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的一方,只有三味药组成,却有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风声之家 2020-05-23

橘枳姜汤出自《金匮要略》,它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均可治疗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的证候。其方剂组成只有三味药,却有四两拔千斤作用,能够理气化痰、畅达三焦,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金匮要略》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的组成为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橘枳姜汤的组成为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若严重的患者,则会胸中急痛,在这里的胸痹,以方药测证,其胸痹是轻证,这个胸是不疼的,“胸中气塞”,就是胸胀闷得厉害,也就是胸中感觉气满胀,气塞于胸中,“短气”,就是就是感觉呼吸困难,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当然,这与喘证的气喘是不同的。此为邪气阻塞胸膈,肺气往来流利不通,则胸中气塞短气。此证为饮阻气滞共存,张仲景用两方剂治疗此证,但两方的使用也有区别,简单地来说,就是饮邪重于气滞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气滞重于水饮的,用橘枳姜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是饮停胸膈,上乘于肺,胸中气塞,短气,多兼见咳逆,吐涎沫,小便不利等症状,其重在停饮,兼有气滞,故治宜宣肺化饮,而用茯苓、杏仁;茯苓我们知道的,利尿去饮去水。杏仁既是辛温宣散的药,可降肺气,也可去水气。因为短气急迫,所以用甘草缓其急,“急,食甘以缓之”的道理。这三味药重用祛水药茯苓、杏仁两味,甘草缓其急迫,这是以祛水为主的一个方剂,其病位在于肺。《胸痹心痛篇》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夫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故二方皆利气之剂,一以疏利肺气,一以疏利胃气也”。

橘枳姜汤,看药的用量就会明白,此方剂用了一斤的陈皮为主药,陈皮是行气健胃的药,按照汉代的计量,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合现在三钱,一斤就是四十八钱,就是四两八,四两八是两剂药,煮取二升,那一剂药是二两四,是足够重的。当然,我们现代应用不会用这么大量的,必定陈皮燥性大,用量太大会引起口干的。针对此方证,因为是气滞为主,兼有饮邪,故用了大量的陈皮来行肺胃之气而宣通气机;枳实行气导滞,宽胸利膈,故臣以枳实,行气除满而利五脏。生姜在这里,也是考虑水饮之邪,水饮性寒,故需偏温的药来制水气,另外,水饮停蓄,胃气不降,胸中气塞,短气,也会兼有心下痞满,呕吐,气逆等症,生姜可温化水饮,和胃降逆。故佐以生姜,散结气而降逆化饮。三者相合,行气开郁,和胃化饮,使气行痹散,胃气因和,而胸脘气塞之症自除。

对于两方剂的应用,《金匮要点点睛》说:“治胸痹,胸中悟幅如满,噎塞,羽如痒,喉中涩,唾燥沫识。本条证,哕者,与橘皮枳实生姜汤;不哕者,或悸者,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对于两方剂的证候,虽然有偏于饮邪和偏于气滞的不同,但是饮邪阻滞和气滞在病机上具有相互因果的关系,故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在运用两方剂的时候可分开用,也可相合而用,同时也可根据病情与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应用。另外需要了解的,陈皮、生姜都可健胃,促进食欲,所以如果胃不好也可用橘枳姜汤,要是加上人参、茯苓、白朮就是茯苓饮,茯苓饮就是治胃病的。

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具有理气宽胸的功效。其主治胸痹,胸中气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满,呕吐哕逆。其诊断要点为胸闷胸痛,呈窒塞感,心悸短气,或咳唾痰浊,呕恶痰涎,腹胀纳差,舌胖而大,苔白腻或厚浊,脉沉滑或濡缓等。以此方治疗胃寒气逆,妊娠恶阻,痰饮互阻,药证相得,和其他方剂合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