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的意境与情趣

 涂鸦吧 2020-05-23

   王国维在《人间诗词》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儢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境浑了,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说明作者了解与掌握意境,对写诗至关重要。‘意’是指情意与志趣,‘境’是指境界与景况,意境即情感形象。‘意’是主观的、内在的,本身不具备形象,看不见、摸不着;‘境则是客观的、外在的,可以被人感觉和感知。‘意’与‘境’的融合,即一定的客观景物,触动诗人的某种情感与志趣,并融入客观景物之中,形成情感形象,用文字将它表达出来,才有可能成其为诗。凭借外界景物,引起作者内心含蕴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达到情景浑然,物我两忘。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从而萌生情趣,回味无穷,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诗才算有意境。李白的《静夜思》就是,诗人由于看到了“床前明月光”从而引起思乡之情“低头思故乡”。这种意境的诗,对孤身远游的人,在清冷的月下,是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情意’是基础,是作者要表达的实际内容,也就是诗之‘胚’;‘境界’则是依托,是作者用以表达情感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诗之‘媒’。如李清照写海棠‘绿肥红瘦’,表面看来是写花,实际是写自己怨春光流失,青春抛掷的情景。‘景’是因‘情’儿设,因;情‘儿异,杜甫因忧国忧家之‘情’,‘景’在他笔下花叶‘溅泪’、鸟也‘惊心’。所以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相同而情意不同的诗人,会写出不同的情趣。 陆游和毛泽东都写过《咏梅》词,陆游笔下的意境是孤傲、哀怨。悲观;毛泽东笔下的意境则是谦虚、积极乐观。

    在文革时期,许多老干部都遭到迫害,由于各人的处境不同而写出情趣不同的诗篇。如姚雪垠《江城记事》:

    眼前历历刀枪影,心上沉沉雾雨天。

    曾记旌旗蔽日月,犹闻恸哭动山川。

    三层楼外残墟在,六渡桥边血海干。

    忍见生灵成草狗。幽窗和泪写诗篇。

    把当时大搞武斗的刀光剑影场面,写的令人胆战心惊,他需然不‘忍见生灵成草狗’,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幽窗和泪写诗篇’;聂绀弩《推磨》:

    百事输人我老牛,惟余转磨稍风流。

    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

    把坏心事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

    连朝齐步三千里,不在雷池在外头。

    诗人身在磨坊,心怀全国,没有颓唐哀怨,有的是幽默、乐观,把磨声比作春雷,隐隐听到全国拨乱反正的雷声。这两首律诗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来源:懃芝连 铜鼓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