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涎腺病变—涎腺炎症—(四)涎腺嗜酸性肉芽肿丨精品连载

 阳光海岸dik2ym 2020-05-22

医 学 影 像 园

china-radiology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9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精 品 连 载 

 《CT诊断与临床》第二版  

本着分享知识的理念,《CT诊断与临床》主编郑穗生、高斌、刘斌等专家授权医学影像园微信订阅号独家推送本书全部内容资料,方便会员朋友学习提高。感谢各位专家的无私奉献!
本平台欢迎全国各地影像专家们的编著无私发布,让广大基层影像人受教受益!

涎腺炎症

涎腺嗜酸性肉芽肿

涎腺嗜酸性肉芽肿   eosinophilic granuloma

是发生于涎腺的良性肿瘤样病变,临床少见, 80%见于50~80岁,女性多于男性,多数发生于腮腺,少数发生于颌下腺及小涎腺。

诊断要点


  1.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也可呈结节状。

  2. 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3. 质地韧,可有囊性感,无功能障碍。

CT表现

  1. 腮腺内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有时可见低密度囊变区(图3-6-28)。

  2. 病变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楚。

  3. 发生于颌下腺的病变密度与颌下腺密度近似,有时不易辨认,只是大小形态不同。

  4. 增强后病变均匀强化,少数不均匀强化。

  5. 鉴别诊断:与炎性假瘤(图3-6-29)术前不易鉴别。

A

B

图3-6-28腮腺嗜酸性肉芽肿

A.B. CT平扫见右侧腮腺区肿胀,腮腺浅叶内等密度肿块,

边界清楚,密度欠均匀,周围间隙存在,局部皮下脂肪间隙部分消失

CT平扫见右侧腮腺肿大,并见类圆形等密度不均匀肿块,边缘不清,

咽旁间隙变形内移,皮下脂肪层变薄、模糊,邻近表皮线增厚


专 家 读 片

服务医学影像同道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质量高:病例全部由专家亲自把关遴选

体验新:借助影联网平台,工作站阅片体验

点评好:专家权威点评,不一样的视角

互动强:可直接留言与专家互动

我们有幸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永强,刘斌,钱银峰;安徽省立医院吕维富,邓克学,刘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穗生;蚌埠医学院张俊祥;皖南医学院翟建;安徽省肿瘤医院董江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春生,张万高;铜陵市人民医院张金平等专家做客医学影像园微信平台,每周推出一期专家读片。

            总编:花亭湖                审稿:春晓               

编辑:花花    技术支持:安徽影联乐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