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如何膜拜这位“冷门诗人”?

 qiangk4kzk8us4 2020-05-23

  • 问情

  • 张晓红;王华 - 筝笛不了情 04:39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只认字不识文的 “文盲”越来越多,什么话都敢说。
街头混混李太白,正义喷子白居易,肥宅吃货苏东坡,无脑愤青陶渊明,没钱恰饭杜子美,无病呻吟李清照……
现在,冷门诗人李商隐也加入了这个圈子。

其实,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每一个都是文坛巨擘,随便一篇诗词文章都是闪耀千古的佳作。
就拿李商隐来说,他在唐诗中的地位,绝对是超一流,除却李白和杜甫两座高峰,剩下的人几乎都不是李商隐的对手。
尤其是,他处在晚唐,在人们已经将唐诗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情况下,硬生生地开辟了全新的小宇宙。

无论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还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决绝,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迷茫,又或者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深刻,都让人无法忽视。
论名诗名句,李商隐绝对秒杀一代唐人。
无论时代变迁如何,李商隐的名字从来都不是一个冷门诗人。相反,任何时候,他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李商隐最大的魅力在于,他的很多诗词写得太过隐晦,以至于除了当事人,几乎没人能理解他到底想说什么。
也无怪读书时期,老师们都很难讲清楚李商隐诗词背后的深刻涵义,不是他们不想讲,而是根本讲不出来。
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就曾表示:“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近期大火的《夜雨寄北》是李商隐作品中难度最低的诗作之一,全诗基本没有用典,所有的文字都简洁易懂,但文字组合起来,却诡异难解,更不用说全文皆典故的《锦瑟》了。
一般来说,好诗通常都是语言浅近,韵味悠长,《锦瑟》一诗中,几乎句句有典故,而且晦涩难读,即便搞懂了每个典故的意义,依然不知道李商隐到底在说什么。
“一篇《锦瑟》解人难”就是这个意思。
按照历史经验来说,这样的诗词阅读门槛一定会特别高,不容易传播,最终因为曲高和寡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李义山的诗词却完美地避开了这个怪圈,反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后人所关注,实在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个奇迹。
梁启超先生曾对此评价,李义山的诗词,读起来令人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之感,这种愉悦感是多方面的,也是神秘莫测的,只要我们还有美的意识,那就永远会被他的诗词文字所吸引。

一首诗在我们的生命中活了过来,而不是留在故纸堆里供我们顶礼膜拜,这样的诗词,可以赏读一辈子,品茗一生。
把诗词写到这种境界的人,真的不多,千百年来也就那么几个。
再进一步来看,李商隐的诗可以说是“纯诗”,就是“纯粹的诗词”——摒弃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及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原素,并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的感应,从而超度我们的灵魂到一种光明极乐的境界。

唐人崔钰曾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来点评李商隐的一生,真的是非常中肯的评价了。
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艰难促成了他纷繁复杂的际遇,也正是这种遭遇,让他有了名传千古的机会。
像他这样的人,除非时空逆转,抹杀其人生轨迹,否则,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图片、音频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学和乐”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