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以升:唐山路矿学堂年龄最小成绩最佳的学生

 铁道之旅 2020-05-22

1896年,津榆铁路总局(北洋铁路总局)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沦陷。山海关铁路学堂为俄军强占,学堂教学被迫中辍,师生离散。1902年8月,八国联军从山海关撤军。1905年10月15日,路局总办亲自前往唐山火车站以西,唐山铁路机器厂以北择定校址筹备复建。1906年确定学堂名称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并于当年8月初,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主要报纸刊登招生广告,开始招生。因为校址已在唐山,后称“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7月14日,该校便由唐山路矿学堂更名为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9月,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21-1937年间,该校校名屡有更易,但习惯上称之为“唐山交通大学”)。

青年茅以升

1911年,茅以升考取当时国内著名工科大学――唐山路矿学堂,选择桥梁专业。因为年纪小,入学后他学习非常艰苦。那时候老师都是英文授课,自打这学校一成立就是国际化的教育,有很多外籍教授。他成绩更是年年全班第一。西南交大茅以升纪念馆里面有一张茅以升上学时的成绩单,他的平均分92.5分,而且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差距很大。虽然他在班上年龄最小,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好,在校四年,年年考第一。

茅以升的毕业证书

刚进唐山路矿学堂时,一场严重感冒并发扁桃腺炎曾使他几天卧床不起。病愈之后,他突然发现洗冷水浴同运动一样,能强健体魄。于是每天晨起,他坚持用冷水洗脸,以改善和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尤以隆冬,用冷水洗脸后,一股股暖流遍布满脸和双手,他认为不仅锻炼了抗寒能力,更磨练了意志。午后,他也仍用冷水浴身,长年累月,茅以升让皮肤在冷水的按摩中,饱享健康的快乐。至此以后,几十年来,他很少再患感冒。每天坚持进行的冷水浴,为他在几十年的科研、教学、写作、社会活动等工作,带来了旺盛的精力。

茅以升的书法作品

当年,辛亥革命爆发。茅以升热血沸腾,想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军。母亲坚决不同意,对他说:“你应当先学好本领再去革命。”茅以升陷入深深苦闷。正在这时,孙中山到唐山路矿学堂视察,并向全校师生发表演讲,他说:“国民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平等自由的中国;一路学习世界科学技术,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孙中山说:“开发资源,办工厂,实行大机器生产。发展实业,繁荣市场,扩大贸易……凡此种种,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需要修筑十万英里铁路,一百万英里公路。希望寄托在在座诸君身上。”孙中山的讲话,使茅以升豁然开朗。他想,修铁路,筑公路,都离不开桥梁,桥梁专业大有作为。从此,“为祖国建设现代化桥梁,让铁路、公路畅通无阻地跨过大江大河”的愿望,成了茅以升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916年夏,茅以升自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这时恰好北京的清华学校招收10名大学毕业生,准备派往美国大学做研究生并资助3年。言明要由各大学保送其毕业生应考。茅以升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课业很重,毕业考试幸列第一名。4年学业总平均是93分。据说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是“空前绝后”的。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又经北京教育部评选,在全国高等学校成绩中,名列第一,还颁发了奖状。

茅以升的书法作品

茅以升由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保送到清华学校应考,他考后自认为录取无望,因为“考试题太容易了,人人可取”。家人只好等着结果下来。过了两个星期,茅以升接到学校的信,不知是喜是忧,他拆信的时候手颤抖得几乎拆不开,母亲在旁边也替他紧张。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好消息,茅以升被录取了,全家欢呼雀跃。这年9月启程赴美国留学。而茅以升到康奈尔大学注册处报到时,被注册处主任告知说,唐山这个学校从未听到过!接着就说,凡来研究院报名之前,须经考试,合格方能注册。考试结果茅以升比其他几校的学生都好,从而顺利进入康奈尔研究院。茅以升为唐校挣足了面子,康奈尔学校从此规定,唐校毕业的学生今后不用考试,可直接入校。茅以升选了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当时与他同一专业的还有罗英、郑华,他们三人成为专攻桥梁专业的第一批中国人。就因为茅以升,从此唐山交大在国际声名鹊起,被誉为东方康奈尔。

茅以升珍惜一切时间,勤奋读书,刻苦钻研,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他的记忆力相当好,背诵圆周率的精确数值,能把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都熟练地背诵下来,经久不忘。在国外求学期间,一名外国同学曾和他比赛,茅以升写到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第101位的数字,外国同学不得不佩服这位中国同学。

茅以升的书法作品

后经导师贾柯贝介绍,茅以升进入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在这里,他学会了绘图、设计、金工、木工、油工等全部造桥技术,为了向更高深的理论攀登,茅以升又报考匹兹堡市内的加州理工基础工程学院桥梁系夜校,他先后通过了英文、法文两门外语,终于考取了加州理工基础工程学院桥梁系。又经过半年的努力奋斗,茅以升完成了他长达30万字的博士论文。经过论文答辩,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第一个工学博士诞生了,1919年,茅以升成为该校首名工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桥梁桁架次应力》很有创见,专家、教授大为赞许,因此被称为“茅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有人劝他留在美国工作,日后必定成就辉煌、幸福一生,可茅以升并不这么为自己着想,他认为:“虽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1919年12月,茅以升毅然回到祖国。

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校园里树立起茅以升的全身铜像

1920年8月下旬,从美国留学归国的茅以升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教授结构力学、桥梁设计、桥梁基础、土力学等课。茅以升也因此创造了“五早”记录:大学毕业早(18岁)、留学早(21岁)、得博士学位早(24岁)、当大学教授早(25岁)、当大学校长早(29岁)。

监制 / 渊默、大白

编辑 / 小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