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带你兜马路#延庆路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最近有朋友在公众号上留言问延庆路写过吗?同时也看了不少朋友在写的延庆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显然他们与这条路的相关性很少,于是给大家的感受就比较雷同,那么今天从我个人的角度来写写我与延庆路的相关性以及我在这条路上拍摄的一些摄影作品,看看是否有所不同。

首先还是把公开的信息梳理一遍,这样也可以让很多不是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朋友知道这条路的历史渊源。

延庆路,原名格罗希路(Route de Grouchy)位于徐汇区东北部,东起东湖路与富民路口那个三角花园相接,西至常熟路(此处有标志性建筑瑞华公寓)。由于路很短,所以中间仅仅只有一条华亭路与之相交,由于它是1919年前填掉小河浜而成,所以按原来的河道走向呈弧形。全长不足496米,沿路许多建筑被公布为上海市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早在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中就有135-149号、151-157号(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建设,賚安工程师行设计,建于1925年,砖木石混合结构,是四幢联排假四层花园洋房)。而在2015年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新增的名单中又有延庆路43-49号、51弄、80-84号、 121号、132号以及159号。可见这条小马路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上海老建筑需要得到重视和保护。目前该路也是属于上海市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中的一条。

1919年,法公董局在原有泥土路的基础上,拓宽延伸至常熟路,同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战争期间,许多上海的法国侨民响应国家的号召,离开上海,奔赴欧洲战场,不少青年为国捐躯。据说,有位名叫格罗希的年轻人就是从上海奔赴欧洲战场而阵亡的法国人,法公董局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新筑的马路,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1943年10月,汪伪政府收回租界后以北京市郊县名改名为延庆路沿用至今。

  其它的内容就不在此搬砖头了,接下来就是我与这条路的相关性。从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延庆路29弄里面的西餐馆还开着,也许这地方就是我儿时唯一一次被父母带来吃过西餐,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至于很多文章中描述的那个知名的洋葱汤因为年幼无知而没有特别的记忆。但是比较奇怪的是1947年的《上海百业指南》中并没有标注这家餐厅。

延庆路29弄大福里

由于早年上海的基础性设施较差,一些看似高档的路段其实都没有解决积水点的问题,一旦遇到大雨级别,那就是成为汪洋泽国,而延庆路从华亭路开始一直到富民路整个路段由于地势低,当时一旦遇到大雨就是水漫金山的状态(周边还影响到新乐路和东湖路口),而且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延安中路敷设了大型管道后,富民路的北段基本上没问题了,可是延庆路的积水还是存在,一旦有大雨,大福里基本上就是泡在水里面一整天。

而与我最有相关性的应该是现在是延庆路菜场的那个出租汽车站,从1947年的《上海百业指南》中可以看到那时起这里就已经是祥生汽车公司的车站,整个转角都是车行的地皮,所以作为车站极为合理,因为可以设两个出入口以便车辆进出。

我从1976年就开始在这个车站里开出租车,期间虽有调整,但是直到1997年到外企工作前都基本在这里出车。所以周边居民只要是到这个车站来叫车,都有可能是我的服务对象,很多文章中提到的张医生是住在车站隔壁1912年建造的哥伦比亚公寓里,是我的常客,他经常会到一些老朋友和出诊对象家去,于是拄着双拐到车站来乘车,他会带点小糖果和长生果之类的给司机以示谢意。

以前的出租车司机没有现在那么累,按一定的指标出车完成就可以了,虽然最早是那种被称之为“小乌龟”的机动三轮车,但是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司机这个行当一直吃香。所以行业内都戏称是“臭豆腐”闻闻臭,吃吃香。待遇远远超过其它行业职工。直到改革开放后司机这个行当据称缺口为六十万,所以大量的非行业内职工都纷纷往出租司机方向靠。所以当年与汽车服务公司合并后成为上海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强生出租汽车公司”,车辆的等级不断提升,同时这里也开始建楼给系统内员工改善生活,楼下还是车站,直到2000年左右才被置换成为菜场。

延庆路18弄10号原格罗疗养院

延庆路18弄10号,格罗疗养院,是延庆路上最好的房子之一,疗养院创建人丁惠康院长是肺科专家、收藏家(又有称这是戴笠亲信丁伯雄开的一家私人小医院,只有20张病床)。后改名剑桥医院,解放后归卫生局。现在是民居。

不少文章中写到的18弄里面的老建筑,应该说早年这里面十分低调,朋友龚先生一家住在里面,经常会进去玩玩,也是因为房产产权牵涉到多家亲戚,所以拖了很久转卖后到香港定居。原来有些建筑已经改得不成样子,特别是那个社区学校,基本上看不出老建筑的摸样。只有弄堂深处的格罗疗养院还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它是延庆路上最好的房子之一,走进大门那个大理石的楼道让人印象深刻。据周边居民介绍,18号的对面原来有点像中国传统庙宇,顶上有龙脊状的屋檐,如今也看不见了。

延庆路135号

延庆路51弄

延庆路80号,其上都在新增的历史优秀建筑名录中

延庆路上的市井气

应该说延庆路无论是路幅还是建筑状态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原有的状态,因此也是众多文青们喜欢走走的一条小路,当然也是我常常走过路过不错过的拍摄点,就是2018年那场雪夜也在此地游荡。

雪中的延庆路2号

延庆路上的賚安作品151号-157号

城建档案馆保留的当时设计图

我还写过延庆路4弄的故事(详情敬请点击:#老寿带你弄堂游#延庆路4弄),拍摄了周边大量的街景,也许这些都可以勾起你的回忆。

延庆路130号那个原来是上海市结核病防治所,早年大门开着都不敢进去,直到后来大修后才敢进去看看。

延庆路141号是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的旧居。建筑的扶梯很有特点,沿马路的室外楼梯直接进入二楼住宅的入口,建筑南面左右对称、曲线柔美的室外楼梯也直达二楼,楼梯中间突出为弧形。程十发在人物、花鸟画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造诣,他曾长期担任上海画院院长。程十发、张金锜这对画坛伉俪在延庆路上一住就是整整30个春秋。程十发在此创作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插图,水墨连环画《阿Q正传》等经典。

出入口在长乐路637弄24号

延庆路96弄到底是由日本友人久保麻纱创建的蓝印花布馆(出入口在长乐路637弄24号),开馆之初为了弘扬中国蓝印花布,当时一直从事蓝印花布收藏和整理研究及创新纹样的吴元新给了久保麻纱自己十多年来在民间收藏的蓝印花布包袱布、被面、帐檐等180余件,几乎占了蓝蓝社藏品的大多数。

久保麻纱是日本著名剧作家、日中友好人士久保荣的养女,从50年代她就迷上了中国蓝印花布,而后不遗余力地在江浙、云南等地收集,最后在上海买了幢两层小洋房,开辟了这家蓝印花布馆。开馆后,久保麻纱同时也在日本推广蓝印花布,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等各类专业宣传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