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杂记 | 闯关东的朱家峪(20111214)

 昵称815848 2020-05-25

以前随手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旧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11年12月14日,去济南接儿子,顺便去了趟章丘。

从家里出发前,就计划好了,落脚章丘,一是看看百脉泉,二是瞧瞧《闯关东》朱开山的老家——朱家峪。

逛完百脉泉,时间才十一点稍多一点。打听一下,朱家峪离这里不过十来公里,便征得老婆同意,向朱家峪方向运动,遇上适合吃饭的地方再吃饭。

调好导航,我负责开车,老婆负责观察吃饭的地儿,向朱家峪奔去。
按导航的指示,从百脉泉往东,走几公里转世纪大道,再走几公里,拐309国道,再走几公里就看到朱家峪的指示路标了,向南拐上一条小路,一会就到。

路上看到过几家饭店,老婆说,都是路边店,不能在里面吃,不安全。

嘿嘿,在路上跑,看到的不就是路边店嘛,哪有那么多安全问题。

穿过一个小村,朱家峪就到了。把车停好,下车买票。
老婆在村口往里瞅了瞅,说破破烂烂,有啥看头,别进去了。

古村,都破破烂烂,破烂才是原汁原味,来之,看之。

朱家峪门票15元一位,停车费5元,出示了个摄影证件,打了6折(哈哈,门票打折,第一次遇上,百脉泉是凭证免门票),一共花了29元。
问守门的老大爷,哪里可以吃饭,老大爷说,进去,里面有十好几家饭店。

走进朱家峪,转了大约1个多小时,有些特色。
古村较为完整的地方,主要是山阴小学和朱氏家祠两处。

山阴小学建在村口,进村就是,好几进的院子,是全村最好的建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在这个小村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么一个小山村,能见到一个这么完整齐全的小学校,感到很兴奋,也很感动。

进门影壁墙正面是十二条校训,背面是山阴小学校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下喊得很响的这些口号,在六七十年前的这个小山村,得到了很全面的落实。至少表面看来,山阴小学办学之理念、办学之水平、办学之规范于今,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东西。
那掷地有声的校训,那慷慨激昂的校歌,似乎比当前的某些素质教育的长篇大论更合乎教育之本质。

教育需要改革,但教育更需要回归。一句简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远比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素质教育巨著更能充分阐述教育的追求。

朱氏家祠也是保留相对完好的一处建筑,与以前见过的其他氏家祠相比,规模要小,但干净整洁,挺硬朗,山村风格,敬朱家祖宗的地方。

其余保留尚好的建筑也有,这个村好像还出过进士老爷,但村里的进士第,只是比其他民居要坚实一些,没进去。
其他的,包括朱开山故居,都很破败了。

朱家峪因《闯关东》而闻名,而发达,来参观游览的人不少。在村里溜达的驴友和摄友挺多,村里想赚钱的人也不少,卖各种各样的所谓特产,开办各种各样的朱氏饭店小吃店,商业气息挺浓,不是很喜欢。

如果有人出钱,好好根据村子原貌规划规划,恢复恢复,布局布局,设计设计,也许可成为周边值得一游的地方。

没找到合适吃点儿东西的地方,饿了,走人。

记于2011年12月14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