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杂记 | 曾经曲阜拜圣人(20090913)

 昵称815848 2020-05-25

以前随手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旧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09年 9月13日,前段时间,去过趟曲阜。

山东人引以自豪的就是“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是泰山;一水较为复杂,有的说是黄河,有的说是泉水;而一圣人,说的则是曲阜的孔丘。

泰山十五六年前曾经稀里糊涂爬过一次,中途遇雨,淋成落汤鸡,赶紧回返。不曾会当凌云顶,也就没有过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大学在济南上的,趵突泉离学校不远,倒是去过三五次,但感觉就是几股水咕嘟咕嘟地冒,和煮饺子开了锅也差不多,后来听说有一段时间连咕嘟也不咕嘟了;黄河离得远一些,也随同学去过两次,工作之后出差从黄河上跨过多次,印象中只有颜色浑浊,母亲河的概念不深。
孔圣人的事迹,则很小就接触过,但都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的东西。

上小学的时候,正值文化革命后期。上学不久,赶上了批林批孔,知道了有两个坏蛋,一个姓林,一个姓孔。

后来,运动过去了,改革开放了,重视教育了,孔老二慢慢又变成了孔子,或者说又变回了孔子,又成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眼下,似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一些“子"们的思想又开始大放光芒,越来越受推崇。

孔老二变成孔子后,网上查阅过孔老二的一些生平事迹,感觉他确实伟大。
网上说,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至于这些书写了些啥,没读过,估计也读不懂。
与他写那些东西的成就相比,俺更佩服他当老师的本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成为贤者,远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要牛!

不过,好像老孔这辈子,日子过得有些坎坷。虽然抱负远大,但得志的时候不多,整天颠沛流离,经常穷困潦倒,令人唏嘘!
 

伙计真正扬名立万,已是过世若干年后的事儿了。他的一些思想被后世的皇上臣工发现是可以用来教化臣民,是个大大的好东西,于是乎,树碑立传建大庙,孔丘的形象越来越高大,成为天地君师亲中师者的形象大使,虽然倒数第二,却是正数第四,仅次于皇上。至于臭老九的序列,则是另外一个榜单,和现在大学排行榜一样,当年榜单也很多。

老孔成为千古一人,万世师表,也就一人得道,荫及子孙。历代皇帝都对孔子后人恩宠有加,代代加码,经久不衰,孔家成为中华大地唯一昌盛2000多年的贵族。
国外有些事儿也是如此,很多活着时穷困潦倒的画家,死后的画作,成千上万,价值连城。

一直认为,吃古董饭的老少专家们,认真研究“子”们的思想,作为个营生,无可非议;对我等一般人来说,赡养好亲老子,教育好亲儿子,可能更为重要。至于那些“子”们说的各种之乎者也,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听不懂也无大碍。

两千多年前伙计们说的话,靠现在人的翻译,未必就是原意,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很多事儿,还得有自己的主意,不能在圣人光芒的照耀下迷失了方向。

都是闲话。

前段时间,去过一趟曲阜,到孔府、孔庙和孔林转了转,感觉孔家沐浴的皇恩确实浩荡。
 

拍了好多乱七八糟的照片,算是曾经到圣人家游过。

记于2009年9月13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