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笔书法临摹要义之一

 石安说 2020-05-23

自古以来,临摹是习书精进的不二法门。每一位书法学习者都必经临摹前人书法的过程。那么到底怎样临摹才能真正有效呢?

讲解前,先晒几幅石安临摹的一些书法经典名作图例,把原帖和石安的临作放在一起,方便大家更直观对照(左边是原作,右边是石安临作):

图:石安临习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对照图

 图:石安临习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对照图

图:石安临习王羲之行书《怀仁集圣教序》对照图

图:石安临习汉隶《曹全碑》对照图

图:石安临习汉隶《礼器碑》对照图

图:石安临习汉隶《乙瑛碑》对照图

图:石安临习清代之谦篆书《饶歌册》对照图

我们在习书时,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面对字帖,我们到底临摹什么?又该怎么临摹才有效呢?

临摹其实分为两个部分:摹帖和临帖。摹帖如描红、双勾、描摹等等,传统意义上的描红和沿字边勾线都属于摹帖的范畴。临帖则有实临和意临,对临(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把字帖放在面前照着临习的做法)、背临为实临,意临则往往带有书家自己的气质或者风格。

但无论摹还是临,前期都应该以追求“逼真形似”为首要任务,即所谓先“入帖”,在形似基础上,再追求“神似”或者“意会”,即所谓“出帖”。

图:石安《九成宫》课堂对临示范

临摹时具体要注意什么呢?石安看来,临摹时侧重需要掌握以下三大方面:一是笔画,二是字形,三是神质。前两个是基础功夫,后一个是进阶要求。

一、笔画

笔画是汉字的基础元素,但又因为毛笔的特性而呈现出其特有的丰富性,尤其是借助笔法的运用,毛笔字的笔画粗细变化万千,构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魄力。对练字者而言,每一个笔画的起、行、收笔怎么写都要认真琢磨,笔画的长短、粗细、行笔方向、藏露锋、顺逆锋、方圆笔、提按顿挫(乃至更高阶的内擫外拓用笔或墨色枯润浓淡)等在临摹时都值得认真琢磨,直至精熟于心,自如于手。

图:石安《圣教序》课堂对临示范

二、字形

石安以为,字美在形,结构为要,笔画为基,笔法为本。一个字好不好看,有没有书法味道,字形是至关重要的。字写得好不好看,关键在于字形好不好。具体而言,练字者在字形练习时要注意字的大小、位置(包括笔画和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得当),以及形态(长扁方圆)、疏密、重心等等。

图:石安意临颜体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象一台机器要运转自如必须各个零部件组装到位和配合协调一样,练字者要注意观察并理解掌握字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偏旁部首和其他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大小比例、疏密间距、位置关系等等),真正做到对整字的把握。

三、神质。南朝王僧虔有言,“神质为上,形质次之,书之妙道也。”当临摹到一定水平时,更需要注意揣摩所临写的单字、整页字乃至整篇法帖/作品的章法、气韵、风格等,形具而神生,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摹写还是临习,对于笔画均应一笔写成,而不能出现描字的情况(可以发现有的书法家在写作品时会有个别笔画补笔的情况,但作为练习基本功的临摹,则笔画应一笔写成,而不应养成描字或者补笔的“不良”习惯)。

图:石安临《颜勤礼碑》

此外,临帖者需要注意的其他要点是:

一是做到“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除了以手执笔勤于练习(手到)外,还需多读帖(眼到),认真观察和分析法帖范字的笔画字形和神质。与此同时,多动脑筋,细心深入地琢磨法帖范字,方能有快速进步之效。

图:石安意临颜体

二是做到“临前读帖,临后对照”。石安在临摹时,是非常注意“临前读帖,临后对照”的,通过精读原帖,认真揣摩原帖的每个字形、笔画,化为己用,甚至要通读书法家的理论、原帖书写背景等等。但最起码需要仔细研读字帖本身每个字的笔画构成(大处如长短、粗细、方向)和字形结构(在处如大小、位置、形态),更细之处如笔画的中侧锋、方圆笔、藏露锋等等,以及字形的疏密、呼应、笔画伸缩挪让等等。

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掌握每个范字的笔画书写的位置、写法,这对于用格子(无论是米字格还是九宫格、空白格或者其他类型的格子)进行临习的练习者来说尤为重要。

位置方面,尤其是注意起笔的位置,以石安在米字格里书写“池”为例(如下图),比如在格子的什么地方开始落笔的,中间部分应该怎么行笔(如横画右行向上的方向),应该在什么位置顿笔收笔,这些都是我们在读帖和临习时应该认真分析和把握的要点。

图:石安对临欧楷“池”字示例

读原帖时,还需注意研读范帖的规律和变化。比如同一字的不同写法、偏旁部首的书写规律等等。真正的书法精髓之一是“变化”,如王羲之《兰亭序》中23个“之”字无一雷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相同字也往往写法和意态不同,其中的大量“变化”正是他们的重要魅力所在。这些都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临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读帖的重要性,对于临习者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懂得读帖是掌握习字法门“原始又有效”的捷径,这点古人早有所言。

图:石安临《九成宫醴泉铭》

唐代孙过庭《书谱》认为读帖时“察之者尚精”,这句话点出了读帖精要,也就是读帖一定要读进去,精读、象疱丁解牛般地认真研究每个字、每一笔画的书写构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