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的名字来源于苏东坡笔下的一道菜?

 食研所 2020-05-25

▲左:曹雪芹;右:苏轼

白玮(饮食文化学者,出版有《中国美食地理》、《中国美食哲学》等,CCTV纪录片《生命之盐》撰稿人)

你一定不曾想到,苏东坡与曹雪芹这相距六百年的两个人,竟然会因为一棵芹菜而有了关联。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擅词,同时也像爱诗词一样爱吃,他的美食观念主张因地制宜随性而为,不求奢华,但充满雅趣。即使如一棵普通的白菜,一个满大街都没人吃的猪,经过他的奇思妙想和神奇的味觉系统点化,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地创制出一道道美味绝伦的佳肴。

▲东坡肉

当年他被贬至黄州后,心情郁闷,生活困苦不堪到了“破灶烧湿苇”的程度。为了排遣郁闷,他便在东边外滩开垦了一片菜园,耕耕地,种种菜,闲闲情。

▲苏东坡图

在这十余亩荒芜的田地里,苏东坡还兴趣盎然地种了一片芹菜,在《东坡八首》的第三首里,他专门给这片芹菜写了首诗: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可能是怕人不了解芹菜怎么做才好吃,所以,他还在诗中特意为这道菜做了一个备注说明:“蜀八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意思是说,芹菜是蜀地的八贵之一,用斑鸠的肉炒了来吃,十分好吃。

▲斑鸠

 “”,在古代本是指细切的肉。这里是说,将斑鸠的肉切成丝,配了芹菜来炒。

我没有吃过这道菜,倘能将这道菜恢复了,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如果没有斑鸠,用鸽子肉来配,味道应该也是不错的。

▲鲜嫩的鸽子肉,味道也极棒!

对于吃货来说,食物并不仅仅是与腹胃有关,吃从来都是一件走心的事,比如一个叫曹雪芹的人,本来他叫曹沾因为喜欢芹菜,居然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芹”。

曹沾的祖父曹寅很喜欢苏东坡的诗,他从小就受家风影响,喜欢上了苏东坡。苏东坡常常将芹菜化入诗词,还常拿芹菜自我比喻,而曹沾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雪底芹菜”。

“雪底芹菜”的词句就是来自苏家,是苏东坡弟弟苏辙的诗句:

家人旋贴钗头胜,园父初挑雪底芹。

欲得春来怕春晚,春来会似出云山。

▲苏东坡图

“雪底芹菜”具体做法就是:将斑鸠肉和芹菜炒了,底下铺上蛋清,鲜嫩可口,色香味俱全。

曹沾把他和苏东坡共同喜欢的这道菜加了备注:

泥芹之泥虽是污浊,但它的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

更巧的是,年少的曹沾还读到了苏东坡应和弟弟苏辙的一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曹沾的喜爱之情难以自抑,自此就把“曹沾”变成了“曹雪芹”。

▲曹雪芹图

仿佛是生命的轮回一样,曹雪芹与苏东坡隔着六百多年的时空,因了一颗芹菜而有了一种美食情缘。

真是“人生到处知何似”,或许伟大人物的意趣总是相通的。苏东坡与曹雪芹一个开创了中国诗词的高峰,一个开创了中国小说的高峰;而在中国的美食文化历史上,他们一个将美食的优雅闲情玩到了极致,一个把美食的风华细致写到了极致。他们都是在人生的跌宕中,散发出思想的光芒,也为后世沉淀出绝世名菜的芳香。

苏东坡宦海沉浮中遭遇多次贬谪,依然保持着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但开创了诗词豪放一派,还为后世留下了以“东坡肉”为主打的东坡菜系。

▲东坡肉

曹雪芹在颠沛流离的曲折命途上,尽管晚年几乎食不果腹,但依然完成了鸿篇巨制。在《红楼梦》里,除了深邃的文化意义外,更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红楼宴席,至今令后世难以望其项背。

▲曹雪芹图

我常常想,倘若时光能够穿越,把二人聚在同一家饭馆里同席把酒,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况?

哈~那必定会是饮食江湖里一场赏目悦胃的旷世论“贱”罢。

  今日互动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美食的有趣历史故事? 

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们 

END

作者|白玮

本文由食研所原创

中国肉类协会出品

转载或加入食研所美食健康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