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修炼儒家文化中的经世精神

 学习传统文化bd 2020-05-25

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是世界三大优秀传统思想之一,它既不同于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古希腊传统思想,也不同于注重人与神关系的古印度传统思想。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既有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有经世致用、积极进取的个人精神。在人格理想上表现为“至善”的君子追求,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大同”的社会理想,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入世”的价值关注。

入世与出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

出世表示一个人遁入空门,不再关心世俗生活中大家都追求的功名、权位、财富等,出世的人希望能超脱世人的生活,在精神上有更多的追求。这是一种人生的选择,不想随波逐流,不羡慕世界的繁华,不谄媚红尘的喧嚣,静守自己的一方天地,怡然自得,低眉微笑。出世是一种逍遥,是一种清福,可以让人感受一种空灵悠闲的境界,出世可以让人们更切实地享受人生,摆脱世俗的干扰,追求内心的干净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俗话说:人生,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可见出世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是没有意义的。

入世表示一个人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儒家文化是入世文化,儒家关切社会治理,关心天下兴亡、倡导不计个人得失,它以“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为最高人生追求,因此十分推崇经世精神。这种精神与当下倡导的“善于谋划、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精神有异工同曲之妙,是一脉相承的。

儒家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是后天的人,要清楚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份子,要有一种参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积极面对现实,遵循既定的社会规则,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个人价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世”精神。

何为经世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其学识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精神的特点是以“入世”为前提,以“致用”为宗旨,引导人们在此岸世界“立德、立功、立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达到“三不朽”的人生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究功利、求实、务实的理想追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简单说,就是人生在世要活的轰轰烈烈留痕迹,不能浑浑噩噩交白卷。

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在陈绝粮七日,仍弦歌讲经不止。鲁哀公六年(前489年),楚国派人聘请孔子到楚国去,陈蔡两国的大夫们担心楚国重用孔子会给陈蔡带来的危险,于是共同发兵将孔子师徒围困在旷野里,粮食吃光了,跟随的人都饿的站不起来,孔子仍然讲诵诗书、抚琴歌咏,没有一点悲伤恐惧的样子,后来派子贡到楚国,请来救兵,才得以解围

孔子周游列国宣讲政治主张,几经危难,历经艰辛,当时人们评论说“知其不可为而为者”。古今传为美谈,表现出积极进取、愈挫愈奋的处世态度。胡适先生曾说过:“知其不可而为之,也不知老之将至。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可废。”

“三不朽”的人生境界,如果除去圣人的光环,实质就是人生在世要讲道德、要干实事、要留名声。当下一些贪官之所以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不仅是忘记了初心,而且是迷茫在入世与出世的关系上。一些贪官自以为看破“红尘”,实质是个人贪欲的恶性膨胀。

《省心录》指出:“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意思说必须有出世者的宽广胸怀,才能入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受到尘世的各种利诱纠缠而使自己迅速堕落;必须有入世者的深刻体验,才能出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变得空虚无聊而使自己难以把持人生。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讲的就是心要役使万物,而不是成为外物奴隶的道理。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能真正做到“三不朽”的可以说寥若晨星,近代有人说只有明朝王阳明、清朝曾国藩两人做到了。尽管这个目标实行起来十分艰难,为什么能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志士仁人为此奋呢?

司马迁在《史记》里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诗,来歌颂孔子,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意思是高高的山峰,我可能登不到峰顶,但我还是要努力攀登;宽阔的大道,我可能走不到终点,但我还是要努力前进,孔子的境界尽管无法企及,但是我的心灵向往着它。这就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人生体验。

儒家经世精神意蕴极其丰富,它突出伦理本位,强调社会的进步与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道德修养。这种精神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历史时 期,被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形态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接受,其积极内涵可以随历史土壤的变迁而演化,进而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程度不等的影响。如何修炼儒家的经世精神,我认为至少应当把握三点:

修炼儒家经世精神的核心是必须有理想。在儒家词汇中,理想被称为“道”。“道”极其宝贵,它的价值超过人的生命。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可见理想之道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实现,必须经过长期奋斗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当道与人的生命发生冲突时,应当怎么办?儒家认为,应毫不犹豫牺牲个人生命,以维护道的尊严。这就是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真实含义。这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境界和无畏的献身精神,必须经过长期修养才可以达到。

人之所以有高尚理想,并具备为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就因为人有道德,人有理性,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独立思考。对这个道理,孔子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做了理论概括,它表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主体意识,包含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它认为人有发现真理的能力,也有宣传真理的责任。这样的主体意识,是理性的集合。它所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富贵尊荣、功名利禄,而升华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作为社会的人, 应当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修炼儒家经世精神的关键是必须干事创业。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怎样获取?演绎不同人生。干事创业应该说是积极人生,是高品位的获取。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经世精神,所以也是高品位的获取。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这就是干事创业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修炼儒家经世精神的保证是严于律己每个人都有惰性,放纵自己是天性使然,不需要耗费任何气力。克服自己的惰性,改变自己,实现自律,却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但是自律带来的好处却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坚持不到最后,半途而废,看到别人靠着自律有所成就,只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律的人生,不一定成功;但不自律,一定不会成功。试问哪个有成就的人不是自律的人?曾国藩是一个将自律做到极致的人。虽然出身平凡,身上有很多粗鄙的陋习,但从他立志做圣人开始,就将自律奉行到底。为了改变自己懒惰的习惯,他坚持每天读书,无一日间断,即使在打仗途中也没有改变过。除读书外,还有写日记,将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善恶念头都记录下来,以此规范自己。有人说自律的人不自由,事实上,只有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越自律,越能获得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