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丰辉:试看经方的疗效

 学中医书馆 2020-05-24
                 临床处方用药,之所以能显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辩证准确。只要辩证准确,选方精当,其效果是很快的,以至于不会低于西医的疗效和速度。现就临床的一病例,试看经方的疗效。

患者为一藏族老年男性,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0余年,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后我科明确诊断为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高血压病2级5.痛风。病人对“青霉素、头孢类”过敏。对于一个老慢支来说是一件很苦恼的事,也是医生头痛的事。入院后给予吸氧、选用泰能、地塞米松抗炎治疗,氨茶碱解痉平喘,适当的利尿剂,降压药物等治疗10余天,病人唯血压降到正常,仍有咳嗽,咳黄色絮状痰,每天晨起装在透明玻璃瓶中给我看,量约50ml(夜间咳痰量),且仍有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症状,双下肢有轻微水肿。病人痛苦,家属着急,医生有“江郎才尽”之感。适遇我接诊后,劝其服用中药治疗。病人及家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中药,只在疑惑、希望中等待。

中医察色按脉后见:望之见面色黧黑,口唇紫绀,喜高枕卧位,闻之见卧位时轻微张口喘息,喉间轻微痰鸣音,问之见咳嗽,咳黄色絮状痰,胸满如窒,心悸气短,按之见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微凹陷性水肿,脉滑数,舌苔黄白腻,边见瘀斑。此为痰热瘀阻肺、脾肾阳虚之证。脾肾阳虚,水饮上犯,故见心悸气短、胸满如窒,选苓桂术甘汤治之,痰热阻肺,咳黄痰,以小陷胸汤治疗。两方合用,收效颇佳。处方为:茯苓40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黄连6克、瓜壳18克、枳壳10克、半夏15克、海蛤壳15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炙甘草6克,嘱病人服药5剂,以观疗效。

病人诉自服用中药后小便明显增加,夜间有3-4次,量多,咳嗽咳痰明显好转,晨起见夜间有少量黄色粘痰于瓶内,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改善。现能下楼自行活动,也无明显心悸胸闷症状,已经摆脱心电监护、卧床不起的状态了。查体:P:74次/分,BP:120/70mmHg,舌苔已经明显消退,双下肢无水肿。就在3-5天时间,西医所谓的心衰症状明显纠正,肺部感染情况明显控制。这就是经方的魅力所在。

在病房治疗很多疾病,其疗效绝非偶然,我也曾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术后肠粘连导致腹痛数月的病人,效果也不比西医用灌肠等方法治疗慢。正如当代名老中医熊继柏老师认为,中医治疗疾病,唯临床急救和手术不堪比之外,其余皆不比西医疗效差。当然,这需要我们中医朋友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敏捷的临床思维应变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