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青山138 2020-05-24

北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国烹饪技术之大成,不断地吸收各地饮食精华,吸收了汉满等民族饮食精华的宫廷风味,其美食别具特色,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1、炒肝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炒肝是北京地区传统名吃,其特点是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这种吃法,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外地食客好多慕名而来,第一次吃时会很不适应,因为猪肠和猪肝的味道很浓郁,尤其是猪肠,清洗再干净,咀嚼时也有一股腥臭的味道。

2、豆汁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豆汁是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制作而成,是北京普通百姓的最爱。外地食客第一次喝,味道绝对会刺激到你,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

3、卤煮火烧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卤煮火烧是北京传统特色小吃,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在晚清时期就以制作,其特点是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辅之以多种调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口味独特。还是猪肠,吃不惯的食客难以享受其美味了。

4、爆肚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爆肚是个统称,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京味小吃的一种,把羊肚或牛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着各种作料食用,爆肚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了,是"穷人乐爆肚"里的上品,外地食客吃不了膻味的,就不要考虑这道美食了。

5、炖吊子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炖吊子为满汉传统小吃,它以猪肠为主,加猪心、猪肚、猪肺等,独不加猪肝,以炖的方法制熟。在北京的砂锅居这道菜最为有名,老北京人最爱吃的美食,外地食客看到这个名字就会没有食欲了,再看看里面的配料,全是猪下水,想要吃上一口,还真的需要点勇气。

​6、爆炒腰花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爆炒腰花是一道常见的北京家常菜,以猪腰为主料。经过爆炒制成,其特点是鲜嫩,味道醇厚,滑润不腻。这道美食要是处理不好猪腰子的骚线,整道菜就失败了,即使处理很干净,吃的时候还是有一股骚味,第一次肯定不习惯。

​7、芥末墩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芥末墩是地道的百姓菜,大白菜上市了,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很多讲究北京味儿的家庭主妇都要做芥茉墩儿。过年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它清爽,利口,解腻,老北京人都喜欢。对于外地食客而言,这道小吃有一股浓重的芥末味,吃惯的定会被辣出眼泪。

​8、羊霜肠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羊霜肠是羊的小肠灌上羊血制成,因为羊小肠里多挂有肠油,翻过来后,白似秋霜,故名霜肠。羊霜肠起源于北京也叫羊霜霜,北京传统小吃。现在这道京味小吃很少能看见了,在过去庙会上常常会出现,接受不了羊膻味的食客就不用了考虑这个美食了。

​9、臭豆腐乳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臭豆腐乳是老北京人的记忆,八九十年代,好多家庭都会吃臭豆腐,无论是抹在摸头或烙饼上都是那时的美味,可以说喜欢吃它的人都说美味,不喜欢的人闻其味就反胃,感兴趣的外地食客可以尝试一下。

​10、白水羊头

北京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白水羊头,是以羊头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源于北京,成品色白洁净,肉片又大又薄,蘸着特制的椒盐吃,软嫩清脆醇香不腻,风味独特,这道美食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还是那样,吃不了膻味的食客无福消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