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论述的几组关系

 虹72 2014-05-21
 
 

《论语》中论述的几组关系

 

        在《论语》中,孔子论述最多的人格典范是君子。对于君子应具备的种咱行为品格,孔子曾归纳为“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衷,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得”是贪得无厌的意思。还有“三畏”,即:“畏天命,哺大人,哺对人之言。”(《论语.季氏》)还有“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仇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是仁、智、勇三者的统一。
        “仁”是君子人格所要达的到的最高的道德原则。对于“仁”的内涵,孔子作了多重的界说。如:“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希望成功,也帮助他人成功;自己希望提高,也帮助他人提高。这是仁的基本内涵。前者为“忠”,后得为“恕”,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即积极为人,宽厚待人。“忠恕之道”是贯穿孔子人格学,乃到整个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
        孔子对“仁”的解释,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爱人”应该以“情”为出发点,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宽大为怀,“能近取譬”(《论语.雍也》)。“受人”首先要从家庭内部做起,父子、兄弟间的伦理亲情是“仁”的根本。只有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之,才能爱人及物,达到“泛爱”的境界。
        颜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已复礼为仁”。孔子又从道德修养方法的角度讲“仁”,并进一步解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是各种礼节仪式、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孔子之所以要济南市人们如此严格地遵照“礼”的规定行事,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安定,从而形成“有道”的局面。孔子所讲的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体现了儒家对人格价值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知”是君子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的知识与思维境界,“知”指认知。在《论语》中,知”具有非常明显的含义;一是指知识;二是指聪明与智慧,即人们能常所说的思维能力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曾产“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说,君子不能像某种器 一样,吸有一方面的才能,而应该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的“通才”。
        孔子虽然也说过“生而知之”,但他所反复强调的却是“学而知之”,并且明确表示自己是“好古敏以求知者也”(《论语.述而》)。他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具有“通才”的君子,必须“好”、“多见”、“多闻”,并且要“不耻下问”。孔子所指的学习主要是文化历史知识、各种典章制度与礼节仪式,还有诸如弹琴、射箭之类的而决非种田、做工之类的知识。当在,君子的学习也决不能停留在掌握一般文化知识、技艺的层面上,因为这不可能成为“通才”,更谈不上“知”的境界。所以,他强调“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达”于对“天命”的“知”,“达”于“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因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所谓“知命”,也就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对个人的“机遇”的了解与把握。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历史经验、眼下的客观环境与条件有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与一般规律,达到“一以贯之”的“知”的境界。
          孔子对“知”并没有展开更多的论述,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孟子则补充其不足,对“知”作了一定的说明。他认为“是非之心”是“知之端”,这里“是非”显然是就道德而言的是道德认识。此外,孟子还从其意义上讲“知”的作用,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春意 ,先致其知”。强调“知”是诚意、正心、修身的前提和基础。“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富有判断、推理的功能,能自觉地主导和支配行为,在儒家看来,一个人缺乏理性的品格就会受个人私欲、自发的怀感、盲目的意志所驱使,从而背离理想人格的轨道;只有通过合理的认知,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理想境界。
          勇,即勇敢。是君子人格所应具有的坚定不移的毅力与所应达到的无所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义”指道德原则,孔子主张见义勇为,反对见义不。勇敢是勇气、胆略,是一种气质性的品格。在《论语》中,孔子论勇有十多处。
        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对那种“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论语.述而》)的“匹夫之勇”的指评;二是说明“勇”和“仁”、“礼”、“义”、“学”等关系;三是说明“勇”这种内在精神力量的形成。孔子曾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这说明要达到:“仁”的境界本身就要具有勇敢精神。否则便不可能真正 到“爱人”,更不可能帮到“杀身成仁”。他又说,“勇而无礼则乱”(《论语.阳货》)。这说明君子的勇敢精神,是与其它方面的品格修养相辅相成的。因此,决不能孤立地谈“勇”,否则必将给社会带来祸乱。孔子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他本人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毕生的奋斗目标(他的奋斗是恢复“有道”的社会局面),有正义感。
        而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自然要有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与毅力。在儒家的理想人格观念中,“勇”是必中可缺的,没有“勇”这一品格,就不能为仁为义,就不能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
        为了说明一个人达到仁、知、勇三者统一的人格标准,孔子曾以自己的一生为例,对自己的修养过程作了这样的技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不逾箕。”(《论语·为政》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崦不惑”,可以说是他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成就事业及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个人道德修养演化的阶段,也是他认知世界、成圣成贤的升华和演化阶段。“知天命”这一阶段孔子仍反“天”只看作是认证的对象。
        所谓“耳顺”,是“心与耳相从”,达到“不思而得的,即一种直觉的审美,是一种超越经验的直觉意象。对于“矩”,朱熹解释为法度之器,“不逾矩”,即“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是一种“至善”的境界。孔子要实现的人生境界,就量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儒家的人格学说侧重于协调、规范社会人际关系,提倡仁义,以道德品质为人格的基本要素,以道德完善为人格的主要目标,要求个人、家庭绝对服从国家、社稷、君主的利益;提倡把内心修养所得的道德观念通过实际行动贯彻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之中,企盼一个理想的“大同”的道统社会。在儒家看来,社会是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即要有独立意志,又要“爱人”、“济世”以成就健全的人格。
        这种学说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于社会的政治组织之中。当然,儒家的人格学说还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怕,但是,经由历代哲人积极整全乃至格物致知的实践,儒家的人格学说已成为人类文明建设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地扬弃儒家的人格学说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当代人格的思想内涵,塑造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10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