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系列151:不知他日邯郸警独有捐躯一李同

 陆一2 2020-05-22

接演前文。邯郸之战后,赵国的上卿虞信想要为平原君请封,这理由嘛,很简单,信陵君是平原君请来的,如果没有平原君,那赵国恐怕早就亡国了。

平原君当然很赞成这一提议。可是,就在要上朝讨论的前一天晚上,有个人匆匆忙忙地从外地赶回了邯郸,并且把平原君从睡梦中叫了起来。

此人非是旁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公孙龙,关于公孙龙的故事啊,我们在《百家争鸣》篇中给大家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那么在这儿呢,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

公孙龙是赵国人,他和惠施齐名,这两个人呢,都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当中的名家的代表人物。所谓名家,研究的就是形名之学,也就是名和实的关系。名家最经典的两个命题都是由公孙龙提出来的,“白马非马”和“离坚白”,这个呢,我们也讲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公孙龙早年游说诸侯,四海为家,后来呢,投奔到了平原君的门下做了门客。

∆ 公孙龙

也正是这位公孙龙,在听到了虞卿要为平原君请封之后,他是日夜兼程地火速赶回了邯郸:“公子,我听说那虞卿要为您请封,可有此事啊?”

“唉,我还以为什么事呢,火急火燎地赶回来,就为了这件事吗?嗯,是有此事。”

“公子,您糊涂啊,当初赵王让您做相国,那并不是因为您的才智是独一无二的,也不是因为您立下了什么汗马功劳。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您是主父的儿子,赵王的叔叔罢了。这想当初,在您接受相印的时候,您并没有再三地推辞,并表达自己的能力不足,那说明什么呢?您心里啊,比谁都清楚。您之所以得到这一切待遇,不过是因为赵王是您的近亲。那现在您因为请来了信陵君就要求封赏,这恐怕不妥啊?”

公孙龙的这番话,那说得很明白:赵王是你的近亲,赵国就是你的家,你给自己家里干活还邀功,这事恐怕说不过去。

听完公孙龙的一番话,平原君是低头不语。

∆ 千乘之国

“公子,如果是虞卿主动提出来要这么做,那您就更要考虑清楚。这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要给您请封?说白了,这事成了,您得感谢他;那如果不成呢?您也得念他的好。对他来说,这笔账怎么算都划得来。可是公子您就不一样,您要考虑赵王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的确如此啊,先生的一番话啊,让在下是顿开茅塞,若不是先生前来,恐怕我就要酿成大错了。”

其实啊,公孙龙这番话,真的是让平原君觉醒了,他随即拒绝了虞卿的建议,也不要再提什么请功之事。公孙龙说的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激流勇退,见好就收。在中国历史上,立下盖世奇功到头来却是身首异处的例子,那实在是太多了。

公元前251年,平原君卒于邯郸。

这战国四公子当中,历来人们对平原君赵胜的评价呀,都是一般的,司马迁在对他的评价当中用了这样一段话:“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

∆ 战国古城

司马迁之所以用了“利令智昏”,是有他的道理的。这其一,是平原君要请封这件事;那其二呢,就是平原君曾经极力主张接收上党,进而导致了长平之战。

正所谓:

谢躄虽云礼意恭,平生结客竟何功。
不知他日邯郸警,独有捐躯一李同。

—— 明天再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