳行气,以化津液;牡蛎、花粉生津软坚,以治疗肝脾肿大痞硬。
    我认为这个方子,有小柴胡汤与理中汤合方之义,而与大柴胡汤遥相对应,一治实热,一治虚塞。体现了仲景为肝胆横逆脾胃之时,而分寒热两途与虚实两治之法。但是仲景原论,并无治疗下利与腹胀等文,国内的注家亦鲜有报道。日本人榕堂尾台在他编著的《类聚方广义》内,赫然写出治大便溏薄,小便不利八个字,也可以说它是记载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下利的第一手材料。
    临床应抓主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证,则是阴证机转中的腹胀与下利。如果其人在主证中,而出现后背疼痛手麻等证,这是因为太阳之气行于背,太阳阳气温煦不足,所以后背作痛而又手足发麻;州都气化不利,而小便也为之不利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药物结构,妙在画龙点睛用上了桂枝以通太阳之气,又用上了干姜以温太阴之脾寒。太阳主宰寒水,太阴则主宰寒湿,所以这两味药物的切入,点燃了脾胃的生阳之气。大气一转,则使阴寒消退,而给肝胆之疏泄带来了升降出入、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力。
    由此而论,此方推广到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腹胀不消,胁痛不休,转氨酶居高不下,或者残黄盘根错节而难去消。临床碰到的种种困难,而难以解决之时,用此方也,则有神出鬼没,能使人有死里逃生之神效。余治肝病以此方为靠山,为撒手锏。的确,它是仲景六个柴胡汤中的一张王牌,此方为神农学派的中流砥柱,奥妙非凡而不可低估,希望大家引起注意,加以使用为幸。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歌:
    柴胡桂姜痛胁背,  大便溏薄尿不利。
    “阴证机转气化衰,姜桂柴芩草粉蛎。
    加减法:腹胀下利倍用干姜;体疲食衰加红人参;小便不利加茯苓;背痛倍桂枝;黄疸加茵陈;腿肿加防己、黄芪;头晕加白术、泽泻;不寐加酸枣仁、龙眼肉;小腹痛,加吴萸、生姜;腰痛加杜仲、续断;胃气上逆作呃,加砂仁、木香、刀豆子等。
    ②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果已发现肝硬化腹水,而在心下的部位出现痞满坚硬,而又小便不利,大便反多,或者溏软而不成形,脉来沉弦小紧,舌苔白滑,舌质淡嫩者,这是水气结于心下,部位为高而阴霾用事。治疗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化在上之水寒邪气,神验之至。如果全腹皆胀,而上脘为甚的,亦可使用本方治疗。    
    方歌:心下坚大边如杯,水寒相结阳气摧,桂枝去芍麻辛附,散寒通阳逐水湿。
    ③实脾饮:
    症见:肝硬化腹水部位正在脐腹中央,脾肾虚寒,则腹胀而尿少,大便下利,四肢清冷,畏寒喜温,或见腹中疼痛,面色黧黑,目无神彩,目眶周围一团黑气,舌质淡嫩,苔则水滑,脉沉无力。两腿水肿,按之凹陷。
    治法:温补脾肾以固根本,利气行水以治标邪。
    方药:茯苓、白术、木瓜、炙草、木香、大腹皮、草蔻、附子、干姜、厚朴。
    加减:此方必须另加红人参、黄芪大补元气,才能稳住阵角,以免倒戈。
    ④真武汤:
    如果肝硬化腹水,脉沉而小腹胀,小便不利,两腿肿胀,背部恶寒,头晕心悸,筋惕肉瞤。此乃肝病及肾,而使少阴阳虚,气化无权,下焦水寒之邪得以泛滥为患。
    治法:补阳气,消阴气,逐水邪,驱寒湿。
    方药:炮附子、生姜、白术、茯苓、白芍。
    注:以上从心下腹水至少腹腹水,层次宛然,选用温药化气治水之法,则庶几近之矣。
    ⑤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是支持疗法的方子,是治病留人,恢复五脏功能的一张王牌。肝硬化腹水是一个大症,也是一个顽症。腹胀如瓮,小便点滴难下,此时的利尿药则急如风火,西医的速尿,中医的甘遂、大戟往往不择手段,蜂拥而上。虽然小便得通,腹胀得减,水肿得消,图快于一时,然而丢钾损正贻害于无穷。中医的利水峻剂叫十枣汤,其中还有十个肥大的红枣,以监制甘遂的毒峻而助正气一臂之力,而速尿则缺乏这一构思,不免令人不安。
    肝硬化腹水大症,从战略上讲,一是不用各种利尿药,另辟治法,而以调动五脏的自然疗能,恢复其自然的气化功能为主。尤其对老年人与久病服利尿药无效时,坚持服用补中益气汤并用金匮肾气丸,不急不躁,缓缓服用,自有山障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遇。
医案举例:卜老汉,男,82岁,患肝硬化腹水,腹胀如鼓,腿肿而按之成坑,小便不利,日溺100ml,家属催用利尿之药。余切其脉大而无力,舌苔白润,精神不足,闭目欲睡。余曰:治病留人,留人为上。
为疏:真武汤与补中益气汤,上、下午各进一贴。
    以上述治法,经治一月有余,则小便增至600-700ml,而且精神见长,大便成形,脉来仍大。余继开补中益气汤嘱服一月,如无其它变化则勿庸诊也。卜老汉因此法而留住了性命,治愈了肝硬化的大病。
    清人吴谦认为:肿胀之病,属虚寒者,自宜投诸温补之药,而用之俱无效验者,虚中必有实邪也。欲投诸攻下之药而又难堪,然不攻之终无法也。须行九补一攻之法:是用补药九日,俟其有可攻之机,而一日用泻下之药攻之。然攻药亦须初起少少与之,不胜病渐加之,必审其药与元气相当,逐邪而不伤正始为法也。其后或补七日,攻一日;补五日,攻一日;补三日,攻一日。缓缓求之,以愈为度。
    余治此病,颇能体会吴氏用心良苦,关心后世民瘼,情深意长。然肝硬化腹水之证,虚证多而实证少,凡用攻逐水气之方,实属下策,往往带来死亡而不可轻试也。为此,我避开攻逐泻水之法,勤求博采,对肿胀大证,在补攻两难之时,而另辟蹊径,创出一条新的治疗方法,共有四方录之如下:
    ①白玉消胀汤:
    组成:茯苓、玉米须、白茅根、抽葫芦、冬瓜皮、大腹皮、益母草、车前草、土元、茜草、川楝子、延胡、紫苑、枳壳。
    分析:此方利气行水,活血通络。上利肺气以行治节,下开水府而利三焦。虽然属于逐邪消水之一类,然无伤人损正之弊端。凡肝硬化腹水处于补泻棘手、进退两难之时,此方则大有可为,临床治疗幸勿忽视。
    ②白玉通草汤:
    组成:茯苓、玉米须、白茅根、通草、冬瓜皮、大腹皮、枳壳、紫苑、防己、黄芪、白术。    
    分析:此方为白玉消胀汤加减方。治疗特点是能于水中把湿邪分离出来,对利小便而有显著的功效,但方中通草必须重用至15克以上,剂量少则无效矣。
    医案:一日余会诊于北大医院,金某,女,56岁,患肝硬化腹水,腹胀,腿肿绽开肌肉,流水涓涓而小便则点滴皆无。医院虽用上速尿不见功效,向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余切其脉为沉,舌苔白腻而厚,高浮在上,腿肿如象,腹胀如鼓。余辨为水中挟湿,湿邪重着,滞于三焦,拖住水气不能排出。因湿为重着之邪,非轻不解,轻以去实,叶天士有或渗湿于热下,今有渗湿于水中,在于思想领先,触类旁通而已。   
    患者服药,小便得通。第一次尿了400 ml,相继不久又尿了300ml,到了夜间一共尿出1000ml,医院主治医师为之愕然称奇,为其解决了尿中毒带来的一系列的危险与死亡。
    ③宣利三焦汤:
    组成:白蔻仁、杏仁、苡米、通草、厚朴、藿香、桔梗、半夏。    
    医案:湖北李某,六旬开外,病水而小便不利,周身浮肿,久治不愈。余巡诊至其家,脉之而弦,舌苔白腻而厚,胸中憋闷。余用宣利三焦汤:白蔻仁、杏仁、苡米、通草、厚朴、藿香、半夏、桔梗、枳壳、紫菀。 
    患者视方,认为名家用药太轻,恐难以胜任。然服药后至夜半,自觉欲大便,登厕后则小便如涌,周身汗出颇透,如释重负,而全身之肿胀水气顿消。李君不知病愈之所自,余曰:此方为三仁汤加减化裁,其义有三:一为提壶揭盖,先开其肺气,以利水之上源;二为轻可去实,因水中挟湿,非轻则邪不去;三为淡能化浊,三焦湿浊之邪傍水而生,拖住水邪不得排出,此时非用淡药则莫能愈也。余用以四两拨千斤之法,犹太极拳也。用轻药治实证,则亦何疑之有也。
    以上所举之方,避开了利水消肿等老一套的治疗方法。以淡药治实证,以轻药于水中渗出湿邪,加强了三焦功能,启动了升降出入的机制,正是不在补与泻中做文章,而在六气之中求因果。不敢云创新,实乃开辟了一条治疗的蹊径。问题至此,犹未完结,还必须由气分到血分,另下一番工夫。
    ④珀朱六一汤: 
    组成:琥珀、朱砂粉、滑石、通草、泽兰、益母草、藏红花、茯苓、当归须、木通。
    分析:盖瘀血可导致水肿。《金匮·水气病》而有血分水分之分也。
医案:杨某,男,山西人。患左侧小腹时痛,尿不利,而面、腿皆肿,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余切其脉弦而偏沉,舌质有瘀斑,患者出示肝功化验单,则为澳抗阳性。
余曰:君病在血分,水肿由血渗出,所以利尿之药而无效可言。
    为疏:珀朱六一散,连服七剂,其肿消退,转用柴胡活络汤以治肝炎。 
总之,肝病最杂而治法最难。以上之文介绍了甲型肝炎之柴胡解毒汤,乙型肝炎之柴胡活络汤,以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开辟了补泻之外的第三种疗法。方药来自实践,对治疗肝炎不无小补也。中医的学术,比天大,比海深,丰富多彩,大有可为。陶渊明先生有一句话叫: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医!  
 内容来源:《刘渡舟医论医话100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