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5064--俄罗斯人喜欢外国人用战斗民族还是北极熊称呼他们?

 泊木沐 2020-05-22

公元18世纪,在西方的欧洲开始出现这么个名词来形容俄罗斯——北极熊。在如今看来,用“北极熊”来形容俄罗斯似乎非常形象,因为从版图上来看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看起来都神似北极熊。

然而其实18世纪的欧洲称呼俄罗斯为“北极熊”却有另外的意思:形容俄罗斯人像熊一样野蛮和懒惰。从当时特殊的历史年代来看,也许欧洲人这么形容俄罗斯与其历史上的一个制度有关。

众所周知,在俄国进行“1861改革”以前,整个俄国的广大农民一直处于农奴制度的束缚之下。18世纪,欧洲人以北极熊来讽刺俄罗斯人的懒惰就与这个制度有关。农奴制度是封建贵族与地主残酷剥削农民的一种制度,可以说那些贵族、地主依靠榨取农民的利益来使自己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这些人因此被西方人讽刺为懒惰。

公元1497年,莫斯科公国发布了《伊凡三世法典》,从此农奴制度就开始在俄国实行,并且一直保持了364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奴变得彻底沦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公元1649年,俄国政府颁布了《法律大全》,其中规定:俄国的地主可以在领地内对农民进行用刑,同时还有权对其婚姻、财产等私人生活进行干涉;再者,地主破产后,其债务需要农民来偿还。这些一系列不合理的条条款款成了束缚与剥削农民的枷锁,并且为以后的农奴起义埋下了祸根。

虽然农奴过着比较悲惨的生活,但是那些地主、贵族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双方的地位与生活有着明显的天壤之别。公元18世纪,农奴制度一直扩展到了顿河和东乌克兰地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公元1772年,哥萨克人发动了小规模的反抗地主运动;公元1773年9月,生长于顿河地区的普加乔夫自称“彼得三世”,有点当年中国陈胜、吴广“诈称公子扶苏”那样发动了起义。

普加乔夫自称“彼得三世”,同时发布了废除农奴制度的公告。当时“彼得三世”是哥萨克人眼中的明君,而且有传言说彼得三世一向同情农奴的生活,并且想要改善农奴的生活,结果被贵族阴谋杀害。

还有人甚至说彼得三世没有死,而是逃出了皇宫并躲在哥萨克人里面。在这种情况下,普加乔夫以“彼得三世”的身份来号召下,瞬间得到了广大农奴的云集响应,很快起义队伍壮大到了数万之众。

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公元1775年,普加乔夫被叛徒出卖,而惨遭杀害。虽然这场由普加乔夫领导的农奴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失败了,但是沉重打击了俄国封建统治者。在86年后,落后又不合理的农奴制度终于被废除了。

从以上的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来,18世纪的农奴制度似乎发展到了顶峰,不但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款款严重损害了农奴的权益,而且也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在长期农奴制度的束缚下,俄国地主阶级、贵族们都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18世纪时,也就是农奴制度顶峰的时候,西方的欧洲人才用“北极熊”来形容俄罗斯人。北极熊其中的“懒惰”指的就是那些仗着农奴制度来依靠剥削农奴生活的地主、贵族们。

如今,我们习惯用战斗的民族称呼俄罗斯人,其实,若问俄罗斯人他们更喜欢被称为“北极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