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正统性问题

 四地闲夫 2020-05-23

季汉政权正统性的问题,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激烈争论。蜀汉政权在民间被承认为三国正统是在明朝。因为当时《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普及,让广大的底层人民了解到历史知识(当然不是客观的历史),而《三国演义》作者本身自带立场,自然会影响到读者。因此,明朝以后民间几乎都视刘备为正统继承者,而曹魏则以“篡逆者”的身份被唾弃,就连一代英豪魏武帝也在民间戏曲中成为了“白脸”。

浅谈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正统性问题

但罗贯中视蜀汉为正统的观念,必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的思想渊源来源于北宋。北宋时期的“国际形势”与三国很相似,三强并立,胶着对峙。北宋因为地处中原地区,按照中国古代政治传统而言,其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因为自身实力原因,北宋不得不公开承认少数民族政权辽国的合法性,承认契丹的皇帝也是“皇帝”,两尊并立。这就打破了政治传统中“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的原则。因而北宋从皇家到底层士人,都在寻求一种软实力上对契丹的压制。而蜀汉自然被敏锐的读书人所发掘。蜀汉在实力上并不如曹魏,但其建立者刘备在血统上与汉王朝有联系,中国古代王朝构建中血统乃是正统性的一部分。因而,北宋文人自然将北宋带入蜀汉,将契丹代入曹魏——虽然契丹(曹魏)的实力远强于宋朝(蜀汉),但以正统而论,只有宋朝(契丹);虽然宋朝承认契丹皇帝也是皇帝,但实质上你契丹人的法统是缺失的。

浅谈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正统性问题

这种正统性的构建源于实力的欠缺。南宋时期,宋朝的处境更加危急,所以对蜀汉正统性的承认更为广泛。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北宋之前,曹魏一定是板上钉钉的正统政权。可以肯定的是,西晋王朝是不承认蜀汉正统的。因为司马氏的合法性来源于“禅让”,禅让者是曹魏的末代皇帝曹焕。如果否认曹魏的合法性,则曹魏法统的继承者西晋自然也是不合法的。因此,西晋王朝对于三国时期的正统政权确认,是唯一的,只有曹魏。但西晋是个短暂的政权,因为种种原因,在政权建立之后不久北方便被少数民族所占领,紧接着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远支皇族琅琊王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晋。

东晋政权的处境与蜀汉颇为相似,二者的前身都是大一统的合法政权,同样因为实力不济而被驱逐出了王朝核心地区,建立者均与大一统政权的皇室有血缘关系。在王朝的地域构建方面,他们宣称对整个国家拥有合法统治权,但实际的情况又决定了他们难以恢复大一统政权的核心政治区域,使得王朝的观念构建和地域构建完全重合。因此,东晋的学者对于合法性又有了新的解释,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解释。

浅谈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正统性问题

东晋的学者开始否认曹魏的正统性,而将蜀汉视为正统。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编写过一本重要的史学著作,名为《汉晋春秋》,这本书是研究魏晋历史必不可少的文献。所谓“汉晋春秋”,即以蜀汉为正统,以蜀汉的立场来描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这样一来,司马氏的合法性不再是由曹魏转让,而是在司马昭消灭蜀汉后由蜀汉自然转移到司马氏。曹魏在习凿齿的定位中,是乱臣贼子,按照这个大前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本身也具有了合理性——曹魏本身就是逆臣,伪政权,那么对伪政权的皇子赶尽杀绝,不再是什么道德污点,而是“锄奸”。在这种构建之下,司马氏取得合法性的时间被提前到灭蜀。

习凿齿如此定义合法性的目的在于,剥离地域对王朝正统性的影响。在此之前,王朝的合法性构建由地域和观念(包括血统)两部分组成,而东晋因为在地域上丢失了核心政治区域,而导致合法性的缺失。所以东晋文人需要对王朝合法性进行重构,重构的结果即单一的观念决定论。通过承认蜀汉的合法性,来简介说明东晋政权合法性的依据。因此,蜀汉合法性的理论,早在东晋时期便已经出现。

参考资料

习凿齿《汉晋春秋》 权家玉《魏晋政治与皇权传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