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的写作风格

 古都烟雨 2020-05-24
  • 沈从文先生的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1.评论恰倒好处有远见沈从文先生在《论中国创作小说》里,以他那种平淡朴素的笔调对当代小说界的四十几位作家作出一番恰到好处的评论。先生在评论中不作理性的分析和常识的阐述,而是吃透、消化了之后,又经过滤、提炼、赋予个人的理解。《论中国创作小说》以“五四”的高潮、落潮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为起点,将现代创作小说划为三个阶段,选评40多位作家,对“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作全景式扫描,在把握创作走向和判断作家作品得失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断。①例如他对“五四”运动初兴期的中肯评价是,“几个在前面走的人,努力的结果,是使年青人对这运动的意义”有了认识,“对一切制度的怀疑,对习惯的抗议,莫不出之以最苦难的姿态。”“虽然幼稚,但却明朗健康,便是第一期努力所完成的制高点”。并且公正地说:“当时的‘提倡’者却不是‘制作’者,他们为我们文学应当走去的路上,画了一些圆,作了一些说明,自己可并不‘创作’。”②而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在评价其优胜的一面时,他也冷静地说出“鲁迅的悲哀,是看清楚了一切,辱骂了一切,嘲笑了一切,却同时仍然为一切所困窘,陷到无从自拔的沉闷里去了。”这一识见是独到的。对创造社的评价是“以夸大的、英雄的、粗率的、无忌无畏的气势,为中国文学拓一新地。”沈从文对文学的发展有具有非常强的把握,他能够从宏观上预见文学的发展。在这篇文章里,先生指出“因这个不良的影响,不止是五年来的过去,使创作在国内年青的人感情方面受了损失,还有以后的趋势,也自然为这个一向所毒害,使新创作的作者和读者,皆转到恶化一时的流行趣味了去,实在是一种不好的现象。”看看我们今天的金庸、琼瑶,以及所谓的美女作家这些人的作品,我们不由深深感叹:沈从文先生不愧是现代文学史最具史学眼光和超前意识的大师,他的论断,以今天的文学发展趋势解读,大致是吻合的。他拓展了我们的视野。2.语言优美亲切俄罗斯画家列宾说:“光秃秃的线条也可以跃然纸上,只要放得是地方。”沈从文的文章一向被称为“美文”,主要是作家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而在语言上,他从来都不使用“浓装淡抹”的文字,而是使用十分平常,十分朴素的语言。③沈从文的文笔清新秀丽。读他的文章我会不自觉地想起柳宗元、想起王维,想起那清新秀丽的山水田园诗。沈从文文笔的清新秀丽表现在色彩上就是一种透明,一种泉水一样的清澈。一切皆倒映水中,水是湘西世界乡土自然美的独特形象,或许正是湘西世界的水陶冶了我们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他的语言总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没有一点点的杂质。即使是评论他也靠个人悟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以艺术趣味把握评论正是沈从文独特的地方。例如评冰心,他说的是“以自己稚弱的心,在一切回忆上驰骋,写卑微人物,如何纯良具有优美的灵魂,描画梦中月光的梦,以及姑娘儿女们生活中的从容,虽处处略带夸张,却因文字的美丽与亲切,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思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论中国创作小说》中评叶绍钧小说的一段话:“《膈膜》代表作者最初的倾向,在作品中充满淡淡的哀戚。作者虽不缺少那种为人生而来的忧郁寂寞,都能以作父亲的态度,带着童心,写成了一部短篇童话。这童话为《稻草人》。然而从创作中取法,在平静美丽文字中从事练习,正确观察一切,健全的体会一切,细腻的润色,美的抒想,使一个故事在组织篇章中,见各样不可少的条件,叶绍钧的作品,是比一切作品还适宜于学习取法的。”钱钟书在论及“通感”时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往往可以被打通或交通。耳、眼、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我觉得沈从文先生的语言就达到了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境界。3.幽默有涵养汪曾祺曾说“沈从文的幽默是很含蓄蕴藉的。他并不存心逗笑,只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情趣……只有一个心地善良,好脾气的人,才能够有这种透明的幽默感。”在现代名家中我觉得只有林语堂先生的幽默才能超越沈从文。沈从文的语言就象湘西世界里的流水一样总是那样的淳朴,甜美。沈从文的语言温厚而少尖刻。无论是对海派文学,还是对文学商业化的批评,“从民国十六年(1927),中国新文学由北平转到上海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变迁,是在出版业中,为新出版物起了一种商业化竞卖。一要趣味的俯就,使中国新的文学,与为时稍前低级趣味的海派文学,有了许多混淆的机会,因此……创作的精神,是逐渐堕落了的。”④他都是以文学的典雅的人文情怀作为自己理论的支撑点的,因此行文中隐忧多于火气,他不像鲁迅那样的尖刻犀利。即使他受到海派作家的反击他仍然不失学者风范。在讲到张资平时沈从文先生是这样说的:张资平以‘说那故事的高手’那种态度,从日本人作品中得到体裁与布局的方便,写年轻人亟于想明白而且永远不会发生厌倦的恋爱错综关系”。作者评价张资平“然而使作品同海派文学混淆,使中国新芽出生的文学态度与倾向,皆由热忱的崇高的企望,转入低级的趣味的培养,影响到读者与作者,也便是此人。”在这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儒雅的学者风范。在论及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的小说时,沈从文说:“但三人中郭沫若,创作方面是无多大成就的。”“但创作小说,三人中却为最坏的一个。”“文字不乏热情,却缺少亲切的美。在作品对话上,在人物事件展开与缩小的构成上,缺少必须的节制与注意。”“虽泥沙杂下,调子的强悍,才情的横溢,或者写美的抒情散文,却自有他较高成就。但创作小说,可以说实非所长。”4.充满爱意沈从文的文章还表现出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充满爱意。他的这种爱不同与冰心那种女儿偎依母亲一般小鸟依人般的依恋,也不同于朱自清那由“背影”而产生的父自之间的怀念。而是像一个久经漂泊的天涯游子回到故乡一样的温暖。⑤例如,“买书的目的,原为对中国新的创作怀了十分可感的好意,尤其是僻处内陆的年轻人,钱是那么难得,书价却又这么贵。”“我告你们是明白那些已经买来的书,值得如何用不同的态度去认识,去理解,去赏鉴,却不劝你们去买某一个人的作品或烧某个人的书。买来的不必烧去,预备买的却可以小心一点,较从容的选择一下。”在《论中国创作小说》这整篇文章里,先生没有板起面孔一本正经,而是像朋友之间一边聊天,一边喝咖啡一样,慢条斯理的。这篇文章毫无惊人之语,全部都是家常话一样的文字,读这篇文章,你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种爱意的表达在沈从文其他的作品里照样可以找到影子。沈从文是文学大师,他从民族文化的古井里吸取精华,对民间的语言进行锤炼,他的评论是靠个人悟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文章流畅,简约古朴,文字儒雅,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淡淡的爱意——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